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汉周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仁宗坐像

01

公元1024年,大宋的皇宫里来了一批秀女,因为15岁的宋仁宗赵祯已经继位两年了,太后刘娥要给他挑选皇后了。

但赵祯已经有了意中人,是大富豪王蒙正的女儿,可刘太后只看了一眼就否决了:

妖艳太甚,恐不利少主。

于是刘太后在这批秀女之间挑选了一位姓郭的12岁的小姑娘。

很显然这其实是早就内定好的,所谓的选秀只不过是个过场而已。

因为这位小郭姑娘的家世是相当了得的,她的爷爷曾经是平卢节度使郭崇,她的姨奶是太宗皇帝的皇后。

这条件能是一个卖茶叶的土豪能比得了?

但是年少的仁宗从心底里是不喜欢刘太后给他选的新娘子,哪一个年轻人不想自己的爱人是自己的白月光呢?

没办法,真宗临死的时候曾经立下遗诏:

尊刘皇后为太后,权处分军国事。

所以仁宗只能忍着,还常常让小郭独守空房。

这让刘太后气得不轻,于是下令将其他妃子的宫门关了起来。

后宫多为太后所禁遏,不得进。

小子,你的那点花花肠子给我收起来,别想出去找小三,只有那个小郭的房间才是你每天晚上的归宿。

有了太后撑腰,小郭的底气又足了:咱妈说了,你得每天陪我睡觉,你要是敢不听话,哼!

郭后恃太后势,颇骄横。

02

明道二年 (1033年) 3月,刘娥死了,小郭的靠山一下子倒了。

不过这时候仁宗也并没有打算要对她反攻倒算,毕竟也是十来年的夫妻了,将就着过呗。

甚至,仁宗还跟郭皇后商量朝中大臣的任免。

仁宗跟吕夷简商量要把以夏竦为首的一帮子当初追随太后的小团伙拿掉,回去之后顺嘴就把这事儿跟郭皇后提了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夷简

你想想,郭皇后能有这一切都是当初刘太后给的啊,现在太后尸骨未寒,还乡团可就打算下手了,郭皇后自然是接受不了。

当知道这件事是吕夷简给出的主意,当场就不咸不淡的来了一句:

夷简独不附太后耶?但多机巧,善应变耳。

一句话点到了仁宗的麻筋上:嗯,就是啊,吕夷简就真的是个好人了?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吕夷简还在得意洋洋,结果在听到裁退通知的时候居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但是吕夷简在朝里上班多年,自然也是有俩好朋友的,其中一个就是内侍副都知,仁宗的心腹小伙伴闫文应。

通过闫文应才知道自己落到这一步,原来就是郭皇后下的绊子,从此,就把郭皇后给恨上了。

不过,再怎么,那是你老板的领过证的老婆,你还能咋办?

机会都是留给做好了准备的人的,这一年的十月份,吕夷简东山再起,做到了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

郭皇后也终于露出了破绽。

因为刘娥已经死了,仁宗再也没有了太多的顾忌,彻底的开始了放飞自我。

后宫里有两个女人开始得宠,一个尚美人,一个杨美人。

以郭皇后的脾气哪儿忍得了这个?

就时常跟仁宗爆发争吵,但是仁宗现在可不吃你这一壶:

都是我的女人,我想找谁找谁,你一边儿呆着去。

其中尚美人也是憋屈了好多年了,现在自己成了仁宗的心头好,当然也不会惯着郭皇后。

又一次两个人说着说着就恼了, 郭皇后毕竟是母仪天下的正牌,你一个小三吃点腥荤就算了,还出言不逊,他叔能忍婶子也忍不了啊。

于是郭皇后站起身扬起手一个大耳帖子就朝着尚美人的脸上去了。

仁宗当然不能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吃亏啊,于是也站起来准备给尚美人站台。

但是郭皇后可没想到仁宗会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啊,于是那一巴掌就落到了仁宗的脖子里。

完犊子了。

03

本来就是一场很普通的争风吃醋的家务事,但是因为仁宗是官家啊,这事儿就闹大了。

宦官闫文应很及时的站了出来:皇后这不是打你的脸啊,这是打得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啊。

其实仁宗实际上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如果没有人煽风点火,这件事儿可能也就这样了。

但是闫文应这样一说,仁宗脸上也有点挂不住了。

闫文应又说:这件事就该拿到朝堂上去让大家评评理。

仁宗答应了。

这一下吕夷简终于逮住机会了:废了吧,结婚真多年了,也不见生个娃,要她干啥?当年刘秀的老婆只不过是埋怨了几句就被废了,她这还敢打你?

于是,郭皇后的皇后身份被开除了,成了净妃,到了长宁宫里去居住。

没想到这郭皇后性子十分刚烈:

既然都这这样了,干脆我出家当道士去吧?

于是到了瑶华宫,法号冲净。

然而,仁宗毕竟是个心软的人,没多久又后悔了。

特别是有一次仁宗突然就看见了郭皇后以前坐过的一辆小轿子,突然就很怀念,于是就写了一封情书,派人送给了郭皇后,并且捎信说:

一日夫妻百日恩,要不回来吧?

可郭皇后这样的性格的人可不是一两句好话就能打发的,直接很硬气的回复:

让我回去也行,那还得我是皇后。

这就不现实了吧?

人家给你个台阶就下来好了,你还当皇后,仁宗不要脸面的吗?

唯一一次和好的机会就这样又擦肩而过。

04

没多久,郭皇后病了。

仁宗听说后也是非常关心的,马上派闫文应带着御医去给看病。

不看还不打紧,这一看,出事了。

本来【后有小疾】,可是经过闫文应带人去看了一次之后,居然成了大病,很快就一命呜呼了。

这件事儿马上在朝中引发了热议,很多人都认为是闫文应下毒害死了郭皇后。

甚至还有人怀疑这是闫文应和吕夷简商量好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郭皇后消失。

而当初郭皇后被废,固然是吕夷简的心愿,但是如果没有闫文应的内应,废后这么大的事儿,不可能就这么轻松搞定的。

如果不是闫文应多嘴让仁宗把伤口展现给别人看,吕夷简能有机会给仁宗说得着这些话吗?

整个朝堂谁不知道闫文应和吕夷简是铁杆同盟?

并且废后这件事范仲淹等人都是极力反对的,但是吕夷简把他们的意见全部给截留了,仁宗根本都看不到。

但这些并不是是他们要下决心害死郭皇后的真正原因。

05

真正的原因是,仁宗突然间又开始念旧,要把郭皇后接回来。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夷简,文应闻之,大惧。】

能不害怕吗?

当初可是你俩联手设的局把人家排挤走了,现在居然还有回来的可能?

要真是回来了,按照郭皇后的性子,知道真相后会有他俩的好日子过?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她消失,这个世界没说有什么秘密能守得住的,只有不会说话的人才不会把秘密说出来。

所以,郭皇后死了。

但是,那么多人的眼睛不是瞎的,他们都知道这件事肯定有蹊跷,虽然小郭已经不是皇后了,但那毕竟也曾经是皇帝的女人啊,怎么可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

谏官王伯庸就很勇敢的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皇后本来是个小毛病,为什么你闫文应去看了一次就没治了?另外,当时皇后还活着呢,你闫文应就急着准备棺材,到底什么意思?

王伯庸请求查看起居注,但是没有得到仁宗的同意。

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仁宗其实也是知道这件事的?

我倾向于他知道。

毕竟外人都能看出类的蹊跷,仁宗会看不出来,还坚决的否决了王伯庸的提议?

因为他也知道,这件事根本不用调查,只要一调查,肯定是瞒不住的。

再说了,当初他为什么会派闫文应带着御医去给郭皇后看病?

他难道不知道闫文应和郭皇后之间的恩怨?

你想,你好好想。

06

再说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从一开始仁宗都知道这件事,或者说这件事本来就是仁宗默许的,又是为了什么?

不是说已经旧情复发,要派人接她回来吗?

很简单,那只是当时的一时兴起而已。

偏偏郭皇后也没接住这个递过来的台阶,还是一如既往的硬气,那对不起了,既然给你机会你不要,那就永永远也别再见了。

我是多情,但是天下美女又不止你一个,后宫里大把的,我只要愿意,谁还不往我身上扑?

你还当皇后?你还没把我玩儿死?

所以,郭皇后的死,从一开始就不会有任何调查。

因为只要不去调查,就没有凶手的。

纯纯的正常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