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民写作

叶伟民写作

关注
2.7万粉丝
7关注
1.2万被推荐
IP属地:广东

作家

9枚勋章

2次获得编辑精选

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已出版非虚构写作专著《从零开始写故事》

  • 文笔的隐形杀手,竟是这个最常见的字
    13小时前
  • 要模仿喜爱的作家,不能撒芝麻式学,找一段范文,这换个词,那换个名字,就算模仿了。这最多算抄写。
    我自己会通过四步来定位模仿。比如,我很喜欢汪曾祺,受其作品滋养甚多。但大神战力这么强,不可能面面俱到去学。 于是,第一步,我先明确模仿目的。我非常喜欢他的语言,是非常标准优美的汉语书系。这也是我很向往的,自然是我模仿的首要目的。 第二步,放大特点。汪老的最大特点,是“淡”。 他曾有言:“我写作,强调真实……我只能用平平常常的思想感情去了解他们,用平平常常的方法表现他们,这结果就是淡。但是“你不能改变我”,我就是这样。” 汪氏之“淡”,就是要在模仿中着重放大的地方。 第三步,从形似到神似。汪老是短句高手,行文极有韵味。但只盯着这一层,仍只是皮毛。 第二步说过,他的特点是“淡”,但他也说过另一句话:“生活,是很好玩的。”他其实比谁对万物都有兴致,只是淡而有味地表现出来,实质外冷内热。 就像四川名菜开水白菜,别以为真的是清水,里面可是上等的鸡汤。 这种炙热的“淡”,便是可追求的神似之处。 最后一步,学会摆脱。这一步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别忘记自己的本色就好了。 我是理科出身,逻辑训练充分些,但欠挥洒。那把自己的长处保留好,和名家的养分融合,写到似与不似之间,也很好。
  • 写人物对话老用“说”,怎么破?
    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手段。然而,很多新手会陷入一个误区——在对话中频繁使用 “说” 字。 东西再好吃,天天吃也会吐。这种“说完又说”的毛病,会让人物的言行很乏味,有种非要预警一声才开口的刻板和迂腐。 要写好对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人物“自说自话”,就像顺水推舟,稍加点力,对话就自行展开。 你一点也不用担心读者感受不到或理解不了。好的对话自带画面和情绪,能让读者迅速代入故事的场景中。如果作者太操心,老在一旁絮叨插话,“说完又说”地补充,就很招人烦。 总结一下,对话写作可以遵循两个原则: 1、如果情节进展顺利,在场人物关系清晰,就让他们像演舞台剧一样自行开口,直至新的人物或情节闯入。 2、如果对话中情节、人物变化剧烈,可以辅助以叙述、描写(动作、内心、环境等)内容,避免“说完又说”的无效重复。 最后,我们用老舍《骆驼祥子》结尾处祥子和高妈的对话,感受一下以上原则的灵活运用—— “哟!吓死我了!我当是谁呢?祥子啊!你怎这么样了?”高妈把眼都睁得圆了,像看见一个怪物。 “甭提了!”祥子低下头去。 “你不是跟先生都说好了吗?怎么一去不回头了?我还和老程打听你呢,他说没看见你,你到底上哪儿啦?先生和太太都直不放心!” “病了一大场,差点死了!你和先生说说,帮我一步,等我好利落了再来上工!”祥子把早已编好的话,简单的,动人的,说出。 “先生没在家,你进来见见太太好不好?” “甭啦!我这个样儿!你给说说吧!” 高妈给他拿出两块钱来:“太太给你的,嘱咐你快吃点药!” “是了!谢谢太太!”祥子接过钱来,心里盘算着上哪儿开发了它。高妈刚一转脸,他奔了天桥,足玩了一天。
  • 9月的期刊文章,因为搬家,今天才拆封。聊聊虚构创作里的采访调查。
    电子版:https://mp.weixin.qq.com/s/CG2Av2EZ75QvFFMT9l4ACw
  • 都知道写作从模仿开始最好,但具体咋整呢?
    很多新手不得要领,这里换个人名,那里换个地名,像临摹一样跟着描了一遍。 老实说,这样模仿的效果有限。小时候我们也没少抄课文,有用的话,早就人人笔杆子了。 我的观点是四步法:明确目的——放大特点——从形似到神似——学会摆脱。 第一步:明确目的 要模仿一位作家,你得先知道模仿的目的是什么。即学习他的什么,不用多,一点就够了。 第二步:放大特点 如果你看过模仿秀,一定会佩服那些演员,明明长得不像,但只要做几个动作,就知道他在模仿谁了。 秘诀就是抓住并放大特点。例如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张学友的兰花指,一学一个准。 第三步:从形似到神似 还是以演员为例,要演某个历史人物,形似只是造型之功,要做到神似才是演技的证明。 模仿文章名家也一样,盯着一词一句只会学得皮毛,最重要是领悟其“文气”,即行文背后的“精气神”。 第四步:学会摆脱 模仿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还是要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这一阶段就要跳出来,只带走与模仿对象同频的部分,去滋养自己的笔尖。久而久之,属于你的那颗种子才会真正破土。
  • 写作素材记不住,不是脑子笨
    写作要积累素材,但很多时候看过的东西、经历过的事都记不住,这不是脑子笨。 遗忘是大脑的特性,但这恰恰是我们要随手记的原因,而非反对的借口。有句老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对写作者来说,如何信手拈来,唯有记录。 但有些吐槽也是真,记下即忘,心里也自然泄气。不要和大脑硬刚,得遵从信息处理和知识管理的规律。 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木匠,有个仓库。你也很勤奋向上,不断攒工具和材料。如果只是随意放置,最后你连一颗螺丝一个钉子都找不到,因为它们是失序且断联的。 你只有将它们分门别类放好,建立一套科学的仓管规则(做好索引),并在不断调用中优化、重组,甚至实现模块化,你才能调取自如,也才算真正拥有它们。 建议放下用word或文档记录的习惯,选一款称手的笔记软件,做好分类和标签,日积月累,才能拥有一个信手拈来的素材库。
  • 谢谢新高教集团的邀请,上个月到昆明做了一场培训,分享如何在宣传工作中讲故事。
    技术在升级,受众也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真实和真诚。讲一个好故事,比喊千百条道理都有用。 这也是非虚构写作的延伸运用,它将不断融入社会运作的各环节,泛化为通用技能和意识。 btw,昆明的天气可真是好啊!
  • 学习写作最好的途径就是模仿,模仿你喜欢的作家和作品。
    “文坛段子手”余华就多次提到自己的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他自嘲最初连标点符号都不太会用,于是在旁边放一本杂志,随时“参考”。 他最早的模仿对象是川端康成,后来换成了卡夫卡,再在威廉・福克纳的影响下走向成熟,最终创造了自己的风格。
  • 多用这些“行文节拍器”,文笔会好
    适当多用短句、四字词和逗号,能帮助行文调整节奏,像加了一台“行文节拍器”。 举汪曾祺散文《冬天》的开头为例,读一读,品一品,可感受眼睛和舌头在逗号上弹钢琴的愉悦: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 卡片写作法:纳博科夫的文字乐高
    活页笔记本我们都用过,就是可拆开纸张的本子。正因为它是一堆卡片的集合,可以随时拆解、重组,用它来训练记录写作,实质是把人的创作过程分解,先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 如果家中有孩子,他怕写作,先要知道他真正怕的是那作为整体的800字、1000字,但是你让他每次只写好眼前的30字、50字,而且只需记下刚发生的小事,他就觉得轻松有趣得多了。 用活页来写作,实质就是“卡片写作法”。这个创作法最著名的使用者是作家纳博科夫,他的《洛丽塔》就是这样写出来的。1967年,《巴黎评论》记者采访了他,记录了其工作场景: “纳博科夫先生的写作方式是先在索引卡上写短篇故事和长篇小说,在写作过程中时不时打乱卡片的顺序,因为他不想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写作。每张卡片都会重写很多遍,写完后,卡片的顺序也就固定了。” 纳博科夫形容自己的创作就像“填字游戏”,碰巧想到啥就写啥,攒到一定数量,就将它们“缝合”起来,有点像玩乐高。 也就是说,用玩乐高的思维带孩子(或者自己)写作,他又怎么会觉得惧怕或无聊呢?
  • 早晚各“偷”一小时,撬动写作大生活
    如果你是超级大忙人,就只能“偷”时间写作了。早晚各“偷”一个小时。 早上早起一个小时,这一小时精神最饱满,脑力最充沛,写个100-300字的见闻或读书笔记等小练笔,发上社交媒体。 出门通勤,上班社交,又会遇到很多人和事,随手记下来。这一部分是“偷”时间,不占用两小时的额度,而且非常灵活。看似没有写作,又无时无刻不在写作。 睡前一个小时,阅读,做笔记,整理思路,又为第二天一早的书写提供新的养料。 每天早晚两小时的小杠杆,就能撬动写作大生活。 如此循环,保证每天都有小产出。熟练掌握这个方法后,你就可以用来攻克一些大作品。 围绕一个选题,每天输入、产出,即使一天写100字,3年就11万字,也够一本书了。 这就是坚持写作的复利魔法。
  • 睡前阅读+百字笔记=写作素材库
    如果每天都很忙,就把阅读放在睡前,既有利于吸收,也有助睡眠。 必须保持每天阅读的习惯,哪怕读一页纸也是好的。阅读和写作一样,保持频率比单次时长更重要。 阅读过程中,遇到好的句子、段落就记下来,明天起来就可以发个百来字的读书笔记。 这样有输入,也有输出,读过的书记得住,也有积累。 即使每天看一页书,输出100字读书笔记,久而久之也能有自己的素材库。
  • 作品没流量就要放弃?且慢!第二收益点了解一下
    2024-11-28
    1跟贴
  • 新手写作,建议放下大部头执念,从小事写起。
    很多人开始写作就很焦虑,主要是眼高手低,一上来就想冲大部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当然会把自己压垮。 老舍在60年前就劝诫过:“有些人往往以写小说、剧本等作为初步练习,我看这不大合适。似乎应该先练习写一个人、一件事。” 也就是说,放下大部头执念,从小事写起。我自己就蛮喜欢写一些小片段,十多分钟就完成,当小故事也好,当素材也好,总之不亏。
  • 记录是写作的源头
    想要会写,先要会记,记也是一种写。 很多人瞧不起记,觉得没有挑战和创造力。这实在是天大的误解。 记录是很多作家的基本功。莫里哀袖筒里藏个笔记本,偷偷记下人们的谈话;易卜生常去咖啡厅,作看报状却观察路人;杰克·伦敦把创意写在小纸条上,随意贴满房间。 果戈里的“松鼠症”更严重,连和朋友聚餐的菜谱也照单全收。 记忆是不可靠的,灵感也是不可靠的,只有点点滴滴的积累才是最真实的。 无论何时何地,一个好想法,一个有趣的场景,一句动人的话或一段精彩的阅读摘要,都不能放任它溜过,要马上记下来。这些碎片稍纵即逝,可能睡一觉就想不起来了。 这些随手记,既是很好的练笔,也是极好的素材。久而久之,你就有了自己的素材库。 记录生活既实用又有趣,所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是这个道理。别嫌事小,记录彼时彼景,他日再翻,又是别番滋味。
  • 每一个成功的写作者,都有一段不要脸的投稿辛酸史
    2024-11-27
    1跟贴
  • 没时间写作?试下从早晚去偷
    想学写作却没有时间,这是很多人的痛点(或借口)。当然,这也是现实,能全职写作当然好,证明没什么负担,无须为稻粱谋,实在让人羡慕。 但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要上班,要买菜,要带娃,全职写作只会是美丽的远景,兼职写作才更现实。然而,职场越来越卷,生活越来越忙,时间永远不够,想做的事,也就永远躺在计划中。 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开始写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时间管理。 道理都懂,但对上班族来说,时间从哪里来呢?反正一天就24小时,这就是非常直观的加减法了。最好的办法是从早晚两端去“偷”,也就是起床后一小时和临睡前一小时。 这样你就有了两小时的纯写作时间。当然,这要牺牲一些躺平和刷手机的时间,个中取舍,你懂的。
  • 我们不妨今天描写一棵花,明天又试验描写一个人,今天记述一段事,明天试写一首抒情诗,去充实表达能力。生活越丰富,心里越宽绰;写的越勤,就会有得心应手的那么一天。是的,得下些功夫,把根底打好。别着急,别先考虑发表不发表。谁肯用功,谁就会写文章。
    ——老舍《别怕动笔》
    学写作有必要读个中文系吗?老舍说:最好的起点就是它
    叶伟民写作 2跟贴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