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8日,在兴国籍将军钟文法的率领下,第四野战军48军144师解放了兴国县,这是赣南地区第一个得到解放的县城。

当从军报上看到这条消息,时任第四野战军45军政委的邱会作开心不已,因为他也是兴国人,自从19岁跟着红军离开,就跟家乡的爹娘失去了联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会作恨不得插翅飞回老家,看看爹娘是否健在,奈何45军正在追击桂军第7、第48军,打的难解难分,也只能暂时压住对父母的思念

可令邱会作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45军政委陈仁麒,竟然主动用电台联系了他,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他的父母健在坏消息是他的父亲被一个班长给打了,还罚他做苦役,挑着炮弹走了三十多里。

自己的老爹被打了?听到这话,邱会作是目眦欲裂,这个班长为什么要打他呢?因为,他老人家说了一句:“我儿是红军!”。

邱会作的父亲名叫邱时昕,兴国县高兴圩上密村人,家境贫寒,家中只有几亩薄田。

虽说如此,但他还是缩衣节食,送邱会作进私塾读了2年书,让他识了些字,不至于睁眼瞎。

1929年4月,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三纵队来到兴国,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在这里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兴国县,仅有23万人口,但却有8万穷苦青年踊跃报名参加红军,兴国成了苏区有名的模范县。

受红色思想的影响,邱时昕全家6口也投入到土地革命之中,因为表现出色,邱时昕还当过村里的土地委员。

邱会作和哥哥邱会佳,先是在兴国县地方武装干了一段时间,随后加入了红军。

比起哥哥来,邱会作是幸运的,因为识字,他被安排去当通信员、宣传员,到1931年7月,已是红五军团的宣传队长,而哥哥邱会佳,则成了一名普通的战士,在长征前夕的广昌战役中战死。

1934年9月,年仅20岁的邱会作军委总供给部任统计员,并在长征前夕,参与了掩埋浮财的绝密行动。

然而,令邱会作没想到的是,行动完成后,保密局的人却要处决他,原因是他知道的太多了,怕他落入敌手,供出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押往刑场的路上,邱会作不断呼喊求救,他的喊叫被周恩来听到,周恩来赶忙询问发生了什么,当得知事情原委,他把邱会作保了下来。

紧接着,邱会作告别父母和年幼的弟弟邱会仁,跟着红军参加了长征。

长征开始后,邱会作担任军委总供给部政治指导员、总书记等职,因为后勤工作做得好,深受领导倚重。

抗战爆发后,他先后担任军委供给部副部长、豫皖苏边区财政委员会主任兼新四军四师供给部政委等职,可谓劳苦功高。

1939年,25岁的邱会作与18岁的胡敏结为夫妇

他的妻子胡敏是陕西长安人,也是出身贫苦农家,自幼丧母,生活的艰难至极,后来,她到了西安红十字会的救助,并被送到教会学校边工边读。

1936年,在西安省立医院当清洁工的胡敏,参加了革命,利用医院的便利条件,为我党传递情报。

抗战爆发后,年仅16岁的胡敏参加了西北青年抗日前线救护队,随后又参加了八路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表现出色,被送到延安红军卫校学习,经人介绍,与邱会作相识相恋,并一起前往新四军中工作,婚后,胡敏为邱会作生育4子1女

因为一直在后勤工作,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邱会作的名声并不大,真正让邱会作声名远扬的,是在跟随林彪之后。

邱会作跟林彪的性格很像,他们的生活都很简朴,都不爱社交,而且都喜欢看书,喜欢思考。

再加上邱会作不仅后勤工作做得出色,而且带兵打仗也很有一套,所以林彪对他十分器重,先后让他担任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赤峰军分区政委、45军政委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职位的攀升,邱会作起到的作用也渐渐变大,成了东北野战军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在邱会作跟着红军离开后,兴国县就被国民党重新占领,他们在这里实行残酷的白色恐怖,邱会作的父母和弟弟,和许多红军家属一样,东躲西藏,生活的艰难至极。

直到好久之后,他们这些红军家属才敢重返家园,重新开始生活。

当年,参加红军的八万多兴国青年,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都战死在了国民党的历次反围剿,或者是长征途中。

兴国百姓跟国民党,有着血海深仇,他们无时无刻不盼着红军回来,重新解放兴国县城。

终于,在1949年8月8日,兴国县重新解放,百姓们是欢欣鼓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兴国解放后,48军的一个班住进了邱会作的家里,这让邱会作的父亲邱时昕和家人们战战兢兢,久居山村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老总”们是干啥的

当时,48军初来乍到,部队供应紧张,这个班长便自作主张,“征用”了邱家的稻谷,还把邱家的唯一一头猪给杀了,心疼的邱时昕是直掉眼泪

穷人家攒点粮食不容易,被别人给吃了,邱时昕再也忍不住了,便问这个班长:“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这班长告诉他:“我们是人民解放军,就是原来的红军!”。

听到这话,邱时昕激动不已,原来是红军回来了,他大声说:“我儿子是红军!”。

本来,他只是陈述事实,谁料这个班长听后却恼羞成怒,以为邱时昕嫌他们吃了他家粮,杀了他家猪,是在骂他呢?抬手就给了邱时昕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时昕被打的莫名其妙,本来,他还想跟这班长打听打听儿子邱会作的下落呢,这下也不敢打听了,怏怏不乐的离开了。

本来,邱时昕以为挨了打,事情就完了,谁料第二天,这班长又通知他去给部队挑炮弹。

当时的邱时昕,年纪已经挺大了,他挑着炮弹走了30多里路,累的是腰酸背痛

到兴国后,他开始跟别的解放军打听自己的儿子邱会作,并且问到了以为军直属队营教导员头上。

虽然不在一个军,但邱会作的名头,这位教导员还是知道的,而且兴国是红军的发源地之一,随便一个老农,都有可能是红军家属,于是,他给了邱时昕一块银元,打发他回家

拿了银元,邱时昕感觉不对劲儿了,走到半道儿上,他有折返回去,继续跟人打听邱会作的下落。

最终,这事儿传到了政委陈仁麒的耳中,陈仁麒曾担任8纵22师师政委,当时的邱会作是8纵政治部主任,二人关系很好,他立马放下手头工作,去见了邱时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看相貌,他就感觉邱时昕是邱会作的父亲无疑,当得知班长在他家干的那些事情,陈仁麒是连连向老人家道歉,作为补偿,还送了邱时昕几百斤稻谷和10块银元

紧接着,他联系了邱会作,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事情,生气归生气,但事情已经发生了,邱会作也没有再计较。

得知儿子活着,还成了解放军大官,邱会作的父母是开心至极,尤其是他的母亲,一刻也不愿意再等,立马就要去找邱会作。

于是,陈仁麒安排了几个战士护送邱母,可惜的是,等他们赶到地方,邱会作所在的45军早已撤离。

直到这年年底,邱会作在广州当了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邱母才算是找到他。

邱母找来时,军区正在开会,得知这个消息,众人都替邱会作高兴,同在政治部的陶铸,就起了玩闹的心思,他提议大家一起出去迎接邱母,看他能不能在众人中找到自己的儿子。

于是,十多位穿着军服、戴着军帽的将军,走出了会议室,令他们意外的是,离得老远,邱母就在人群中认出了自己的儿子,嘴里喊着:“阿贵(邱会作小名)!”,就朝邱会作走来。

母子二人抱头痛哭的场景,在在场的人无不落泪,后来,邱会作把父亲也接到了身边,两位老人度过了幸福安康的晚年。

1955年,邱会作被授予中将军衔,虽然在一众兴国籍将领中,不是最突出的,但也排进了前八,后来更是官至总后勤部部长兼副总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邱会作逐渐迷失,参与到了权利斗争旋涡,并且是101的左膀右臂。

“九一三”之后,邱会作失去了自由,1973年,他被开除党籍,撤销一切职务,1981年1月,更是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直到1987年,才重获自由。

出狱后的邱会作,每月仅有200来块钱的生活费,生活的很拮据,好在一点,他的妻子胡敏,是一位军医,有手艺傍身,开了一家诊所补贴家用。

90年代初,国家给他分配了一套170平的大房子,因为手头紧,他竟买不起家具,家里看上去空荡荡的。

好在老革命出身的邱会作,也不看重外物,他开始写回忆录,把自己的革命历程写出来,以供后人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2年8月3日,邱会作离开人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