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时,周恩来去了西安,见到了蒋介石,蒋介石邀请他以后去南京谈判。

但是,等蒋介石回到南京后,毛主席接连给周恩来发去两封电报,劝阻他说:“此时绝对不应离开西安。”“无人能证明恩来去宁后,不为张学良第二。”“应该欢迎张君(张冲)到西安,与周恩来协商。”

那么,毛主席在担心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因很简单,就是毛主席对蒋介石非常了解,知道他是一个两面三刀、出尔反尔的小人,张学良就是前车之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为了表示自己没有私心,决定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

当张学良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劝他不要冒险,蒋介石虽然口头上答应了不会为难你,但他对你恨之入骨,怎么能轻易放了你?

但是,张学良决心已定,还是跟着蒋介石一起登上了去南京的飞机。

结果不出所料,张学良一到南京,就被扣押了,从此开始了50多年的软禁生涯。

因此,当蒋介石邀请周恩来也去南京谈判的时候,毛主席非常担心,特地给周恩来一连发去两封电报,叮嘱他千万不要去南京,要谈就在西安谈,免得又被蒋介石扣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然,在周恩来的争取下,蒋介石也松了口,派张冲与顾祝同、贺衷寒去西安,与周恩来谈判。

说起来,这个张冲与周恩来还有着很深的渊源,甚至可以说是极大的冤仇。

为什么这么说呢?

张冲是国民党中统的人,当年在上海时,曾经与周恩来斗智斗勇,还炮制出了著名的“伍豪脱党事件”,以此来诬陷周恩来,给周恩来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直到晚年时,还被一些人拿出来作为批判他的证据。

这件事,堪称周恩来在革命生涯中的一个非常大的挫折,张冲自然也是他最不想见到的仇人。

但是,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复杂,这个曾经是“大反派”的张冲,后来却对共产党非常友好,尤其在这次谈判中,与周恩来亦敌亦友,在谈判时针锋相对,但是在私底下却成了知交好友,还经常与周恩来、叶剑英等人一起游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张冲(中)与周恩来、叶剑英合影)

张冲在1941年不幸病逝后,周恩来还亲自去参加追悼会,并写下挽联:“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

还有贺衷寒,与周恩来也有不小的渊源,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与陈赓、蒋先云并称“黄埔三杰”,都是周恩来的学生,但是,贺衷寒心高气傲,野心极大,对周恩来这个老师很不尊重。

后来在抗战时期,周恩来路过西安时,胡宗南给他接风,贺衷寒也参加了,在宴会上对周恩来很不敬,连胡宗南都看不下去了,制止他继续闹下去。

再回到毛主席给周恩来发电报这件事上来,毛主席担心周恩来如果去了南京,会成为第二个张学良,到底有没有这种可能呢?其实可能性是不大的。

首先,周恩来与张学良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对蒋介石来说,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对自己是极大的耻辱,把他千刀万剐都不足以消除心头之恨!

而周恩来,却是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说白了,就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所以,蒋介石就是再小人,也不会对周恩来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周恩来与张学良的声望也是不一样的。

自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和东北军在全国的名声就很不好,很多爱国人士都对他们口诛笔伐,因此,当蒋介石软禁张学良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会同情他。

而周恩来,因为巨大的人格魅力,在社会各界包括国民党高层,都有着非常好的名声,如果蒋介石敢扣押他的话,就太不得人心了。

而且,周恩来背后是强大的共产党和红军,蒋介石不管要对他做什么,都不得不掂量掂量。

所以,周恩来即使去了南京,也不会成为第二个张学良,这一点还是可以放心的。

后来的历史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结束了西安的谈判之后,周恩来应蒋介石的邀请,又去了杭州,与蒋介石见了一面,然后安全离开,没有受到蒋介石的任何刁难。

当然,毛主席给他发电报,也是出于关心,不想让周恩来出哪怕一点意外,这也是很让人感动的。

(参考资料:《西安事变》《在周恩来身边四十年》《周恩来与国民党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