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凌

古凌

网易号

关注
1.1万粉丝
0关注
203被推荐
IP属地:河南

中国史在读博士

1枚勋章

看红尘多少往事,不过一笑而过 所属MCN:伊阁MCN

  • 刘青山儿子,当年他舍弃清华北大,却成为石油学院的一名新生

    2023-11-23
    53跟贴
    图片
  • 更戍法:宋神宗时由于种种弊端导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不得不放弃
    (1) 支持王安石变法,改革更戍法、重建北宋军政大事 宋神宗在位期间,更戍法导致的财政问题,已经成为北宋政治上的一个重大负担。尤其是他登基继位的前一段时间爆发的财政亏空,更是让这位皇帝深感不安。 在这一情况之下,国库面临着财政收入不足的尴尬困局,更戍法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他便启用了王安石推行变法,进一步增加国家收支。王安石在进一步了解此时国库面临的问题以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针对于如今士兵数量过多的情况,提出了裁军的设想。 当然,这一意见也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他下令挑选不合要求的士兵返还为名,同时,通过对于军事的整合,有利的保持了一些精壮男子在军队中的主体地位,维持了原本的战斗力。 除此以外,宋神宗还采纳了王安石的置將法。一系列的措施,最终以新的方式取代了原本的更戍法。这就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北宋时因为更戍法带来的财政亏空问题。除此以外,在宋朝对外战争的发展当中,更戍法没有办法继续维持原本的实力,已经到了不得不放弃的地步。 (2) 对外作战的需要,更戍法到了不得不放弃的地步 宋神宗继位以后年纪轻轻又意气风发地,他想要仿效祖上、开疆拓土。在向西夏用兵的过程当中,由于更戍法导致的严重问题使得他在遭到西夏军队反扑之后,以惨败告终。此时他已经深刻明白了,更戍法无法适合如今的现状,还不断拖累着军事战争力的发展脚步。 面对这一情况,最终的宋神宗选择废止了更戍法。如何填补这一制度废除之后的空白?这就引起了宋神宗的思考。北宋由于商业经济的繁荣,开始出现新的军事发展方式和募兵方式,这就很好地起到了承接的作用,让更戍法更显无用。 #文史新知竞赛#
  • 皇宫风尚向民间流动潮流,促进女性思想解放,也体现统治阶级意志
    1.追求自我提升 古代尚有东施效颦这样惹人笑话的典故,其实反映的就是一种对美的追求,且不论是否失去了自我,这种追求风尚的行为是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文人墨客间尚有模仿一说,更何况喜欢美丽事物的女子呢? 古代女子对后妃,宫廷文化的模仿和探索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提升,或是渴望能够像后妃一样艳压群芳,或是能够渴望像才女一样名满天下受人尊敬。这也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下,女子试图缩小男女地位差异的途径之一。 自古以来"眉"在中国女性的心中就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代就有画眉,描眉的手法,而且眉型千姿百态,有温柔的柳叶眉,也有英气的远山眉,这些基本上都是从宫廷产生然后再传入民间的眉型。 特别是在唐朝的时候,女子肆意打扮,奇形怪状的眉数不胜数,女子们不只追求他人赞赏的眼光,还开始重视满足自己的偏好。 2.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途径 古代民间女子对宫廷后妃的学习,同样也体现了女性思想观念的转变。东汉才女班昭,班固之妹,《汉书》的续写者和完成者,在东汉拥有着极高的声誉。她无疑是一个才女,才情毋庸置疑,但是她提倡的《女戒》,成为了禁锢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枷锁。 最开始,她只是作《女戒》教育自己的女儿,她提倡女子要遵从女德,而她作为在女性中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的才女,所作所为皆被世人模仿,《女戒》也逐渐成为了女性学习和遵从的女子德行规范。 虽然男女地位不平等的根源还是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封建统治,但是不得不说如班昭这样受女子推崇的人,对号召女性,推行社会风尚确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民间女子对宫廷后妃和受到认可的才女的模仿,不仅只是一种社会文化方面的现象,随着封建主义加强,统治阶级不断向民众传输封建的意识形态,而民间女子追求宫廷风尚也成为了统治阶级加强对女子思想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文史新知竞赛#
    穿搭博主养成
  • 明神宗出于怎样的考量,才选择放弃缅北,将其拱手让给东吁?
    东吁王朝总是号称自己三十万大军,那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而明朝,没有将其彻底消灭,也没有再度出兵缅北,并非因为实力不济。偌大个明朝,幅员辽阔,如果集全国之力,征调大军讨伐东吁,必定可以成功,只不过没有那么做的必要。 1. 身陷战争泥潭,短时间内难以抽身 "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丰臣秀吉以朝鲜拒绝攻打明朝为由,出兵朝鲜半岛,不到半个月,就拿下了平壤,而国王退守平安道。日本人的动机十分明显,他们想以朝鲜为跳板,然后越过长白山,进而南下直取北京。 "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保卫朝鲜,即保卫中原。何况,那是明朝的藩属国,倘若此时见死不救,那么其他的小国肯定会对忠于自己产生动摇。明朝前前后后共计派出了十二万人赴朝作战。 其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原本富庶的太仓库,因为为朝鲜战争提供物资,常年财政赤字,已经接近匮乏。此时,明朝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了东北以及朝鲜半岛。而缅北地区的归属,对中原而言,并不是很重要,它不会影响到统治的基本盘。 2. 辽东崛起,欲与明朝分庭抗礼 "此贼七千,足当倭奴十万"。在朝鲜战争中,努尔哈赤也曾想着分一杯羹。他们曾给日本人,以迎头痛击。在战争中,明朝调去了大量的关宁铁骑。这些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本来就是在辽东半岛,以防止女真人的崛起。 不过在对日作战中,有近四万人死于非命,如此一来,努尔哈赤变得愈发肆无忌惮。而过了山海关,就是北京,倘若坐视其壮大,那么首都将变得非常危急。因此,即使朝鲜战争结束,明廷也得举全国之力,镇守辽东。 可即使是这样,萨尔浒之战,还是输的一败涂地。就在这个时候,明朝怎么可能抽出身来,再去管缅北事宜。那块地方,距离北京千里之遥,而云南有沐家镇守,只要能够守住云南,即可,没必要再去倾尽全力的征讨缅北土地。 那里也不是传统的中国地,也没有什么自古以来。当务之急,就是守好东北,以防后金做大。而且,常年的战争,国库里的银两已然所剩无几。打仗,是需要用钱的。 自从嘉靖以来,小冰河期的影响逐步明显,天气寒冷,粮食歉收,税务收不上来不说,还要拿出银两来赈济灾民。哪里还能有多余的钱,拿出来支援缅北作战。 #文史新知竞赛#
  • 内忧、外患、皇权和阁权的争夺战,是如何交织推动大明王朝灭亡?
    明王朝面对数量众多的社会问题,难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只能使得社会问题越放越大,在内部如此混乱的同时,尾部少数民族的军队由皇太极带领,开始攻打明王朝,以至于使得明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所以我认为皇太极带兵攻打明朝,圣大明王朝即将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影《大明劫》中描写的是大明军队与闯军对抗的过程,闯军也就是李自成所带领的军队,李自成对于夺得明王朝的统治势在必得,军队来势汹汹,面对李自成勇猛的军队,大明王朝的军队体力弱,人数不足,武器装备供给不迅速,使得明王朝在这次战争当中屡屡失败。 而这些也成为在以后与清朝,也就是皇太极所带领的军队遇上时候所暴露的缺点。 即使是李自成的军队与皇太极的军队相遇,在人数上,大明的军队远远不如皇太极所带领的军队,在作战训练上,大明的士兵也远不如皇太极所带领的士兵,实力差距悬殊,以至于最后只能落败了。 上面已经说到在瘟疫当中,大明王朝的壮劳力已经消失殆尽,人口循环还没有来得及补上,战争就已经打响,很多地方都是十室九空,连人影都看不见,更何况是能够上场打仗的士兵呢?即使有些人能够侥幸活下来,战斗力也已经丧失了。 面对瘟疫的恐惧,统治者的不作为,很多士兵都对统治者报以失望的心情,自然也就不想要再继续代表国家出战,因而不管是当李自成带兵攻打,还是皇太极带兵攻打的时候,大明王朝的军队总是不战而败,又或者是落荒而逃了。 在瘟疫和流民暴动的双重内忧夹击之下,大明王朝的军队实力已经远远不如从前了,因而当其遇上李自成以及皇太极的军队的时候,常常就是因为战斗力太弱而落荒而逃了。 所以我认为在内忧的双重夹击之下,皇太极军队的虎视眈眈,以及李自成在内部对于明王朝的损害,都是明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文史新知竞赛#
  • 宋朝社会的孝道观念如何在畸形极端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的?
    皇帝对孝亲行为的重视,对官员孝德培养的重视,还体现在对不同校亲行为的表彰形式当中,而这些表彰形式更是成为了社会百姓对于迂腐的孝亲行为,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认为宋朝的皇帝们对于孝亲行为的表彰,实质上是在加强孝亲行为对社会文化的控制,加强对宋朝社会百姓的思想控制,使得百姓毫无自己的意识,只会迂腐的跟跟着条文例法,实行孝亲行为,这是宋朝孝亲行为极端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表彰形式的第一种是精神上的奖励。根据孝亲行为的大小,有的人会被记入史册,有的人会被皇帝召见,甚至会给予官位。 例如宋代的江陵人士庞天祐, 既有孝亲治病行为", 父疾, 天祐割股肉食之;疾愈, 又复病目丧明, 天祐号泣祈天舐,并上奏朝廷, 旌表门闾。 这种精神上的奖励更会让百姓们对于孝亲行为十分热衷,不管这种孝亲行为是否会危害自己或他人,都会盲目跟风,如此一来,就加强了社会的文化控制。 表彰形式的第二种是物质上的奖励。一般就是给予钱财,物品,粮食等,这些奖励对于一般的贫困家庭来说是雪中送炭的,以至于有些贫困家庭就会为了这一些奖励而进行一些迂腐的孝亲行为。 例如莱州胶水人祁暐, 是一个进士,他在母亲死后, 就辞官守墓, "就坟侧构小室, 号泣守护", 后被表彰, 并"赐帛三十匹、粟三十石, 令长吏每月存问",物质上的奖励刺激了百姓对于物质的需求,更多畸形的孝亲行为被发掘出来,孝亲观念的极端化发展已经不可避免。 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被百姓视为一种可以通过正当行为来获得的生活质量提高的方法,对于制度中规定等孝亲行为开始大量实施,统治者对于社会文化控制的政治功能也就达到了。 尤其表彰那些几代人同时住在一起的家庭,坐在表彰孝亲行为的同时,也加强了社会的稳定,减少了老人被抛弃弃养的几率,社会矛盾也在大大减少,同时还扩大了地方上的影响,所以这种孝亲观念即使是有所畸形化的发展,但还是深得统治者的喜爱,进而发展推广。 国家对于一些现在看来非常迂腐的孝亲行为的表彰,成为了普通百姓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即使是畸形化的孝亲观念,也仍然被传播开来,所以宋代的孝亲观念发展的极端化是必然的。 #文史新知竞赛#
  • 为了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宋朝都有哪些未成年保护制度?
    1.对于残害儿童的处罚 面对拐卖儿童的犯罪,宋朝的法律制裁也是非常严格,只要涉及拐卖,都是从重处理。 在宋代法律中把拐卖分为,拐卖和拐诱,拐诱的惩罚方式会比拐卖轻一等,但是如果在没超过十岁的未成年人进行拐诱,会进行同样的处罚,从法律分类上来看,宋朝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就已经比较完善了。 在宋朝对于偷盗和故意伤害就已经有非常严厉的处罚方式,对于未成年人的伤害,如果涉及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和生命进行伤害,也是按照盗法处置。 为了严厉打击这种现象的发生,宋朝法律还会对为首者处以死刑,不仅如此只要涉及案件的人,以及收买者都会进行处罚,可见宋律对人贩子的处罚。 但是有些人处于生活无奈,只能把孩子卖掉,虽然这种做法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这种情况政府也会动用公款来替贫穷家庭赎回孩子。 为了防止拐卖情况的出现,宋仁宗就提出用签订雇佣契约的方式来将孩子送到有钱人家进行抚养,并不断完善其中的法律制度。 2.对于强奸幼童的惩罚 不仅如此,宋朝对于一些毫无人性以及违反伦理道德的伤害,更是严惩不贷,其中包括强奸未成年人的人,因为古代有"妓院"这种场合,难免会有人为了利益,对幼童进行拐卖,强奸类的犯罪,更是从隋朝开始就已经被列入"十恶"的罪行当中。 如果因强奸或者故意伤害,在《庆元条法事类》中规定,会被流放到三千里之外环境最恶劣的地方进行劳动,就算是强奸未遂,也会被流放到五百里之外的地方,如果造成了幼女死亡或者伤害,更是会处以死刑。 如果诱骗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让幼女去做奸淫之事,也会按照同样的法律进行处罚,如果涉及数量较多也会直接处死,宋代是古代历史上严惩奸淫幼女罪的先河,更是对未成年人保护制度进行提高。 可见对于拐卖儿童和强奸幼女,这种大逆不道的罪行,宋朝法律都是采取从重处理的态度,不管是父母还是亲属,只要涉及对幼童的伤害,都会采用同样的法律进行处罚,绝无例外,宋朝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也是达到了一种完善状态。 #文史新知竞赛#
  • 从友好相处到举起屠刀,北魏、北周、唐朝,三位武皇帝为何灭佛?
    无论是太武帝拓跋焘、周武帝宇文邕还是后来的唐武宗,先后发动大规模的灭佛行动,只是因为佛门不知死活的试图挑衅封建王权。这些佛门宗教凭借着信仰的力量,不断聚拢百姓民心,引发统治者的政治危机。 对于一个极度看重手中权力的统治者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事情,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聚拢人心,便让佛门成为了统治者眼中钉必须拔除的一颗钉子。为了自己统治的考量,三位武皇帝都对佛门举起了屠刀。 可以说一次又一次的灭佛行动,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稳固自己政权进行的强势手段罢了。是打不怕的佛门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皇权权威最终引发的结果。 三武灭佛的行动都是因为皇权遭遇危机,一些不心怀不轨的叛乱分子隐身佛门也导致了政局不安。这时候的统治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向佛门下了狠手,这是为应对时代和当时政治需要所做的决定,是一项非常正确的选择。这也提醒宗教应当站对立场;过分干预的政治,最终的结果永远只有灭亡。 #文史新知竞赛#
  • 举孝廉、唯才是举、九品中正制,曹魏政权为何多次更改选官制度?
    曹操如果与普通百姓相比,那是正儿八经的人上人。他的干爷爷,是当时只手遮天的大宦官。而曹操步入仕途,也是他干爷爷想方设法,动用关系给他搞到的孝廉。 所以,曹操知道举孝廉的这潭水有多深。更何况,世家大族一直对宦官看不起,两者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所以,曹操无法利用士族的势力。 1. 另辟蹊径,不断培养新贵族 袁绍一家之所以门生故吏众多,就是因为袁家很有势力,而且具有向上推荐人才的权力。而曹操的干爷爷只是宦官,能让孟德入朝,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和袁绍家族相比,曹操不占优势。曹操想要打败这些世族,就要培植新的势力。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些掌握着察举之权的世家大族们,只会举荐自家人,或者自己的学生,朋友。 他们举荐之人的德才暂且不论,这些被举荐者入朝以后,就会拧成一股绳,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党羽派系,同时对举荐他们的世家大族也是感恩戴德的。 如此一来,就非常不利于曹操的统治。这些人自成一体,再加上背后大族势力的扶持,很有可能会将曹操本人架空。如若没有这点见识,就不是他曹阿瞒了。 不论说他是枭雄也好,英雄也罢,但论胆识,论才华,论远见,他绝对可以排在汉末诸侯中的首位。 而通过唯才是举上位之人,他们感谢的就是自己的伯乐曹操;而且他们都是曹操亲自选拔出来的,有几斤几两曹操肯定清楚,毕竟他不能害了自己。如此一来,世家大族的势力就无法干预曹操执政。 2. 仍有残留,为曹丕改选官制度埋下种子 那些地方豪强,世家大族之势力,不是他一个曹操就能连根拔起的。就像之前的新朝覆灭还有后来的司马家上位,都少不了这些人的功劳。甚至,直到魏晋南北朝时,胡人们对还留在北方的大族仍然敬重有加,不敢轻易得罪。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曹操在启用唯才是举制的同时,并未放弃乡里评议制度。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度的根源。 毕竟,他也需要拉拢那些地方势力。后来曹操去世,曹丕继位,称魏文帝,他紧接着就放弃了父亲的唯才是举,转而以:"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替代。 所谓的九品官人法,也就是后世习惯叫的九品中正制度。那个时候,魏国已经正式建立,和汉朝再无半点瓜葛。所以,曹丕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又适用于长足发展的选官制度。因此,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文史新知竞赛#
  •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梅花崇拜”为何偏偏在宋朝出现?
    重文抑武是宋朝最有名的国家政策,这种政策不仅能给国家造成极大的影响,还给宋朝人带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宋朝人的性格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所以我认为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宋朝人性格发生转变,渐渐都投身于文化事业,因而"梅花崇拜"之风在宋朝人的推动下就开始盛行了。 宋朝的建立者是赵匡胤,他作为开国皇帝在吸取前朝和自己建国的教训和经验后,选择了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但是在思想文化上,极大地改变了宋朝人的性格。 在宋朝之前,大部分的男儿都是想上战场杀敌来取得功名,可是到了宋朝之后,这样的政策使得他们再怎么想上战场都是徒劳的,还不如多读书,考取功名,做一个国家重视的文官,若是前朝也是这样的主张,也许不会有这么多矛盾所在。 在宋朝的前一个朝代是唐朝,唐朝是尚武的,而宋朝确实尚文的,宋朝许多人的思想转变有些苦难,但又未事实而苦恼,无奈之下也就只能埋头苦读,可这样的生活并不是宋朝人想要的。 但长期的埋头苦读,使得宋朝人的身体素质下降,性格也开始发生转变,从以前的豪爽正直变成多愁善感。多愁善感的思绪,想要冲破思维的束缚寄托于文学作品中,宋朝的文学创作习惯是借助小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想,所以梅花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首先是要抒发自己心中想要为国建功立业却不得的无奈之情,其次是想要抒发自己的高洁的品格,就像梅花一样孤傲高洁等等,梅花就逐渐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人最喜爱的文学意象了。 宋朝重文抑武的国家政策,将豪放正直的宋朝人的性格转变为多愁善感、优柔寡断,心中郁结不得抒发就会让身体每日愈下,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在借用诗词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懑和忧愁。 而梅花在前朝的深厚基础,给了宋朝人最好的文化意象选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梅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我认为宋朝重文抑武的国策,给宋朝人的性格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借梅花来抒发感情的人越来越多,"梅花崇拜"之风也就因此开始盛行了。 #文史新知竞赛#
  • 安徽省自古就好茶迭出,近代以后,为何茶叶大省的地位会动摇?
    1.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安徽茶品种多,种类齐全,依靠地理位置的优势,安徽不仅有绿茶,还有红茶、黑茶和黄茶等多种茶叶。但这如此品种繁多的茶叶却并没有发挥出它的产品优势,而是只作为初级农产品在市场中流通。 缺乏深加工导致茶叶的附加值十分的低,难以为企业创收。企业缺乏资金,更加不敢进行深加工,不敢延长产业链,加以创新。 2.缺少精英人士对茶叶进行统筹规划 安徽茶叶的产区主要位于皖西南地区的山区,也就是农村地区。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人们都想去大城市闯出一片天地,因此农村人口逐渐流失。 渐渐地,许多产茶区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和留守儿童。缺乏专业人士的打理使得茶园逐渐荒废,劳动力的缺少让许多茶叶到了丰收的季节却无人采摘。 其实安徽有着得天独厚的茶叶科技开发资源,全国著名的重点学科——茶学就落户在安徽。安徽农业大学的茶学系更是全国最早一批的茶学专业。可以说安徽有着很好的茶业优势,但是却并没有将优秀的人才留在安徽为茶业做出贡献,没能将强大的科学队伍应用到安徽的茶叶生产中。 产业下游劳动力的缺乏和产业上游高精尖人士的浪费造成了安徽茶业逐渐滑向中游的事实。 3.缺少推广的窗口 虽然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快商品时代的今天,好的产品仍然是需要被人们了解的窗口。例如说提起茶叶我们总能够说起云南的普洱、福建的铁观音,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茶叶,但提起安徽,人们对它的印象总是不够深刻。 实际上,在安徽省外,它仍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来向人们展示自己。2006年七月,上海举办的首届全国少儿茶艺邀请赛。当时全国参会的城市超过了三十个,除了有传统产茶大省浙江、福建、广东,甚至像北京、天津这些产茶较少甚至并不产茶的地方都派出了代表队来参加。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次交流经验的机会,更能推动自己本地的茶产业在各地的发展。但是在这些队伍中间,却没有任何一支来自安徽的代表队。 这并不是因为经费问题,当时所有参会人员的食宿都由组委会负责,各省只需要付来往的交通费用即可。然而安徽并没有参加此类活动的热情。 相比安徽,另一个产茶大省浙江则经常在外地参加这种茶事活动。这是因为浙江除了经济发达、资费充足,政府也在这件事情上足够重视。而安徽政府则在此事上缺乏独到的目光,没有为安徽茶获得足够的宣传机会。 另外在电视宣传上,安徽也并没有做好工作。相比广告,影视和文化产业更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购买欲望。 作为和晋商同等地位的徽商,安徽在此类文娱活动中表现平平。比如晋商就曾经在电视剧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 2006年,一部《乔家大院》,一举夺得当年内地电视剧的收视冠军,它讲述的是一代传奇晋商乔致庸弃文从商的故事。再比如2009年央视的电视剧《走西口》,更是用血泪描述了一部山西人的奋斗史。 在文学作品上,山西有著名的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为人们展示了一个民风淳朴的地方。而反观安徽,不仅没有努力传播徽商文化,甚至还拒绝参与能够展示自己的比赛。 #文史新知竞赛#
  • 明朝中后期军队战斗力不忍直视,军队中为何会有如此多痼疾?
    卫所制度是制约明朝军队战斗力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谈及明朝军队的痼疾,就离不开明朝军队军制的弊端,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将全国百万军队编成卫所,实行自给自足的政策。 和唐朝时期的府兵制度相类似,卫所制度极大的减轻了明朝初年的财政压力,为朝廷顺利渡过难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明太祖实录》当中评价称:""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但是卫所制度的弊端也在慢慢的显现出来,首先是卫所士兵大多数时间都参与到屯田活动当中,无暇训练,更别说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不仅仅如此,卫所的士兵也往往遭到军事长官的压迫剥削。 据利玛窦编写的《十六世纪的中国》一书当中记载这些底层军人的状态称:"在这个国家中,也许没有哪个阶层比这些士兵更为卑贱和懒散了……平时,他们抬轿、喂马,像奴仆一样受人驱使。" 而且军户身份也是压在这些军人身上的一座大山,在卫所制度下如此多不公正待遇下的军队,其无论是战斗力的发挥,还是参军的积极性都是受到严重的制约,也是形成明朝军队痼疾的重要原因所在。 文官政治下,武人的地位极其低下,在明朝初年,统治者经常对外用兵,塑造了当时较强的尚武精神,但是随着天下承平日久,文官攫取的政治的主导权,而武将的地位却日益降低,特别是在土木堡之变后,文官彻底的骑在了武将的头上。 而在危机明朝生死存亡之际,以于谦为首的文官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据《明史》当中记载称:"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文官集团在拯救大明之时,也埋下了重文轻武的祸根,是明朝中后期军队痼疾频出的重要原因。 在文官政治的大背景下,以文御武成为了常态,但是派遣不通武事的文官担任主帅,无疑是置军队于险境,。除此之外武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都极其底下,甚至出现了文官无论大小都可以对武将指手画脚。 在加之科举之风大盛,人人都以读书中举为最高的荣耀与追求,当时的社会上对于军人这些"丘八"往往是不屑一顾的。因此,在文官政治下,明朝的军队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从政治地位到社会形象上都难以发挥出军队的战斗力。 火器质量差,且作战方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困扰明军痼疾的产生除了制度上的的原因以外,明朝中后期军队军费普遍不足的问题也是痼疾频出的重要因素。 当时明朝的常规军队在两百万左右,军费支出保守估计要两千万两以上,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军队军费常年不足,以火器制造为例,5两制造成本的火枪仅仅只有一两银子的经费,在这种情况之下制造出的火器质量可想而知。 据《明史》当中记载称:"内库所贮铜铸火器如灭虏炮、佛朗机之类,略一试用,便既炸碎。"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军费不足问题。 明朝军队无法发挥出火器最大的威力的原因还有就是明朝军队的火器化作战方式和时代格格不入,让火器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地位。 #文史新知竞赛#
  • 明神宗执政期间三十年不上朝,不接见外臣,为何却说他精于朝政?
    (1) 因立太子的问题,嘉靖避居內宫、不见外臣 在明朝的历史当中提起明神宗,大家或许不是很熟悉。但是提起万历皇帝却是非常的熟悉,这位皇帝在位几年以后,便躲进了深宫之中、不见朝臣。而引起这一事件的便是号称国本的太子之位争夺战。 公元1586年,当时因为立太子的事,身为皇帝的明神宗和当时的内阁大臣争论起来。在当时就因为这个问题,以至于引发朝堂大战。 然而,这一事件经历了好长时间都没有解决,但是那些忠心耿耿的那个大臣却并没有放弃、坚持上书,这就引发了明神宗的厌恶。 直到公元1601年,在相隔15年以后,最终立太子的事情才真正解决。正是因为这一事件的爆发,引得了当时的明神宗内心极为不满。大陈健是以后明神宗就开始退居朝堂,避入深宫当中。 在史书的分析当中,正是因为立太子事件中,明神宗认为,正是因为自己没有权利无法决定太子之位的人选,所以选择了不理朝政、当个太平天子。 但是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对于当时的明神宗来说,避入后宫、不理朝政,正是为了看清当时朝廷的现象,这一位有着远见卓识的皇帝不可能置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于不顾。 在避入后宫以后的明神宗便通过那个和司礼监的手来管理朝政,说他怠政的更是无从谈起。 (2) 借内阁、司礼监之手管理朝政,怠政无从谈起 明太祖在废除了宰相职权以后,便开始设立内阁以帮助自己处理政事。经历了明朝数代皇帝的发展以后,明朝时候的朝政里大多数事情是由那个进行裁决以后上奏皇帝批准的。 因此,自从明神宗不上朝以后,但是国家大事依旧交由内阁审理,想出裁决办法以后再上奏皇帝批准。 因此,在明神宗决定不理朝政的时候,但是这些内阁大臣依旧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皇帝只需处理决定好以后的事情进行批示而已,并不存在不解决朝政的事情。 不仅如此,在明神宗时还设立了一个司礼太监的职位。那个司礼太监主要是帮助皇帝,对内阁想好的裁决进行批示。正是在明神宗在位期间,这些司礼秉笔太监能对于内阁大臣上奏的票拟进行批红。 但是这些决定是在明神宗的授意之下完成的,因此,在明神宗期间,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收回原来在内阁手中的决策权,同时将当时的全国大小事交给了自己来处理。 但是在外人看来,此时的明神宗是不理朝政的,而是将权力交给了内阁和司礼监。 但是事实上却是明神宗通过内阁司礼监这两个机构,将朝政中的大小事宜自己一手抓。 不仅如此,在明神宗在位期间,内阁和司礼监两个机构相互制衡,最终的权利依旧集中于皇帝身上,并没有产生宦官擅权的事情。 不仅如此,明神宗还是一个极为懂得制衡之道的君王,在他在位期间通过不理朝政方式在一定程上纵容了党争行为的发生,但是最后通过党争的相互制衡,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文史新知竞赛#
  • 宋朝保甲制度程序复杂,却一直延续到清朝,为何生命力如此强大?
    (1) 连坐、保甲制度能够起到管控百姓的作用 陈桥兵变以后,夺得政权的赵匡胤为加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强干弱枝的方式。而在之后王安石变法当中采取了保甲制度,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相关户籍管理制度。 北宋王安石变法提出来的时以十户人家作为一保,而之后的朝代又将不同数量的人家作为一甲,从而形成了后世所看到的保甲制度。在这样的户籍管理体制当中,最大的特色便是连坐。 所谓连坐,就是在基层百姓当中对邻居有犯罪的行为进行检举揭发,否则自己就要承受这些犯人一样的罪责,为此,这就对于减少基层百姓的反叛工作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除此以外,因保甲制度而设立的官职,同时也对于这些百姓具有管控作用。但是这些管理者和之前的管理者不一样,由于它们管理的人数相对较少,所以管理的效率相对较高。 这就是在封建统治下的百姓基本处于朝廷的管理当中,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便可以迅速反应、处理好相关问题。 不得不说,这对于北宋原本不太稳固的政权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而保甲制度的另一个优势,则是藏兵于民,采取和宋朝的募兵制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北宋时期的财政压力。 (2) 藏兵于民,能够减少宋朝时冗费的情况 王安石创立保甲法制度,根本原因就是想要替代原本的基层管理制度,更好地管理人民,但是这样的保甲制度却着它的优势,它包括了兵农结合的抽丁方法,这就使得了原来的保甲制度起到了临时的军事职能。 换句话来说,保甲制度之下的人民其实就是战时的士兵。宋朝时军队的征兵方法是从征兵制到募兵制的改变,其中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将士兵化整为零。 这些人平时是忙于生产的农民,而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就是军队的战士,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国家需要对此承担一定的军费支出。 但是保甲制度下却能够代替这样的方式,使得全国发展积极练兵。通过保甲,能够为北宋朝廷发展起一大批的民兵。这就对于自太祖赵匡胤以来,由于军队开支过大,导致财政不堪重负的情况有所缓解。 对于王安石的保甲法之所以生命力旺盛,就在于作为一个基层的户籍管理制度,但却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这使得保甲制度能够是一每个朝代在巩固政权方面的需要。 与此同时,训练出大批的民兵既可以为农业生产服务,更可以为国家战争防务做准备,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历朝历代,对于保险制度都是极为看重的,认为这是对于自己能够起到很大帮助的一项好制度。 #文史新知竞赛#
  • 近代化的后勤保障,为何成为清朝失败的铺垫?
    清军的粮台是封建社会最常见的后勤体制,也是清军面对日军那次甲午战争中使用的。 虽然这个料台体制在太平天国运动后,统治者意识到了这种体制的不足进行了部分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几乎就跟没改革一样,所以我认为清军粮台体制改革不充足,导致武器粮草等军队必需物资准备不足,难以维持甲午战争中清军的消耗。 (1) 武器装备方面 众所周知,清王朝在后期的武器装备大部分都是外国进口的,而武器作为战争物资,在那个时期是非常贵的,并且是从国外运输来的,价格自然很贵,清军能够购买的数量也有限。 另外,清王朝还一直存在着天朝思想,认为中国是非常强大的,没有人可以打败中国,危机意识几乎是没有的,所以对于武器的购买也仅仅是为了维护大国荣誉。 再加上晚清的财政情况已经不容乐观,很多方面都需要大量支出,例如慈禧太后的生日,所以就需要在别的方面挤压钱财,武器购买就是其中一方面。 武器装备数量不充足,这也就导致了在甲午战争中清朝军队的武器装备不能及时补充,就算是当下向国外发出订单,也不能瞬间就送到中国,因而延误了战机。 武器除了国外购买的,当然还有国内自制的,而中国的自制武器,由于政府的不重视,能够给工人的报酬也非常少,拨给制造武器的领头的资金也非常少。 再加上有一些资金被官员私吞,就导致了能够进入武器工厂用于武器制造的资金非常少,工人对于报酬不满意,很多人都消极怠工,生产的数量也非常有限。 另外,资金不足的情况,还造成了一个弊端,那就是工人的用料,武器中的用料非常劣质,武器装备的威力就没有了,这样的武器被送上战场,就是在坑杀自己国家的军队,也让清朝军队在甲午战争上吃了很多亏,损失很多不必要损失的兵力,如此,失败也就是注定的了。 (2) 粮草补给方面 粮草作为除了武器装备的第二大重要战争必需品,粮台这个后勤体制也做的非常不充分。 首先是筹集粮食。因为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政府对粮台进行了改革,变成由地方军队在战时进行筹集,由中央朝廷拨军队经费还有地方自己负责部分经费。 但是中央也不是每次都可以及时给经费,筹集粮食全靠百姓和地方将领带领筹集,筹集的时间也非常长,尤其是再一次补充,时间也非常缓慢。 其次是运输到战场上。清朝作为封建王朝,完美地展现了自己作为封建王朝的厉害。那个时候还没有运输线的意识,也没有铁路运输的基础,全靠人力一点一点运输到战场上。 在甲午战争发生后,当时政府军队也及时修建了一条运输线,但很快就因为日本的步步紧逼,这条运输线几乎不保,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几乎没有了。 筹集粮草经费少,也不够充足,再加上运输路线非常长,也没有便捷的运输线,运输成本非常高,武器装备和粮草就算筹集到了也难以运送到战士手中,所以清朝粮台作为战争的后勤保障是非常不合格的,甲午战争也是向失败的方向发展了。 #文史新知竞赛#
  • 奴隶石勒"逆天改命",翻身做皇帝,为何遇到高祖就"卑微"到尘埃?
    “戮彭祖于襄国,数以无君之罪。于是跨蹑燕、赵,并吞韩、魏”。中原地区的华夷之辩,由来已久。石勒作为一个小民族的奴隶,手上能打的牌很少。他无法打民族感情牌,也没有皇室后裔的身份加持,更没有门生故旧遍布天下的家族势力。但是却能一手在纷乱中缔造,北方最强大的政权,实属不易。 1.肺腑之言,相对中肯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在石勒的眼中,他把刘邦当成了自己的偶像。这就有些英雄惜英雄之感,因为两人都是白手起家。而刘邦以一介布衣,成功登上帝位,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这本是无可厚非的。石勒自认可以与韩信以及彭越这两位名将争一争功,因为此二人在楚汉战争中虽然表面臣服于刘邦,其实还是独立于汉朝政权而存在的。所以,石勒想要在刘邦的麾下,做一方诸侯。 对于刘秀,石勒的自评以如今的眼光来看的确有些大言不惭。但英雄豪杰往往都是如此,开口说些风流人物,倒也无妨。刘邦和刘备,是石勒以自己的能力和两者较之。而且,也并没有说一定能够打得过刘秀。所以,倒也无可非议,不能因此就说石勒是妄自尊大。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石勒在评价曹操和司马懿二人时,并不是说自己的能力要远胜于他们。而是指此二人的人品,太过低劣,而且擅长用诡计。有人会认为石勒在大言不惭,也有人认为石勒只不过是说出了事实。总体而言,石勒的这番话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他并不是只为了批判谁或者标榜谁而说,更重要的是为了保住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眼见就要撒手人寰,他积极的筹备自己儿子上位的事宜。比如让皇后插手政务,让自己的亲信升官。还给以太子石恢要职,这些都是为了防范石虎反叛。 事实证明,石勒的担心不无道理。他去世以后,侄子果不其然的就开始了谋逆之路。所以说,这段自评中,带有着一丝丝无奈的讥讽。人到晚年,对很多事情都已经无能为力。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或者旁敲侧击的说一下。 #文史新知竞赛#
  • 唐朝佛法大兴,僧众、寺院数量暴涨,唐朝后期为何寺众居家"修行"
    根据中古时期的史料记载,寺院的僧众生活所需,“官给衣食”。而在“粮食无多时,寺众会产生恐慌,甚至出现“散众”现象。出于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寺院并不会准备过多的粮食。 《续高僧传·昙延传》载,隋文帝开皇时“[县]延虚怀,物我不滞,客主为心。一时粮粒将尽,寺主道睦告云:僧料可支两食,意欲散众。延曰:当使都尽方散耳。明旦文帝果送米二十车,大众由是安堵”。 这是在讲当时年景不好时,寺院将皇帝和王公大臣给他布施供养的钱财捐献出去,作为寺院经费救济穷人。这导致寺院后续经费不足,存粮不多,寺院管事的和尚道睦向昙延请示,说寺庙的粮食只够吃两顿了,要不然把那些云游的僧人遣散。 这件事尚只是因个人散财而导致寺院粮食短缺,从而引发寺众的恐慌,寺主甚至打算用“散众”的方式来缓解危机。 《续高僧传·玄传》则记载了荒年之际,寺院萧条,寺管将寺院的僧徒“散众”的真实情景:“会贞观三年,时遭霜俭,下救道俗,逐丰四出”。 事实上,官寺更加适用于“管给衣食”这项政策。而至于地方的寺院,或许并没得到有效的执行,或者执行力度远远不够。在唐朝后期时,寺院便已经出现不供食的现象。 所以在寺院时,餐无定食的形势无疑对僧人产生了一种推力,迫使他们不得不走出寺院。而走出寺院最合适的地方便是居于家中,以减少经济上的开支。 #文史新知竞赛#
  • 和亲失败、战争被动,汉朝的军队为何设立"越骑",看匈奴"内斗"?
    汉朝转变政策之后,开始派使节前往边境各小国外交,期望结交同盟,共同抵抗匈奴。积极地外交使汉朝的领土有所扩张,一直到东汉,汉朝都沿用这种扩张政策,同时加强对匈奴的武力防备。 1、匈奴的分裂导致汉朝抵御力量的分散,汉朝处于被动地位 到了东汉,匈奴裂变为北匈奴和南匈奴,这意味着汉朝对匈奴的抵御力量势必分散成两部分,如何应付这两大部分匈奴人,汉朝统治者再次犯难了。 这时,汉朝帝国不再考虑扩张,因为眼前的状况已经够麻烦了,必须保证在不扰乱内在秩序的前提下将匈奴人纳入自己的管制之中,不要让其作乱。 光武帝开国时期的对外政策被描述为“闭玉门以谢西域之质,卑词币以礼匈奴之使”,即使在其统治末期,他也断然把将领们拟定的攻打北匈奴的大规模军事征伐计划放在一边;他认为帝国已经有足够多的麻烦需要担心,扩张是绝对不可能的。 2、“以夷制夷”政策的确立,越骑成立 在沿用西汉物理防御政策的基础上,东汉利用了中国历史上常用的战术,即“以夷制夷”。大臣晁错上书汉文帝,详细分析了汉朝的形势,提出对付匈奴最有力的办法就是用匈奴人打匈奴人。 他提出能否收买部分匈奴人,作为己用,让他们组成一支武装力量,纳入到汉朝的军队体制中,为朝廷效力。越骑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设立,由此成为抵御匈奴的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值得注意的是,八校尉中的越骑、长水和胡骑三支骑兵部队,皆由胡、越人士构成。汉朝给予这些骑兵优渥的待遇,这些来自蛮夷的士兵,由于从小的历练,作战实力明显强于汉人。根据史料记载,越骑在汉族对外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汉武帝在位供25次对外战争,其中越骑作为主力的战争就有六次。 少年名将霍去病利用越骑的表现也很有代表性。虽有“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小目标,却不热衷于肉体消灭他们,反倒是非常重这些草原力量。其麾下的校尉高不识、仆多、赵安稽、复陆支、伊即轩等人就都是匈奴。 司马赵破奴虽为汉人,也曾长期生活在匈奴之地。大将军不仅注重化敌为友,还命令东面的乌桓部族协助侦查。这也可以完美解释,霍去病能极为准确发现牧民主力与要地的原因。 他们的加盟,还使汉军拥有了能匹敌老对手的机动性。从而一改以往那种孤军深入却又无功而返的被动局面。胡人降虏自然会对冠军侯感恩戴德。在霍去病死后,汉武帝便发属国玄甲军为其列队送行,其用意也是不言而喻。 3、以金钱贿赂匈奴人,使其成为骑兵,为汉朝效力 到后来,汉朝将“以夷伐夷”的政策运用的更为灵活,一定程度上,“以夷伐夷”等于“分而治之”,根本方法都是分散敌方的势力。举个例子,公元137年,越南境内的蛮夷企图武装反抗汉朝地方政府,官员李固丝毫不慌乱,没有派出一兵一卒,而是采用分而治之的方法,利用蛮夷打自己人。 李固暗中使用金钱和爵位封赏离间蛮夷人,让他们自相残杀。由此一来,不仅保住了汉朝的安全,还给敌方反将一军。李固的做法得到朝廷的认同,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自此,同样的方法也被运动到对各地胡人的打击中。 而且,东汉政府也经常鼓动一个部族的人去攻打另一个部族的人——这一方法不但在西汉时期能够找到它的起源,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同时期的罗马帝国也找到了它的西方副本。例如,公元88年鲜卑打败北匈奴的时候,一位朝廷官员赞颂和祝贺皇帝没有损失一个士兵就赢得了战争。 当然,他也充分意识到,这样的事情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鲜卑贪图诱人的帝国奖赏。有意思的是,同一年,张掖(在今甘肃境内)的月氏人也受到羌人的攻击。当月氏转而向汉廷请求帮助和保护时,几乎所有的朝廷官员都认为这种状况对中国更加有利,因此否定了任何中国应该干预此事的意见。 在“以夷制夷”总方针的推动下,汉朝变被动为主动,在汉匈问题上站住了脚,有效减弱了匈奴的威胁。 #文史新知竞赛#
  • 清平乐:"天之骄子"宋仁宗,为何能忍受被称"官家",自降身价?
    经历过唐末藩镇节度使的打压,和五代十国的动乱,各种世家大族在宋朝已接近销声匿迹。宋朝的科举制度又进一步的发展,许多寒门出生的士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后天努力登堂入室。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1. 寒士的进入 “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范仲淹幼时断齑画粥的故事广为流传,可以说他是当时所有寒门士人的榜样。年少时非常贫穷,通过寒窗苦读终于入朝为官,并且为百姓所爱戴。 《清平乐》中满朝文武有很多都是出自于平民之家,甚至有些可以承蒙庇荫却不屑于此。据不完全统计,南北两宋科举共取士一万六千余人,每年有三百多人通过科考做官。有些是平民也有些生在了富贵之家。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全部在社会中见识过的,正因如此,他们将市井中的习气也带入进了朝堂之中,就是前文所说的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分工明细化。在这些人眼中,仁宗是他们的上司也是他们可以依靠的港湾,故而称之为“官家”。 宋朝的科考可谓是历代之最,它不像唐朝有家世门第的限制也不像明清两朝各种条条框框的规矩。而且一直都在扩大录取人数,期间很多人都怀揣着光宗耀祖,为生民立命的梦想进入了朝堂。他们眼中的皇帝是可亲可敬之人,所以一官家称呼更显妥帖。若是一直称其为皇帝,距离就太过疏远。 2. 环环相扣,尘埃落定 纵观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唯有宋朝是以官家之名正式的称呼皇帝的。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后周君主就已经接受了这个称呼。而赵匡胤原为其帐下猛将,荣登大宝以后自然而然的也开始接受,甚至以其为自称。 当时的社会不论是外国使臣还是后宫娘娘或者是前朝大臣,都习惯了用官家称呼皇帝。这就像是互相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这个称呼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皇帝本人认为,这种称号是类似于“功盖三皇,德过五帝”的。 而市井平民眼中,这也成为了一个职业。出身于社会底层或者中层的官员,从小耳濡目染也已经接受了这种称谓。到了皇帝身边,眼见所有人都是这么喊的于是便成为了习惯。其实这就像套娃一样,是一环接着一环的。 首先是五代十国政权更迭的频繁,紧接着赵匡胤的篡位更加使人认定了皇帝并不是上天安排的。其次,后周君主默认了这个称谓,宋太祖也就沿袭了过来。再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分工的具体化,官家就已经成了所有人都认可的对皇帝的称呼。 #文史新知竞赛#
  • 伊比利亚王朝时期帝国西班牙,为何不能遏制"肥水"流向葡萄牙?
    1、葡萄牙在西班牙的眼皮底下将财富装入了自己的口袋: 其实,就在1850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继承了葡萄牙的王位,两个国家就开始了暗自的较量,即伊比利亚王朝时期,两国也开始了在经济利益和政治上的较量。 在16世纪至17世纪,在荷兰人和英国人的挑唆下,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对于东方贸易市场的争夺上最终开始了强有力的正面对抗,并且开始不断从商人们之间的战争成为了国家之间的战争,但是战争是在私底下的,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在合作。 正是如此,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进一步的合作,两国和东方的贸易也开始不断繁荣起来。葡萄牙在其早期就是殖民者的先例之一,其自身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发展还是比较先进的,在这一点上,他就比西班牙更胜一筹。 也正是如此,葡萄牙的工商业发展更加先进迅速,这就在向东方发起海外贸易的领域之中占了很大的优势。其先进的海上发明技术不断运用于海上的探索之中,并且其经济实力有着强有力的支撑,这些都是西班牙做不到。所以也可以这样说,葡萄牙在海洋冒险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依据。 2、西葡萄牙在军事上领先于西班牙从而征服了美洲和殖民: 虽然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西班牙都强于葡萄牙,但其在经历了众多的战争和长期的殖民统治,其经济实力完全比不上葡萄牙。在海外贸易之中最必不可少就是金钱,所以,西班牙就在此落了下风,与葡萄牙无法比拟。 并且,16世纪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的阶段,相关政治斗争不断兴起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撑,西班牙忙于国家内部的政治斗争和发展,要致力于国家工商业的发展,他也需要不断通过“商业上的革命”和“价格革命”来实现殖民扩张。 这就为葡萄牙提供了大量的时间,葡萄牙不断专注于将目光投向海外,也赶上了“地理大发现”的航班,更是凭借其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向海外扩张,推行强势的殖民统治政策。1493年的哥伦布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哥伦布率先发现了美洲,并将其率先占领成为了殖民地。 葡萄牙通过其发达的经济贸易率先就垄断了美洲的经济贸易,使其相关区域受到了严格的控制,真正实现了贸易垄断政策。更是为了能顾更大限度的掠夺殖民地的资源,还推行了专卖制度,禁止矿主开采水银,只能通过高价购买的方式获得,葡萄牙人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文史新知竞赛#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