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央军委在审核了徐立清将军的战功和资历之后,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拟授予他上将军衔,以表彰他过去对革命所做的贡献。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徐将军却在事后主动上书党中央,请求降一级授衔,坚决不肯受领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将军19岁参加革命,曾参与过鄂豫皖苏区以及川陕苏区的开辟,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将。1935年,已经是军级干部的他奉命率部长征,由鄂西地区向四川转移,期间张国焘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居然和党中央搞起了“对抗”,甚至扬言要“另起炉灶”,和党中央分庭抗礼。

徐将军清楚地意识到张这是在分裂革命,于是他立即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反对张,坚定不移的站在党中央一边。此举让张勃然大怒,张随即将许将军调离一线作战部队,安排到后勤医疗部门任职。但徐将军并未因此灰心丧气,他在医疗部门同样尽心尽力工作,不放弃每一个伤病患。当时红军的医疗条件并不好,尤其是药品比较稀缺,很多时候医生根本无药可用,只能眼睁睁看着伤病患饱受病痛折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徐将军便带着医疗部门的战士外出找各种草药,有时遇上一些地方郎中,许将军也会出重金向对方求购一些难得的中药材,以备不时之需。过草地的时候,红军缺衣少食,很多战士因为长期吃不饱饭,营养严重不良,最终力竭牺牲。徐将军为此很是难过,为了尽可能让大家能吃饱肚子,他又带着手下四处找寻野菜、树皮充作干粮,最终帮助部队成功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让大家顺利走出了草地。

1937年初,徐将军在随军远征河西走廊的时候,不慎被敌人俘虏,好在敌人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以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红军战士,所以对他并不怎么关注,随手将他关进了一个疏于监管的监狱之中。某天雨夜,他趁着看守不备,将监狱的窗户破坏掉,随后成功逃离敌人的魔爪,重回革命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爆发之后,徐将军在八路军中担任政治干部,1942年,他被召回延安学习,1943年,他又被调到延安守备兵团担任旅政委,负责保卫党中央的安全。解放战争时,他又被调到西野工作,协助彭老总的打击国民党军。1949年,他率部进入新疆,最终促使这块边陲之地归入人民政权治下,新疆也由此结束了混乱时代,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建国后,徐立清将军被调到干部管理部门工作,1955年,他奉毛主席命令对全军干部进行资历和战功考察,为即将来到的大授衔做铺垫。而等到军衔评定名单出炉之后,一些同志立马就不乐意了,觉得自己的军衔实在太低,于是便跑到中南海去闹,找毛主席“评理”,主席一时被搅扰得不得安宁,索性便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立清将军得知此事后是痛心疾首,为了制止有些同志的无理取闹行为,他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便是自降军衔,给大家做一个表率。于是他便写信给毛主席,申请将自己的军衔从上将降为中将,但主席却并未批准他的申请,罗帅也站出来劝他不要“冲动”,上将军衔是他应得的,不该这样贸然辞让。

但徐将军心意已决,谁的劝告都不听,他随后又接连给毛主席写了几封辞让信,主席被他的真诚所打动,这才准许他降级授衔。实际上,徐将军的谦虚和无私精神不仅仅只体现在工作上,在生活中,他同样是一位品德高尚,不贪不占的好同志。比如他的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在北京、上海辗转治疗了很久也不见好转,家里的积蓄也很快被消耗一空,一家人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

党中央得知此事后,便打算给许将军拨一笔补助金,让他用于日常开销,这样一家人的日子也能轻松一些。可徐将军却坚决不接受补助,他直言眼下国家还很困难,用钱的地方很多,自己眼下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但还不至于占公家的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中央知道徐将军是“牛脾气”,因此也就没有再坚持,任由他自行处置家务事。1982年,徐将军卸下重任,正式离休,次年,他不幸患上了重病,于解放军总医院离世,时年七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