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紫禁城 摄影)

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时间,是闰二月二十日。

春日姗姗来迟,紫禁城仍旧严寒逼人。

这一天,嘉庆皇帝从圆明园返回紫禁城,走的是神武门。

神武门,这是紫禁城的北门,明朝的时候叫做玄武门,清康熙年间为了避康熙皇帝的名讳,改成了神武门。

此门建的宏伟,高有三十余米,基座为汉白玉石,上有城楼,重檐庑殿顶,顶是黄色琉璃瓦,地面则铺满了金砖。

不过虽然建设的极为华丽,但其实这个门皇帝一般不怎么走,主要是宫里的官吏啊,侍卫啊,宦官啊,工匠厨子,使唤婆子之类常走这个门,所以神武门相当于是工作人员的专用通道。

至于嘉庆为什么没来由的非要走神武门,那不知道,估计也只能问他自己了。

嘉庆过神武门,当然不是徒步,而是做轿子,轿子由轿夫抬着,轿子前后要么是负责皇帝仪仗的宦官,要么就是卫兵,这卫兵分两种,一种是御前侍卫,另外一种则是内务府护军。

不管怎么说吧,皇帝的安保工作相当到位,皇帝里三层外三层的被这么围着,安全肯定是可以放心的。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在皇帝的队伍刚刚走到神武门下,陡然生变,从两侧跪拜的百姓中突然冲出一个成年男子,此人手持利刃,悍然暴起,目标明确,直奔皇帝的轿辇而去。

很显然,这人是要刺杀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嘉庆)

说句实在话,皇帝这身前身后都是人,你就拿着把匕首就要冲到队伍里把皇帝给杀了,实在是不容易,且无异于送死。

然而,皇帝的安保队伍或许松懈日久,或许是他们压根就没想到在家门口还有人敢于行刺,所以这个人冲到队伍中时,无论是侍卫还是护军,竟然没有人一个人出手阻拦。

他们怔在原地,可以说是目瞪口呆,顺便呆若木鸡。

眼见这人拎着刀就要冲到轿子里,终于有几个人反应过来了。

皇帝的姐夫,亲王拉旺多尔济一把抱住刺客,御前侍卫桑吉斯塔尔,珠尔杭阿,扎克塔尔也抽出腰刀开始阻拦刺客,而冲在最前边的,则是侍卫丹巴多尔济。

这个丹巴多尔济,非常勇猛,几乎是脸贴脸肉贴肉的搏斗,因此还挨了刺客三刀,幸好没伤在要害处,丹巴多尔济也反手将刺客制服。

家门口被刺,嘉庆非常生气,他命令诸王大臣和六部九卿联合会审,一定要把这个刺客的底细给审个水落石出。

经过审问,刺客交代出了自己名字叫做陈德,目下是无业游民,此次刺杀皇帝无人指使,完全是自己临时起意,而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

闲得无聊,没事可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御前侍卫 腰牌)

从即位伊始,嘉庆就一直在强调皇家宫殿的安保问题,也一直在督促侍卫们要加强警戒,可今天还是出了这档子事儿。

不知道当皇帝听到这个回答的时候,他的脸上会是什么表情。

然而事实上,以嘉庆皇帝一生岁月来看,他所经历的事情在这一桩让人无语的刺杀案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皇帝的一生似乎都是这样度过的,他越是想要干成什么事儿,他就越干不成。

自从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最高权力之后,他的政治活动就没停过。

从乾隆中晚期开始,朝堂黑暗,吏治腐败,贪污频发,嘉庆做皇子的时候就恨得牙痒痒,所以他前脚登基,后脚就把堪称大清第一巨贪的和珅给办了。

皇帝要办的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和珅,之后他又因贪污腐败等罪名处死了巡漕御史英纶,漕运总督富纲,还革职流放了江苏巡抚汪日章和两江总铁保。

您看得出来,皇帝办的都是大员,而且雷厉风行,毫不犹豫,对待贪官污吏的态度,相比之他爷爷雍正那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是让人纳闷了,皇帝越是惩治贪污,贪污腐败的官员就越来越多,皇帝今天杀十个贪官,明天就能横生出一百个贪官来继续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珅)

其实,前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已经给后世之帝王试过错了,要论杀贪官,谁有他朱元璋杀得狠,杀得多?说白了朱元璋老兄杀到后期都有点不分青红皂白了,可就算是这么杀,终洪武一朝的贪污腐败就没少过,面对六十两白银就要杀头的高压线,大臣们如发疯了一般前赴后继的送死,挡也挡不住。

为什么?因为贪污不是个人化的问题,而是制度化的问题,制度出了问题,你处理再多的个人也没有用。

内治贪,外则治乱,嘉庆年间起义频发,什么天理教,五行教,八卦教,白莲教,东南匪乱,简直是一窝蜂般的目不暇接。

皇帝发了狠了,宵衣旰食,夙兴夜寐,在平乱这一块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可始终收效甚微,或者即便有所成效,那也付出了相当之大的代价,就拿白莲教起义来说,起义闹了九年多时间才被平定,白莲教攻城陷地,拿下州府县乡二百零四个,嘉庆从十六个省调兵来剿灭白莲教,白莲教抵抗强烈,光是清军副将就击毙四百多,一二品大员杀掉了二十余名,朝廷人事系统损失惨重还不算,光是打仗耗去军费就多达两亿。

白银量两亿两,这相当于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是朝廷四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面对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嘉庆用尽全力,重拳出击,可每一拳他都感觉打在了棉花上。

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皇帝都感觉有点失败,可是他很不理解,自己明明并不昏庸啊,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干好事儿啊。

从即位开始的第一年,嘉庆就年年普免灾区的钱粮,哪儿发水了,哪儿地震了,哪儿闹饥荒了,皇帝就把那个地方的赋税啊徭役全免了,皇帝过六十大寿,更是免除全国积欠钱粮,钱有两千一百多万,粮则有四百多石。

皇帝尊师重道,发展儒学,皇帝革除了从雍正以来的文字狱,皇帝重视治理黄河水患,皇帝甚至还抑制过鸦片的泛滥。

皇帝十分勤政,以工作强度来讲,有清一代的帝王就没有他这么劳累的,就在皇帝驾崩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勤勤恳恳的工作到后半夜三点多钟。

怎么回事儿?怎么自己越努力,大清天下反而让自己越治越衰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服嘉庆像)

其实这很简单,和曾祖父康熙相比,嘉庆没有康熙那样的雄才大略,你让他杀和珅他办得到,可你让他扳倒鳌拜,他不一定能做得到。

和祖父雍正相比,他缺乏改革精神,他更没有雍正的那种铁腕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政治头脑。

而和父亲乾隆相比,一来他没有乾隆的驭人之术,二来他也没有乾隆幸运,纵观历史长河,乾隆可以说是封建帝制时代生活的最滋润的皇帝了,内无大忧,外无大患,而嘉庆所处的年代,世界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乾隆十五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想来作为皇子的嘉庆也应该一同目睹了英国人带来的大型太阳系仪,天球仪,地球仪,月相演示仪,看到这些新奇玩意儿,他是否能明白,有朝一日自己即位时,面临的将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呢?

想来,嘉庆应该没有意识到。

因为,皇帝虽然热衷工作,可他却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多年来嘉庆治理国家的思路,不过是康雍乾时代的重复和再重复,父亲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祖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曾祖父留下过什么训示,他就照办不误,皇帝从来不动脑,不思考,每天不过依样画瓢,照猫画虎,他的勤勉成了一种惯性,成了一种“勤奋”的懒惰,他二十多年的帝王生涯,似乎都困在了同一天。

皇帝焦虑,痛苦,难过,自责,疑惑,愤怒,感叹,可一切仍旧如此,不能改变。

再说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一桩刺杀案。

这个陈德啊,时年四十七岁,十多年前来到京师谋生路,他在宫中的内务府里做过五年的厨子,后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被辞退。

陈德的妻子三五年前已经过世,家中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十五,一个十三,如考长辈,父母已经故去,只有岳母瘫痪在床,仍留人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庆帝龙袍)

根据陈德自己交代,他自从失业之后,生活没有着落,赚不到钱,一家人平时连吃饭都成问题,眼看一家人就要饿死,陈德想过自杀,可他又转念一想,男子汉大丈夫,活这么一遭,偷摸这么一死,无人知晓,到时候被人扔到乱葬岗一埋,这辈子就算是白活了。

陈德不想这么死,所以在死之前,他想要轰轰烈烈的干点大事儿。

正巧他寻思自尽的这一天,嘉庆摆驾回宫,他就想着刺杀皇帝来扬名,当然陈德想的是,皇帝身边全是高手,守备森严,自己不可能真把皇帝刺死了,顶多是走到队伍前被侍卫们给当街砍死,不过这样至少大家能知道有我这么一号人。

这个普通百姓陈德,也许是想用自己的生命来告诉宫里的人,来告诉皇帝,这大清天下还有如他这样生活没有着落,没有工作,吃不上饭的穷人,而如果一天不解决穷人们的生计问题,天下就一日不会太平。

只是陈德没有想到,皇帝身边的侍卫们竟然如此松懈,眼睁睁的看到自己走到皇帝近前,差一点就把皇帝给刺死了。

几天之后,皇帝亲自下旨,将陈德在菜市口凌迟处死,两个儿子也被诛灭。

神武门前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有宫人出入,不远处有路人行走,有小贩叫卖,远眺夕阳西下,落日熔金,嘉庆八年的爱新觉罗·颙琰尚且意气风发,对帝国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