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军败局已定,蒋介石率领残军逃离大陆,但国内仍然有许多国民党残军滞留,不少残兵趁机逃入偏远地区上山为匪,继续为祸乡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国民党残兵散布各地,与各地的土匪纠缠在一起,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匪患。新中国成立以后,剿匪工作成了重中之重,各地剿匪大军开始深入山林,对那些祸害一方的土匪进行大范围的清剿。

匪患四起

湖北恩施地区的匪患就颇为严重,成为剿匪的一处重要地点。当地之所以会出现匪患,一方面是因为恩施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不仅山高水险,而且崎岖难行,大军剿匪的难度很大,导致当地的土匪愈发猖狂,民怨沸腾。

另一方面,宋希濂的部队战败以后,很多残兵都选择留在当地,他们如同过街老鼠一般,只能四处躲藏,最终选择落草为寇,与当地的土匪勾结在一起横行乡里。这些残兵有战斗经验,手里又有枪,甚至一些人还能拿到蒋介石的资助。

这些土匪很狡猾,他们逼迫当地的百姓替他们种植毒品,以保证经济来源,平日里欺压群众,对当地的革命军人更是肆意残害,一旦进剿的队伍壮大,土匪们就会缩回山里藏起来,等剿匪部队撤走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进剿的队伍兵力不足,反而要小心遭土匪伏击,他们会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打完就跑,应对不好很容易被土匪所伤,想要剿灭他们并不容易。最可气的是,土匪还会派人混在当地百姓之中,由于百姓担心遭到土匪的报复,没人敢站出来指认他们,导致剿匪时既要团结群众,又要防范群众中混进来的土匪,难度很大。

1949年11月6日,王定烈率领的湖北军区独立二师向恩施县城进发,当天晚上就解放了施恩县城,城内百姓一片欢腾。但这样的胜利对于当时的恩施而言还远远不足,想要彻底的解放恩施,就务必要清除掉盘踞当地的土匪。

由于土匪有“你来我跑,你走我返”的狡猾特性,独立二师驻防恩施地区以后,想要清除当地匪患就势必要分兵驻防,否则一旦撤离就会让当地百姓遭到报复。如此一来,造成了各地兵力不足,根本无法实现剿匪的目标,反而要时刻地方土匪的偷袭,即便如此,依然会频繁传来解放军工作人员在土匪偷袭中伤亡的消息。

面对这种情况,王定烈也下了决心,一天不剿灭恩施的匪患,他就一天不离开恩施。王定烈师长的决心,给当地的百姓吃了定心丸,但那些偏远山区的百姓却还是更害怕土匪,有的人甚至会在解放军进山剿匪时去给土匪报信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能够稳住局面,给当地百姓增加信心,一举清除当地的匪患。王定烈决定亲自到剿匪前沿坐镇,将剿匪指挥部设在来凤县,并大张旗鼓的搞了一次阅兵仪式。王定烈为何如此重视来凤县?因为来凤县的匪患最猖狂,王定烈就是要亲自会一会这里的土匪,打响剿匪的第一枪。

王定烈亲自担任剿匪司令,所率的营更是麾下精锐部队,是当年李先念的老底子。部队中包含各种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战斗力十足。来凤县的群众虽然不懂军事,但解放军的气势他们还是能够轻易感受到,手中所持的枪械也能看出精良,顿时引起了全县的轰动。

王定烈此次率部前来剿匪的决心肉眼可见,当地不少土匪见了这个阵势吓得腿都软了,一些土匪因为恐惧而选择自首,引发当地百姓拍手称快,也给此次剿匪的将士们平添了一分信心。

改变计划

但国民党残匪却十分顽劣,并不打算束手就擒,反而叫嚣着要让解放军有来无回。王定烈在恩施主持一次剿匪会议后,立刻准备执行来凤县的剿匪计划,会后带着两名作战参谋乘车驶向来凤县途中,王定烈突然问参谋是否将此次剿匪行动通知了来凤县的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谋没多想,立刻肯定的告诉王定烈,已经给来凤县的同志打过电话通知到位了。显然,参谋以为王定烈询问是为了确定来凤县是否准备充足,却没想到王定烈司令听完他的话以后,马上让司机掉头返回恩施,弄得参谋和司机一头雾水。

王定烈的这个举动虽然属于细微之举,但这个举动的背后,却是王定烈平日里无数的积累。一路无话,王定烈带着参谋们回到了施恩,这才对两位参谋解释,他之所以要突然改变行程,就是因为参谋打的这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