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有着无数的能人志士,也有着无数的“千里马”,但很多人却缺少被发现的机会,往往被历史的尘埃淹没,但也有许多幸运儿,能在伯乐慧眼识珠下,有发展的机会。

今天提起李德生,想必了解近代史的人,都对他比较熟悉,建国之后他官拜正国级,但你却不知道,他与陈锡联之间,有这一段特殊的“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今天咱们就走进这两位大将,看看他们的战争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

相遇:伯乐相好马,师长与班长的不解之缘

陈锡联,出生于湖北红安,1915年他在红安的小山村出生,家中除了他还有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6口人之家,却仅依靠着两亩薄田维持温饱,可年景不好,再加上常年战火不断,经常都是食不果腹,好在他父亲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石匠,闲暇时光能赚点钱补贴家用,如果日子这样一直过着,也许陈锡联就按寻常人的步骤,娶妻生子,平平安安过完一生就好。

可命运捉弄,3岁那一年,父亲去世了,才开始的日子就这样被断送了,母亲一个妇道人家,在旧社会靠什么谋生,又如何能养活得了这四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锡联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这种家庭情况下,陈锡联早早就开始帮助母亲干活,同时为了家人能生活得更好一些,年纪尚小的他,在地主家放牛,还打一些短工,做一些活计,补贴家用。

可是苦日子做不出任何改变,还一眼望到头,这时候恰好一个转机也来到他的面前。

1929年,红军游击队路过湖北,于是他萌生了加入红军的念头,这一年他才14岁,红军队伍中,有许多跟他一样贫苦出身的士兵,但像他这么小的,还真没几个。

不过你别看他小,也没有多少的战斗经验,但却十分的英勇,不计生死,每次打仗冲锋,他都冲在最前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他虽然参军生涯不长,但表现优异,几个战役下来,获得的荣誉还真不少。

1930红军进行整编,他加入了红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同年还成为了共产党员,在这里他获得了迅速地成长,在徐向前的领导下,他迅速成长为一位成熟的革命战士,并且还获得一个“小钢炮”的光荣外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向前

到了他20岁的时候,他从红军战士,做到了师长的位置,升迁速度很快,不过这全靠他与敌人的一仗又一仗,实打实地打出来的。

他不仅勇敢,更有智慧,正是在当师长期间,结识了另一位了不起的将军——李德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的李德生,可还是个“新兵蛋子”。

李德生是河南新县人,他与早期陈锡联的经历很相似,家境贫寒,12岁就参加了革命,年纪很小,曾经担任儿童团团长,帮助红军站岗放哨、带路搜集信息等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可真是少年出英才。

因此在红军的感染之下,他加入了红军,在部队很受大家的喜欢。

1932年,李德生入了党,在战斗过程中,勇猛无比,跟陈锡联一样的性格,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面,于是一路升到了师交通队支部书记。

可是在1935年,他受到张国焘的打压,被降为传令兵班长,他被分配到了陈锡联所在的师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焘

陈锡联听说这种情况下之后,看出了李德生是一个好苗子,于是就多次找李德生谈话,并对他进行开导,鼓励他放下思想包袱,战胜挫折,从头再来。

在他的鼓励下,李德生开始新的部队生活,也正是这段有趣的革命岁月,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段友谊还持续了6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李德生在陈锡联的提携指导下,表现十分优异,更是建立了很多功绩,在抗日战争期间,更是不断升迁。

可以说李德生后来的成就,离不开陈锡联这位伯乐,李德生在后来的回忆当中,对此也表示出感慨,陈锡联的出现,影响了他的一生。

他在后来还写下:陈锡联同志是与我相交60余年,情深谊笃的老领导、老同事、老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亦师亦友,互相成就的革命友谊

在陈锡联的领导下,李德生一生中许多场重要的战役,都在这段时间内发生,多年以来,他依旧记忆深刻,尤其是夜袭阳明堡、设伏响堂铺等战役当中。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陈锡联所在部队,被派往太行山区,阻击日伪军的进攻,就在这个地方,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这场战役也是陈锡联和李德生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

当时日军在平型关战役中,吃了不少的苦头,改变了既定策略,开始火力进攻太原城,可是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却节节败退,这时候我军129师769团,奉命插向地敌后方群众,开展游击战争,阻碍日军进攻,另一个目的是为了配合国军的忻口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在10月16日,陈锡联团长(降级),就带着部队在代县以南的一个小村庄开展战役,而这附近有一个机场,也就是附近阳明堡镇的机场,这个机场是太原和忻口的重要中间站,日军飞机从这里起飞,飞往这两个城市进行轰炸,造成了我方损失惨重,威胁极大。

当机立断下,陈锡联向刘伯承元帅汇报研究,要断掉这个机场。

于是19号的夜晚,趁着夜色,陈锡联下令开始夜袭阳明堡。

傍晚时分,他和几个团的干部,一起到三营十一连,这也是这次担任这次任务的主要部队,其中参战的就有李德生。

激战了一个多小时,我军取得了击毁敌机24架,击毙日军100多人的战绩,创下了光辉战绩,那些国民党军官们,根本无法相信,八路军凭着手中他们看不上的武器,竟然创下了如此奇迹。

这也是陈锡联和李德生合作的一次重要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0年八路军主动出击,陈锡联当时担任385旅旅长,这个旅也是百团大战期间,全程参与各个阶段的旅部,他们首先接到的任务,就是迅速占领了阳泉西南的狮脑山,切断阳泉日军的支援。

但没想到这场战役硬是打了6个昼夜,才掩护了大部队安全。

在这一场场战役当中,李德生跟随陈锡联作战,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不少,他逐渐成长为攻得开、守得住的指挥员,还经常担任刘伯承布置的“掏心”战术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