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春,红四军教导队与兄弟部队一起攻克了湖南酃县。

由于驻扎在该地的是敌人的一支正规军,所以此战我军缴获颇丰,时任教导队副队长陈伯钧,就在打扫战场时意外缴获了一支非常精致的手枪,陈伯钧将其视若珍宝,爱不释手。

但因为受潮,这支手枪锈迹斑斑,要用很大的劲儿才能拉动,于是,陈伯钧便坐下反复擦拭。

结果这一幕被教导队队长吕赤看见了,当即便调侃陈伯钧道:这是什么破枪啊,竟然连枪栓都拉不动,干脆扔了算了!

原本这就只是一句玩笑话,但陈伯钧却当了真,他暗下决心,非要将这把枪擦得跟新的一样。

吕赤和陈伯钧是四川老乡,而且都上过黄埔军校,吕赤是黄埔四期生,陈伯钧是黄埔六期生,说起来,吕赤还是陈伯钧的“师兄”。两人不但“师出同门”,又都在同一支队伍中任职,关系非常要好。

然而,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句玩笑话竟然酿成了沉痛的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服气的陈伯钧特地找来煤油,接着又将手枪的零部件全部拆卸下来,一点一点地擦拭干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陈伯钧的一番努力后,这支手枪终于可以操作自如了。陈伯钧当即拿起枪跑去找吕队长炫耀,结果吕队长此时正带队外出,陈伯钧扑了个空。

等了好几天,吕队长终于带队回来了,陈伯钧闻讯后非常激动,立即拿起枪跑去半路截住吕队长说:你现在看看,我这还是破手枪吗?

吕队长笑着说:怎么,你这枪还没扔呢?

陈伯钧有点“不服气”,他把手枪对准了吕赤,说:你还不服气?那我就给你试一试!陈伯钧随即扣动了扳机……

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吕赤队长当即便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位年轻的红军指战员,就这样牺牲在了战友的枪口之下。

陈伯钧顿时就被吓得愣住了,他忘记了原来枪里有子弹,但等他明白过来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事发后,很多人一致认为陈伯钧行为恶劣,给军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必须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陈伯钧对此也是懊悔不已,所以无论大家责骂他也好,处决他也罢,他都没有一句怨言。

很快,这件事便报到了时任红四军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毛主席那里。

那么,毛主席会如何处置陈伯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了解完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当即便给出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只打鞭子,不处决”。对此,毛主席给出的理由是:

第一,陈伯钧并不是故意的,他是跟吕队长开玩笑,然后不小心走火误杀了吕队长。

第二,陈伯钧和吕赤都是黄埔军校出来的,两人都是红军队伍中不可多得的年轻战将,吕队长牺牲已经非常可惜了,如果再将陈伯钧处决的话,那红军队伍就一下失去了两员大将,这样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事实上,尽管大家都对陈伯钧很气愤,但真要将他处决,大家还是很舍不得的,毕竟他当时只有18岁,而且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其前途不可限量。

可问题是,被他误杀的吕赤队长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战将,难道就这样算了吗?

对此,毛主席严肃地说道:我们不让他偿命,但必须给予惩罚,那就罚打他一百板子吧。

惩罚虽然定下来了,但大家却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肯上前去打,毕竟大家都不忍心打自己的同志。毛主席见状,只好让自己的警卫员去行刑。

尽管陈伯钧没有“偿命”,但打板子也不是那么好受的。

刚打到20板子的时候,陈伯钧的手就已经红肿起来,竹板上也粘上了血迹……警卫员看着陈伯钧手,脸上不禁直冒汗,此刻,他无论如何也打不下去了。

这时,有人说话了:这板子打得太重了,一板子相当于五板子,现在已经打了五板子,就等于一百板子了!

大家听后,一致同意停止。接着,卫生员上来给陈伯钧做了包扎,这件事也就基本告一段落了。

然而,对于吕赤队长的死,陈伯钧还是非常地愧疚,他决心用战场上的胜利,来回报吕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后的无数场战役、战斗中,陈伯钧都身先士卒、不畏牺牲,率领部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尤其是在长征期间,陈伯钧率部作为红一方面军的后卫,掩护大部队先后突破了敌军的四道封锁线,他也因此荣获了“铁屁股”的美誉。

新中国成立后,陈伯钧历任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副教育长、教育长、副院长、院长等职,并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新中国首次授予的50余名开国上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