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唐李严 形象)

公元924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派出大臣李严,出使到了前蜀。

很有意思哈,三国时期蜀地的蜀汉政权也有一个叫做李严的大臣,俩人正好重名。

关于这个李严,史书记载不多,只知道他为人聪明干练,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总而言之是很有本领,所以李存勖才会把出使前蜀的任务交给他。

道路两旁,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清澈见底,越过山峦,平原展现在李严的眼前,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曳,远处,村庄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升起...一瞬间,仿佛回到了百年前诸葛丞相治理下的蜀地。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朝代兴衰变化,真如南柯一梦。

李严到了前蜀之后,也没说什么太过分的话,只是在言语间不经意的展示了一下后唐的国力,意思反正现在后唐非常强大,而且不是继承的后梁基业,而是兴复了唐朝的国祚,后唐周边这些大大小小的政权也基本上都臣服了,你们前蜀自己掂量着办吧。

前蜀对李严的接待也比较周到,摆下宴席请他吃喝了几天,李严正好趁着这几天时间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前蜀的民生状况,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蜀地虽然有天险,虽然富庶,虽然人口基数比较多,可是统治者无道,昏庸无能,国势日衰,今天后唐不趁机取之,明日早晚也会被别人拿下。

李严把前蜀的底儿摸了个差不多,可就打算回去了。

回去是回去,可既然来一趟,总不好空着手回去,来的时候李存勖也交代了,说蜀地沃土千里,奇珍异宝很多,你回来的时候看到什么东西好,你给我拿点回来。

皇帝都发话了,李严自然要把任务给办好,于是他在蜀地大肆搜罗宝物,装了满满几大箱,然后架着马车就要离开蜀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蜀地富饶 沃野千里)

不料,在蜀地关隘的时候,李严被拦了下来,还被守关的前蜀卫兵把他搜罗的宝物基本上都没收了。

注意啊,不是抢走,而是没收,因为卫兵们拿出了合理的依据,那就是,前蜀法律规定了,蜀地有很多奇珍异宝,是不允许被外地的商人带出去的,而李严就买了很多这种严格外流的东西,卫兵们毫不客气,全都给抄没了。

不能带走的,属于珍宝,而可以带出去的,叫做“入草物”。

草木,随处可见,意思是好东西你都拿不走,你拿得走的,出了蜀地,也就变成凡花普草烂木头了。

等到查抄完成,通关放行的时候,几大箱子财宝里只剩下了几块破布。

李严回去之后也没办法,只好是拿着这几块破布交差,李存勖本来还眼巴巴的等着李严给他带回来好宝贝呢,结果只有几块破布,他看着这几块布,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了,恨恨的说:

好东西从蜀地出来叫做“入草物”是吧?等我灭了前蜀,把王衍给抓过来,让他做“入草人”!

这么多年来,李存勖爬的高,走得远,他不是为了让天下人看到他自己,而是要完整的看到整个天下。

区区前蜀,敢扫自己的兴,必须收拾!

李存勖决定要发兵攻灭前蜀,原因当然不仅仅是没得到前蜀的奇珍异宝,更因为李严的这次出使和刺探使他明白,前蜀此时外强中干,那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空有一副吓唬人的外表,实际上一碰就碎。

李存勖不再犹豫,立刻发兵攻打前蜀,六万大军整装齐进,由将领李继岌和郭崇韬率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唐庄宗李存勖绘像 明人绘)

李继岌,是李存勖的长子,封魏王,郭崇韬,是后唐老牌名将,从李克用的时代就一直为沙陀李氏效力,在后唐灭亡后梁的战争中,郭崇韬功劳很大,堪为开国功臣。

那么实际上,这六万人的总指挥其实是郭崇韬,因为郭崇韬懂得如何带兵打仗,李继岌随军出征,本质上是起到一个监军的作用。

毕竟是六万多人,如果都交给郭崇韬来管理,李存勖也有点不太放心。

有意思的是,郭崇韬对这一仗非常自信,认为拿下前蜀就是分分钟的事儿,弹指可破,所以临出征前,郭崇韬还对李存勖说,等到我为陛下平定了前蜀,陛下肯定要派人去管理,我认为朝廷里一个叫做孟知祥的大臣善于理政,您把他派过去治理蜀地,肯定不错。

谁也不会知道,这么一句在当时看起来无关痛痒的建议,之后却一语成谶,变成了魔幻的现实。

话说完,坑挖完,郭崇韬就出征了。

要说郭崇韬,论打仗他真是个练家子,不仅和后梁打过,和契丹人也动过手,长期的军事战场活动使他拥有了丰富的经验,这次打前蜀,他的设计很巧妙。

我们知道,一个擅长作战的将领,给他一支军队,比如给他三五万人,那么他基本上就靠这三五万人来攻城掠地了,他不会反复的从后方再吸取兵源,不会再要求增兵,也不会对后勤有太多要求,不会一直向后方索要军粮。

后方给前线补充士兵也好,运输粮草也好,费时费力不说,对财政也是不小的消耗,最主要是折腾,太浪费时间,战场上的机会稍纵即逝,难道人要一直等粮食吗?

所以,这厉害的将领,他的后勤补给不仅仅要由后方来提供,他还会就地补充,比如郭崇韬出征伊始,他就拿下了凤州,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凤县。

这凤县虽然不大,但是有兵源八千,粮草无数,都被郭崇韬所得,这么一来他的后勤就得到了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乱世战场)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有一天郭崇韬战败了,他有凤县这个据点,他撤退的时候也能保证路途上没有阻碍,是畅通的。

之后,他又拿下了四川广元周边的不少州府城池,可以说郭崇韬没有直奔前蜀的都城成都,而是一直在徐徐进军,且极为注意拿下那些拥有大量兵源和粮草的据点。

化敌人的兵力为自己的兵力,抢敌人的口粮为自己的吃食,哥不求快,哥只求稳。

郭崇韬一路进军,攻城陷地,那么我们的王衍同志在做什么呢?他还在忙着想他那档子龌龊不堪的男女之事。

王衍和前蜀将领王承休的妻子严氏有奸情,俩人时常苟且,后来王衍把王承休调任到了秦州驻防,严氏也跟着去了。

严氏一走,这把王衍给想得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茶饭不思,日夜做梦能一亲严氏芳泽,小皇帝干脆摆驾巡游,离开成都直奔秦州。

前蜀方面已经知道后唐起兵的消息了,现在当务之急是研究商量怎么抵挡,皇帝更应该坐镇朝堂之上,你什么时候出去玩不成,怎么非要这个时候出去呢?

一帮大臣们猛烈劝谏,说皇帝不能走啊,你走了朝政怎么办?军务怎么办?全都得麻爪啊,王衍自然是全当耳旁风,执意前往,当皇帝的仪仗队伍走到了梓潼的时候,兴许是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突然间狂风大作,天色骤变,那风吹的啊,真是大,把道路两旁的树林都拔了起来,随行的大臣赶紧进言,说皇帝,天象异变,这不是好兆头啊,咱们赶紧回去吧。

一般人碰到这种恶劣天气,肯定就回了,可是王衍色欲熏心,想要私会严氏的这个事儿一直支着他,他是什么话也听不进去,还是马不停蹄的往前走,等走到绵谷的时候,前线传来紧急军报,郭崇韬已经率军攻入前蜀境内了。

郭崇韬呢,他想过攻打前蜀可能会很顺利,但他没想到竟然会如此之顺利,顺利到基本上都没怎么动过兵,前蜀境内的这些节度使们,除了少数负隅顽抗的,大多数要么投降,要么跑路,后来郭崇韬一统计,从他进入蜀地到灭亡前蜀,竟然只用了七十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将郭崇韬 形象)

您要知道,当年魏国为了灭掉蜀汉,那是付出了多么惨烈的代价啊,如果不是邓艾来阴的,或者刘禅不投降,蜀汉政权都不一定那么快灭亡,而王氏的前蜀,简直就像从树上摘苹果那么容易。

其实,这倒也未必是前蜀不争气,过错也不能全往王衍的身上推,而是因为,蜀地这个地方吧,天下大变之时,总是先乱而后治,你说蜀地有钱吧,的确有钱,搞不好比南汉还有钱,可是光有钱不行,你的军事能力得上去,军事能力上不去,一旦北方地区有精兵大举进攻,那就很难抵挡得住了。

诸葛亮六出祁山,兴兵北伐,到最后活活累死,原因就在于,老丞相深知以攻为守的重要性。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在真正决定命运的那一刻,古人总是会把结局归咎于天命。

诸葛亮不会想到,多年之后,蜀汉惨烈的灭亡,将会在这片土地上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