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一千多位开国将军中,有一类开国元勋最特殊,他们没有完整的身体,要么胳膊不全,要么腿不全,比如独腿将军钟赤兵中将、比如独臂将军贺炳炎上将,他们在1955年大授衔时,仍被授衔授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炳炎上将

这里我们主要讲独臂将军贺炳炎上将,他被誉为红军中的赵子龙,毛主席特批他可以不用敬军礼,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作为开国元勋上将,娶的妻子竟然是开国少将的女儿,开国上将还得叫开国少将为岳父,不失为军中的一段佳话。

1913年,贺炳炎出生于湖北荆州市松滋市,从小母亲离他而去,没有享受到太多的母爱,日子过得很苦。大革命爆发后,1929年贺炳炎就随父亲贺学文参加红军,加入到贺龙领导的红2方面军红4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贺炳炎打的非常勇猛,而且能灵活利用战略战术,打了很多胜仗,逐渐从一个红军小兵一路成长为红军师级指挥员,仅仅用了5年时间,1934年曾担任黔东独立师师长。

不过,在革命早期,贺炳炎的命运是曲折的,曾多次遭遇不公、甚至蒙冤被撤职、降职,但他依然坚定革命信念,跟着党走,对党忠贞不二,党让干啥就干啥。

比如:1933年,湘鄂西开展了肃反运动,一些指挥员、党员被错误的当做“改组派”给抓起来审问,其中就包括时任红3军7师19团团长的贺炳炎,当时贺炳炎根本不知道是咋回事,就被逮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龙:剧照

这件事对贺炳炎的影响很大,虽然贺龙知道后,把他“捞”了出来,但他回不了原部队,还规定不能担任军事指挥员,于是哪里有空缺,他就先到哪补位,他也无怨无悔,到了战场仍然奋勇杀敌。

可不幸发生了,1935年12月21日,长征途中,贺炳炎参加瓦屋塘战斗时,整个右臂被炸坏,骨头基本都炸断了,为了能保住性命,在没有麻药和医疗手术工具的情况下,用木头的锯子锯掉右臂,这是贺炳炎一生最大的痛。

贺炳炎并未因失去胳膊而消极,反而在战场上更加积极地杀敌。

抗战爆发后,贺炳炎担任贺龙的120师358旅716团团长,没多久就首战告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剧照

1937年10月16日,抗战爆发后的3个月,贺炳炎率军在山西忻州市代县雁门关地区发动了对日军汽车运输队的伏击战,两次雁门关伏击战,共毙伤日军5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此后,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创战绩。

到了建国时间,,即使因负伤次数太多造成疾病缠身,仍然坚持带病工作,根据战功,于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成为我国少有的独臂开国元勋。

出人意料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大大咧咧、身体有残疾的名将,还能娶一位比自己小太多的年轻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2年,贺炳炎离开了抗日前线,去了延安,进入军事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期间,贺炳炎遇到了真爱,娶了八路军总卫生部部长姜齐贤的女儿姜平。

贺炳炎的这位岳父可不简单,曾在国军当过多年的军医。姜齐贤早年投奔湘军,在湘军第3师12团1营当军医,后来又投奔中央军,担任中校军医,然而在1931年江西老营盘战斗中被红军俘虏,从此又加入红军。

由于姜齐贤高超的医术,中央就让他总管红军的卫生救治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我党建立健全了各级卫生机构,兴办制药厂,扩建红军卫生学校,培养大量医务卫生工作人才,对共和国的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齐贤少将

因此,1955年基于他在卫生医治救人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予了开国少将军衔,姜齐贤由一个国军俘虏兵一下子就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

尴尬的是,贺炳炎是开国上将,虽然比姜齐贤小8岁,却要称呼姜齐贤少将为岳父。这是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唯一一对“父子”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