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的时候,陈赓同志被授予了大将军衔,这在当时的正兵团级干部中是很少见的,这反映出了党和国家对于陈赓同志的资历和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领导下的2野4兵团的一种褒奖。

2野4兵团的前身,可追溯到八路军时期的129师386旅,而在当时该旅还有一个奇怪的名称叫做“3子旅”,这源自386旅三位领导人的外号,旅长陈赓外号“瘸子”,政委王新亭外号“瞎子”,还有我们将要讲到的这位周希汉,他是386旅的参谋长,外号“瘦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用于形容陈赓和周希汉再贴切不过了,自从周希汉跟了陈赓之后,打了很多硬仗,在残酷的战斗中逐渐成长成了陈赓麾下的一员猛将,被誉为“军中赵子龙”。

然而就是这样一员猛将也有攻不下的山头,只是这个山头看不到炮楼、暗堡,也听不到战马嘶鸣,因为这山头正是他妻子的芳心,周希汉结婚时竟然3天没有进去洞房,把他的妻子气回了娘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麻起义,逃婚又参军

1913年,周希汉出生在湖北麻城边上的一个小村庄里,周希汉家里很穷,他的父亲是靠给地主家种地为生的佃农,在周希汉幼小的心灵里,看惯了穷人的受苦受难,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想着要推翻这个人吃人的“鬼世界”。

虽然生活很苦,但周希汉的父母还是尽自己的所能给他最多的疼爱,因为周希汉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三代单传的周家不指望周希汉出人头地,只希望他能够平平安安,但周希汉却不希望这样窝窝囊囊地过一辈子。

1927年11月份,震惊中外的“黄麻起义”爆发了,周希汉的家乡麻城是起义的风暴中心,

自然而然地,周希汉被武装起来的农民自卫军所吸引,他的革命热情也瞬间被点燃了,他把自己想参加革命的想法告诉了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向老实本分的父亲一听立刻就慌了神,他一心只想着让儿子和自己一样守着一亩三分地,虽然苦点但也饿不着,将来娶个媳妇延续周家的香火,可从没想过当兵吃粮,俗话说“好男不当兵”,他知道当兵打仗是要死人的。

周希汉见父亲没有同意也就没再说话,但知子莫若父,周希汉的父亲知道这个孩子的脾气,认准的事情八头牛都拉不回来,他和老伴商量了一下,唯一能够拴住周希汉的办法就是尽快给他找个媳妇成个家。

转年他们就从邻村给周希汉物色到了一个媳妇,对于这种父母之命的封建婚姻,周希汉从心底里非常的反感,但一看到母亲以死相逼的架势,周希汉也没了主意只能先答应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挑选了黄道吉日,周希汉的婚礼如期在家中举行了,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儿子的婚姻大事可是马虎不得,婚礼上所需置办的彩礼、酒席、花轿可是一样也不少,周希汉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付着。

正当周希汉的父母觉得结了婚的儿子不会再胡思乱想的时候,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此时的周希汉早已经趁大家不注意跑到了对面的山上,周希汉决定一定要出去闯闯,将来有一天回到这里,向父母证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周希汉冲着家的方向磕了3个头,然后就头也不回地去寻找红军了,很快周希汉来到鄂豫皖根据地参加了革命,并于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这时候的周希汉仅仅只有1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