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军授衔揭晓,原一野副司令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许多与张宗逊要好的将领纷纷站出来为张宗逊鸣不平,认为他的军衔评定低了。真低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首任卫士

张宗逊1908年出生于陕西渭南,于1926年入党。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张宗逊加入了国民革命军。错过了去南昌打响革命第一枪的张宗逊后来根据毛主席参加了另一场起义,经过三湾改编之后的队伍精神面貌大振,而张宗逊也成为了毛主席的首任卫士,担任了特务连的副连长。

张宗逊的主要职责就是带领一个排的兵力在撤退途中保护毛主席的安全,而他也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当时,起义军面临着后有追兵,四周又有土匪出没,革命队伍中也有许多不稳定因素的复杂环境,是张宗逊天天瞪大了眼睛,时刻保持警惕,确保队伍顺利登上井冈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时期是非常锻炼人的综合作战能力的,张宗逊也在屡次与国民党军队的交锋过程中成长起来。张宗逊在战斗中英勇冲锋陷阵,身上多处有枪伤,但他的职务也一天天在提升,长征前后,先后担任过军长、参谋长等职。

抗日屡立战功

进入抗战时期,张宗逊带领358旅开赴前线作战,主要在山西、河北地区与日军进行周旋与作战,在敌后创建了晋绥革命根据地,并依托根据地群众的配合,机动灵活地进行游击战,有力歼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张宗逊不但自主对抗日军,还和友军联合作战,曾经与傅作义的部队配合,取得了歼敌近千人的战绩。1928年,率军进入晋察冀边区,歼灭日军700多人。1939年,张宗逊根据师部的统一部署,在陈庄附近巧妙设伏,将前来突袭的国民党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后期,张宗逊在爷台山指挥队伍和附近的八个团联合作战,狠狠打击了前来进犯陕甘宁边区的胡宗南部队。胡的三个师被瓦解,国民党军队或亡或降,使得蒋介石企图通过进攻解放区以窃取更多抗日果实的梦想破灭。

落选大将原因

解放军改编之后,张宗逊担任西北野战兵团副职,主要配合彭老总在西北作战。西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以残忍的马家军为主,当年我西路军曾经被马家军迫害得不浅。而今非昔比,我军战斗力提升,很快就打了三个漂亮的歼灭战,将6000多马家军的部下消灭。

西野改编为一野后,张宗逊继续协助彭老总在西线作战,接二连三取得了西北战场的多次胜利,解放了西宁、银川等多个大城市,将马家军一举歼灭,替西路军报了当年的血海深仇,在占地超过全国面积五分之一的西北地区插上了红旗,为统一全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张宗逊就奋战在战场一线,直至全中国的解放。但对于张宗逊来说,在各大重要兵团中,所任的职务基本为副职,尤其是在一野,长期辅佐彭老总指挥作战,没有独立取得某次战役胜利的先例。

其实,张宗逊是有机会独立指挥作战的,那就是在1946年攻打大同时,但这一仗打下来,并没有取得军委预想的结果,分析原因就是张宗逊的指挥能力导致。其实,早在张宗逊担任毛主席警卫时,毛主席就说过一句话,算是对张宗逊的人生走向定下了基调。

毛主席说张宗逊“该厉害的时候厉害不起来”,意思就是说,张宗逊存在性格上的不足,导致他能很好地执行上级的命令,也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但一旦由张宗逊自己去指挥一场战斗,遇到该他决断的时刻,张宗逊会做出令人失望的决定。

或许就是因为毛主席的这句话,让张宗逊丢失了大将军衔。不过,张宗逊对于自己的上将军衔还是很满意的。1998年,张宗逊病逝于北京,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