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宦官又称为太监,是一个时代畸形的产物

宦官不仅身体上有残缺,心理上也会有缺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无权无势的时候,总是低眉顺眼,但是一旦得权内心的扭曲就会放大,开始变本加厉的报复社会,迫害忠良。

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在历史之中却有多位皇帝宠信太监,以致于宦官得权祸乱朝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历史上都出现了哪些臭名昭著的大太监呢?

我们来按照时代顺序盘点一下。

秦朝赵高

赵高本是赵国宗族的一个远支,但是他的母亲在秦国触犯刑法,遭到出处罚之后,身体出现的残缺,便待在了隐宫之中,赵高和他的几个兄弟都出生在这个地方。

赵高出生在这样的地方,却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开始钻研律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来了秦始皇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秦始皇的观察,发现赵高精通律法,于是直接提拔赵高为中车府令。

出于对赵高的信任,秦始皇还让赵高教导他的儿子胡亥关于律法方面的知识

他在接触到胡亥之后,通过察言观色,溜须拍马得到了胡亥的信任和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赵高一遍伺候着秦始皇,一遍将胡亥牢牢抓在自己这边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时,因病而故。

在病故之前,他想立扶苏为后继之人,便让赵高在旁边代替自己拟定一份诏书给扶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高担心扶苏上位之后,自己的地位以及身家性命难以保全,便开始偷偷密谋拥立胡亥为帝

拉拢李斯,蛊惑胡亥,做好准备之后,先是伪造一份传位给胡亥的诏书,后又伪造一份诏书,以“不忠不孝”之名赐死扶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亥继承大位之后,赵高成为胡亥唯一的亲信。

他还是不满足,于是向胡亥进献谗言,铲除了一批和自己相左的官员,更是蛊惑胡亥放权。

胡亥本来就没有帝相,在登基之后更是贪图享乐,认为赵高在全心全意辅佐他,对赵高说的全都相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赵高的野心不断膨胀,想要独揽大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但是只要有丞相李斯在一天他就无法成功。

赵高用计将李斯残忍的杀害,最后如愿以偿的成为丞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为丞相之后,赵高想发动政变,他进行了一个小测试

有一天他来过来一头鹿,对秦二世说:“这是马”,秦二世回答道:“这是鹿,丞相你错了”,身边的人全都默不作声,将秦二世玩弄于鼓掌之中。

给后世留下了指鹿为马的典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发动政变,逼得秦二世只能自杀,原本想要自立为帝,但是文武百官都不认同他,迫于无奈只能,立胡亥兄长的孩子子婴为王。

子婴早就对赵高的所作所为感到不满,设计将赵高诛杀,并且夷三族

堂堂大秦历经百年才建立的基业,竟然在这个阉人手中几年就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汉张让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数宦官专权泛滥的朝代,另外还有唐朝、明朝

东汉的宦官势力的崛起,离不开外戚势力的强横,每个皇帝都深谙制衡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帝想要制衡外戚,但自己常年深居宫内,能够找到的帮手少之又少,只能选择自己贴身相伴的宦官。

东汉末年,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集团独霸朝纲,权倾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那样的一个权力巅峰呢?

张让本是一个宫中的杂役,因其能言善辩,会做事得到汉恒帝的宠信

到汉灵帝时期,对张让更是宠信,将他升职中常侍封为列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凭借着汉灵帝的宠信,以他为首的十常侍开始怂恿汉灵帝公然卖官,借此敛财,还设立一个专门的场所,供汉灵帝享乐。

他不顾朝廷法度,将自己的住宅建的比皇宫还高,担心汉灵帝登上高处发现,就对汉灵帝说:“天子不可登高,登高必遭大祸”,汉灵帝还真就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灵帝被他们玩弄与股掌之中,以至于汉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一个皇帝认太监当父母简直前所未有。

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集团,最终因自己的暴行导致京师卫队变乱,这个集团也被诛杀殆尽,张让最终也是投河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高力士

高力士是唐朝最具权柄的太监之一。

他原来姓冯,冯家是岭南第一豪门的,因为某一个案件被牵连,被迫流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则天手下一名官员发现这个人聪明伶俐,将他抓住进行宫刑,然后献给武则天,在深宫之中经历了各种阴险狡诈的事件,他逐渐领悟到了如何在深宫之中生存的秘诀。

最终还是因一件小事导致被驱逐,但是机缘巧合之下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姓为高,继续在宫内学习,之后又得到了武则天赏识,赐名为力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力士真正发迹依赖于此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

在李隆基发动政变铲除韦皇后时,高力士给予李隆基很大的帮助,之后李隆基因功被立为太子,要的奖赏就是将高力士调到自己身边。

在高力士来到李隆基身边后,更是多次保护李隆基,还帮助李隆基将意图篡位太平公主给擒获了,更是得到李隆基的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李隆基登基称帝之后,高力士做到了宦官之中最高的官职,可以称之为李隆基的左膀右臂,甚至可以帮助李隆基批阅奏章。

可谓风光无限,李隆基的皇子、皇女、朝中大臣对他也是毕恭毕敬的,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家讲坛 CCTV10

而后世对他的诟病也在一下这两处。

第一,一些人通过巴结高力士得等高位,而这些得等高位的人之中出现了李林甫、杨国忠等一批负面人物,因此高力士被称为祸国乱政的源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历史上有些记载,李白让高力士给他脱靴,而被记恨,导致李白被驱逐出长安。李白与高力士一对比就显得高力士是一个小鸡肚肠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高力士的评价颇有争议,有人认为,他一生忠于其主,做任何事都是站在他主子的利益面来考虑,最后也是听闻其主去世之后吐血而亡,是难得一见的忠臣,也有人认为他祸国乱政的源泉。

唐朝李辅国

李辅国则是继赵高之后,又一位想要登临宰相之位的宦官,但是最后也没有成功。

虽然没有能够登临宰相之位,其手上的权柄也能够暗中左右朝廷局势。

他能够得此高位,是因为在安史之乱期间,他劝说太子李显即位进行平叛,得到了太子李的赏识,被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军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朝肃代时期中枢政局研究 西北大学

至此开始了走向权利巅峰,凭借权柄的提升,他作威作福,谋害诛杀多为皇室人员

在李显驾崩之后,他凭借自己的权柄拥立太子李豫登上皇位而更加骄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豫对此非常不满,表面对李辅国毕恭毕敬称他为尚父,暗中已经开始谋划将李辅国诛杀,逐渐剥夺他的权柄,最后派人刺杀他。

最后也落个死无全尸。

明代王振

王振明代第一位专权的宦官,与后面的汪直、刘瑾、魏忠贤并成为“明朝四大宦官”

明宣宗时期,是太子朱祁镇的伴读被戏称为“王伴伴”,深受朱祁镇的宠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振:明朝第一个专权太监 维普网 2012

在朱祁镇即位后,王振立马被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朱祁镇即位时年仅八岁,主少国疑,因此朱祁镇由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以及三位内阁大臣辅佐,王伴伴难以干预政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朱祁镇的祖母老去,以及三位大臣的老去,王振开始凭借着朱祁镇的宠信勾结官僚,作威作福,把太祖朱元璋留下的那一块刻有宦官禁止干政的铁牌盗走,朱祁镇更是称他为“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王振祸乱朝纲,导致各地民不聊生,同时也给了异族入侵的机会

在异族入侵之后,王振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两个不知军事的人,不顾朝臣反对,两天凑合二十万大军,后勤粮草均没有好好准备就出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行的一百多位文武官员,因为朱祁镇独信王振的缘故没有办法参与军事政务之中,所有大事均有王振一人管理。

后果可想而知,二十万大军兵败土木堡,朱祁镇被俘,王振也在乱军之中被诛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这几位是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宦官,除了高力士有些争议,我想对于其他几个的评价应该都是十恶不赦,祸国殃民的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