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然而不过十余年就二世而亡,后世人评价秦朝的灭亡时,总会提到赵高篡改遗诏,杀有才有名望的长子扶苏,而扶持与他亲近,又容易被他所掌控的幼子胡亥为帝。

所以秦朝的二世而亡,赵高必须负上责任,除此外,赵高还设计杀害了丞相李斯,一人独掌朝野,指鹿为马,无人敢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在秦二世与赵高的胡作非为下,搞得全国民怨四起,百姓揭竿而起,终于亡秦。杜牧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出巡时,在沙丘病逝后,赵高勾结李期秘不发丧,随后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改立胡亥为帝,并赐死了本该继位的公子扶苏。

有太史公的《史记》加持,胡亥篡位的观点便深入人心,现在的历史书、电视剧几乎都采用这个观点。而2009年,一批从海外抢救而归的竹简却提供了另一种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外抢救而归的西汉竹简

2009年1月11日,北京大学接受捐赠,收藏了一批从海外抢救回归的西汉竹简。

北大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表示,根据竹简上的残留泥土、编绳、丝织品和漆器残片等,可以判定这批竹简出土于南方汉代墓葬。而且竹简上有“孝景元年”字样,可以推测出,竹简应该是西汉中期时抄录,大部分产生于汉武帝时期。

这批竹简共有3346枚,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是我国目前所见战国秦汉古代竹简中数量最大、保存最好的一批,现在藏于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批竹简中,有一份《赵正书》,所谓 赵正即是秦始皇赢政,秦始皇的母亲是赵国人,他出生在赵国。按当时的命名方式,秦国赢姓赵氏,所以秦始皇又叫赵政、秦政、赢政,都是他。

《赵正书》共有50枚竹简,大约1500字左右,这份竹简与秦始皇本纪的内容相似,而其中秦始皇临终前与李期的对话,却与《史记》的记载完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记》中写:胡亥为秦二世乃是李斯、赵高等篡改诏书所立。

而《赵正书》记载:

昔者,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环(还)至白(柏)人而病,病笃,谓然流涕长大(叹)息,谓左右曰:“吾忠臣也,其谋所立。”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胡亥立,即杀其兄父骨(扶苏)、中尉恬、大赦罪人。

根据这段记载可以知道,胡亥继位应该是名正言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有人会提出孤证不立,仅仅从这一份出土竹简,还不足以推翻《史记》篡位之说。但其实我们可以从秦始皇的一丝蛛丝马迹中论证《赵正书》中的传位于胡亥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