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5年,红军长征的第二个年头,13岁的小战士罗玉琪因为尿急,在过草地时离开了队伍。不料等他如厕结束归来,眼前竟只剩下一片荒凉的草地,丝毫不见半点人影!

一时间,愣在原地的罗玉琪有些慌了。部队究竟去了哪里?落单了的罗玉琪,又经历了怎样不为人知的波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外掉队 独自赶路

罗玉琪,1933年加入红四方面军。由于参军时年龄太小,组织上出于安全考虑将他安排在新剧团工作,平日里主要负责部队的文艺宣传。1935年,由于李德等少数“左”倾分子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保留力量,红军被迫踏上了长征路。

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一路上各种艰险和困难交替,不断考验着红军战士们的意志和体力。他们爬雪山、走山路,很快就来到了最危险的草地。别看这里的芳草一望无际,但草地之下其实暗藏着很多沼泽。稍有不慎,人掉入其中就很难再全身而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红四方面军的战士们在经过草地时,各个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时刻留意着周遭的异常。然而,尽管部队的行进速度已经很慢,不少战士仍然出现了不适。就连年纪最小的罗玉琪,也因为长时间被黑水浸泡,小脚出现了严重腐烂。

时值秋末冬初的交替之际,草地上的气候分外寒凉,刮过来的风更是让人脊骨生寒。这时的罗玉琪和他所在的部队已经走了快一个月,干粮已所剩无几。为了充饥,战士们只能靠草地上的野菜当食物,野菜没了便接着拿草当口粮,常常是饱了上顿没下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场景模拟

可是,草虽然能缓解战士们的一时饥饿,却也会在无形中伤害他们的身体。对于队伍里的“幺子”罗玉琪来说,影响就更明显了。那一天,罗玉琪原本和一众伤员在队伍后慢慢的走着,忽然一阵剧痛从腹部传来,他下意识的意识到,一定是自己的肠胃出了问题。

于是,罗玉琪准备去如厕。考虑到队伍里还有不少女同志,为了避免给她们留下不好的印象,他主动跑到了较远一些的角落方便。几分钟后,罗玉琪一瘸一拐的回到了队伍所在的位置,却惊讶的发现那里早就空无一人。大部队,难道是先行离开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不太好的念头从罗玉琪心里油然而生,他心里有些忐忑的想,自己多半是掉队了!红军为了躲避敌人追捕,早日和其他部队会合,会提前离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和大部队会合,但对于年仅13岁的罗玉琪来说,一切会如他所想的那样顺利吗?

打定主意后,罗玉琪几乎是一刻不停的在赶路。他的脚本来就有旧疾,连续多日的长途跋涉又让他的两个脚都磨出了水泡,动起来如同钻心般疼痛。但身体上的痛苦并没有打倒罗玉琪,他用嚼碎的野草当“膏药”敷在脚底,拿捡来的木棍当“拐杖”,一点一点往前赶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场景模拟

走了一段路以后,罗玉琪停下来摸了摸口袋,找到了一个冰凉发硬的窝窝头。虽然嚼起来苦涩难咽,但罗玉琪还是吃了一小口。草地离村庄实在太远,这个窝窝头是他唯一的存粮,要是一下都吃光的话,接下来也就没力气再和大部队会合了。

就这样,罗玉琪每走一段路,就停下来吃一小口窝窝头,在原地坐着休息一会儿。转眼间,天空逐渐被黑暗笼罩,但罗玉琪却还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走着。他已经饿了很久,体力几乎快要透支。难道自己真的要命丧于此吗?罗玉琪正绝望的想着,忽然,他的眼前猛地一亮。

找到同伴 共同前进

在距离罗玉琪不远的位置,隐隐约约有一道人影。罗玉琪不敢断定是自己的幻觉还是现实,便试探着喊了几声。没想到,那人影不仅朝他挥了挥手,甚至还主动走了过来。罗玉琪这才确定对方是真人,连忙拄着木棍走了过去。果然,对方也是和他一样掉队的一名伤员。

这个战士年纪也不大,伤势比罗玉琪要轻一些。两个人这样互相搀扶着往前走,路上又陆续碰到了很多落在后面的伤员。他们有的和罗玉琪情况相同,有的则是伤势太重,不愿拖累队伍主动离开了队伍。慢慢的,罗玉琪和这些负伤的战友们汇聚成了一支数十人的“小分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行人不知走了多久,走在最前面的罗玉琪忽然发现前方有一个高大的身影,那正是部队里的李玉胜副连长。但说来也怪,李副连长当时是和部队一起走的,怎么突然又折回来了?罗玉琪一行人正心里纳闷着,对面的李副连长已经注意到了他们,挥手朝着他们喊道:

“你们就是掉队的那些同志吧?我正好要回来找我的通讯员,你们不如和我一起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玉琪大喜过望,这下有李副连长在,他们这些伤员总算有了“主心骨”。李副连长根据上元门的情况很快作出安排,让伤势轻的扶着重伤员,先找到地方休整队伍。很快,他们找到了一棵粗壮的大树,伤员们陆续坐下休息,李副连长敏锐地注意到,他们的状态并不太好。

一方面,队伍里的重伤员因为缺乏治疗,身上的伤口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感染。另一方面,他们这些伤员也没什么存粮,个个都饿得面黄肌瘦。饥饿和伤病方面的双重折磨,让所有人的精神状态大受打击,士气也十分低迷。李副连长有些看不下去,便站出来主动提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志们!我们作为光荣的红军战士,人可以掉队,但思想绝对不能掉队!我决定组建一个临时党支部,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接下来的行动计划,不要留在这里坐以待毙!”

罗玉琪和战友们欣然同意,推举李副连长为临时党支部的书记。随后经过商讨,众人决定先让轻伤员们跟着李副连长去找柴火和食物。而李副连长他们也不负众望,带回来一只小山羊。尽管大家都饿得流口水,但还是一致的将肉留给了重伤员,因为他们更需要补充营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人虽然分到的羊肉不多,但总算是有了力气继续赶路。然而,当下仍有一个问题摆在李副连长面前,他们的队伍行进速度太慢了,按照这个速度走下去,或许永远都无法和大部队会合。一番商讨后,李副连长决定先带着30多个轻伤员赶路,剩下的重伤员在后面慢慢走。

离开草原 顺利会合

为了保留革命火种,李副连长只能出此下策。所有人都明白,要革命就一定会有牺牲,留下来对这些重伤员来说是危险的,因为他们随时都会遇到敌人,这次的分别很可能就是最后一面。罗玉琪和轻伤员们含泪同留下的战友们告别,李副连长将干粮和枪支子弹交给了他们。

“同志们!归队的事情先不要想,活命要紧。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投靠到老乡家,不要落入敌人的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罗玉琪等三十余人和李副连长告别了重伤员们,全速朝着大部队的方向行进。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但从来没有一个人抱怨。有一天,队伍在经过一处草地时,有个走在后面的战士不慎掉进了沼泽。李副连长见状,果断对众人下令:

“所有人,把你们的绑带连起来!掉进沼泽的人先不要动,不要慌,我们会救你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玉琪等人即刻会意,纷纷拆掉手上的绑带,将它们绑成一根长长的绳子。绳子的一段系在大叔上,另一根则被李副连长抛给了沼泽里的战士。紧接着,李副连长指挥着众人一同发力,拉动绳子把沼泽里的战士拉上来。大家都为此感到很高兴,队伍里的士气也越发高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几日的跋涉后,李副连长等人终于找到了大部队的行进足迹。这给所有人都吃了一记“定心丸”,大家赶路的尽头也越来越充足。最终,在经过三天三夜的徒步后,李副连长带着罗玉琪他们走出了草地,顺利的和大部队会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曾如是评价过红军长征,寥寥数字,却无不体现着红军战士英勇乐观的大革命精神。正是因为有着一往无前、不畏艰难的气魄,工农红军才能走完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让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彻底化为梦幻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