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民写作

叶伟民写作

关注
2.7万粉丝
7关注
1.2万被推荐
IP属地:广东

作家

9枚勋章

2次获得编辑精选

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已出版非虚构写作专著《从零开始写故事》

  • 小说素材搜集的5个方向
    写小说要搜集素材,免不了要采访调查,否则就如无根之木。当然小说不是档案,无须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聚焦五个方向,会让采访更高效: 1、人物原型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凭空造不如找个好原型。例如《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角原型是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老人与海》的人物原型是古巴渔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他们都是作家的朋友。 不要宅,走出去,多和有趣或经历传奇的人聊天,由他们衍生的人物形象,一定比拍脑袋瞎编来得靠谱。 2、背景设置 小说多会设定发生在某时某地,这就是故事背景。作者需要对其文化、历史、地理、习俗等做深入研究,建造一个真实得引人入胜的“舞台”,好供想象力翱翔。 3、故事情节 小说情节如果纯编,容易有逻辑坑或脱离现实。聪明的作者会借鉴新闻报道、民间故事、纪录片等资料,从现实中吸取营养,帮助自己构思出精彩合理的情节。 4、专业知识 如果你的小说涉及某个专业领域,如法律、科研、医学、金融等,你需要深入采访这些领域的专家,掌握他们的言行方式,尤其一些行话和术语。 5、方言俚语 小说人物如果适当说点方言俚语,形象会更鲜明,更容易被人记住。这些口头语也要做基础的采访调查,避免乱用和闹笑话。 以上五点只是较常见的方向,实际写作过程中,会分化出无数的具体问题需要求证,这些都是采访调查的用武之地。
  • 只因相信人人都是故事家,我写了这本书
    19小时前
    5跟贴
  • 作家笔下惊人的细节从哪里来?
    虚构写作虽然考验想象力,但都是建立在充足的采访调查基础上的。所以,作家既要是哲学家,也要是社会学家。 陈忠实准备《白鹿原》时,长期待在蓝田县城抄抄写写,记了一大本。他走进小时候生活的村子,给老人递烟,听他们的故事,其他时间就泡在档案馆里查县志。 工作人员觉得这个人好怪,不遛公园不逗鸟,净来钻这些故纸堆。陈忠实这样回答:“我想给我死的时候,有一本垫棺做枕的书。”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这不仅是作家的自觉,还是创作的规律。作家运笔,写透万物,当然有天资聪颖和见多识广之功,但归根结底还是主动求解的意识和能力。 让人惊叹的细节从哪里来?只能从观察、采访、调查、材料中来。
  • 和人越近的职业越是写作富矿,例如教育。不仅由众多孩子所延伸的人间百态,还有用灵魂摇动灵魂的感化,自然精彩与深刻兼备。
    谢谢坂田实验学校的邀请,很有意义的交流,如能通过各位老师,把讲故事的技艺传导影响到孩子,我也感与有荣焉。
  • 文笔不好,多加逗号也只是打补丁
    新媒体时代是小屏阅读,句子要短,所以很多作者会多用逗号。 但是药三分毒,多用逗号有好处,但并非一劳永逸。坏语言不从根源上解决,加再多标点也只是“打补丁”,最终还是好不了。例如: 我今天,去了商场,买了衣服,鞋子,包包,还有化妆品,回来的路上,看到了一家咖啡店,就进去,坐了一会儿,喝了一杯咖啡,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这段流水账,逗号越多越难看,因为句子结构都被切碎了,最终过犹不及。 总之,逗号虽好,但也要有目的、有限度地使用,才不会帮倒忙。
  • 小人物要往大里写
    写人物,尤其是小人物,不能从小到小。相反,要往大里写。小人物是时代的尘埃,终日忙着生计小事。 如果说历史书让我们昏昏入睡是因为“过远过大”,小人物的碎碎念让我们腻烦则是因为“过近过碎”。 因而,像阴阳平衡一样,要把小人物从小里抽离出来,放进某种“大”里。 再微小的个体,都是时代的投影。把小人物放在大事件或大历史里,人生的荒谬和戏剧性才见脉络,才更利于读者反观自我,最终认识生活的真相。否则就如带着显微镜走路,只见砂砾,不见山川。 小人物往大里写,最典型如电影《阿甘正传》,讲述了智障小镇男孩阿甘独自穿越疯狂的世界,傻人有傻福般得到上天眷顾的故事。 他不断奔跑,摆脱了腿部支架,跑进了大学,跑进了众多影响后世的历史事件:他和猫王成了朋友,当了橄榄球巨星,甚至参加越战,复员后成了中美乒乓外交使者,后来去捕虾,买了苹果公司股票,意外成为了亿万富翁。 编剧很魔幻地让他遭遇诸多历史洪流,正是这种巨大的反差和戏剧色彩,这个小人物才得以舒展,诠释了人生、梦想、爱情和友情,至今仍是经典。
  • 写真实故事,人物对话一定要原封不动吗?
    2024-10-30
  • 路遥写小说是如何采访调查的?
    采访调查对虚构写作同样不可缺少,可以弥补想象力的盲区。 作品要至细至真,好东西不会自己来。你要扎进生活的漫流里,去观察,去挖掘,去记录,像淘金工人那样,顶着烈日弯腰忙半天,才淘到那星点矿石。 不少作家将这艰辛的纸外功夫写进回忆录,路遥就是其中一位。他为了写《平凡的世界》做了三年采访调查和资料搜集,所涉范围极广,包括养鱼、养蜂、施肥、税务、历法、造林甚至UFO(不明飞行物)。这个过程,他觉得相当痛苦—— 那时间,房子里到处都搁着书和资料;桌上、床头、茶几、窗台,甚至厕所,以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随手都可以拿到读物。读书如果不是一种消遣,那是相当熬人的,就像长时间不间断地游泳,使人精疲力竭,有一种随时溺没的感觉。 ——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 好玩的是,书稿第二部要描写省委书记的生活,但哪里去了解此般人物的日常呢?这是凭空想象不来的。在《早》一书中,他也坦言—— 通常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环境我可以为他们“设计”,但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生活起居我无法靠想象来解决。 一般人可能就放弃了,但路遥却非写不可,还想以“特工”的方式做一次“刺探”。他通过文学圈的关系找到一位省委大院里的文友,对方与书记家有些交集。她给路遥出了个主意,待省委书记一家外出,他们就以拜访为名上门和保姆攀谈一番。路遥如此回忆—— 一切都很顺利。这位女士以省委书记家的熟人和常客的身份使保姆信任地领着我们“参观”了这个家庭的角角落落,并向她询问了这个家庭日常生活的许许多多细节。 看完我心里只有一个感觉:某些方面,作家和记者、学者的工作方法没有什么两样。
  • 虚构和非虚构的关系,大仲马一句话说清了
    虚构和非虚构不是互斥的关系,而是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 法国小说家大仲马有句著名的比喻:“什么是历史?就是钉子,用来挂我的小说。”他将历史作为小说的背景、线索或架构,很多人物也确有其人。 然而,他又不愚忠于这些真实,将虚构建构其上,即在“真”上修“假”,最终使得作品既厚重又玄妙。
  • 斥200块巨资的写作角改造好了,放上自己的新书,效果还行?
  • 写作素材一边记一边忘?不是脑子笨,是这三步没做对
    2024-10-23
    3跟贴
  • 如何突破写作障碍?试试无意识写作
    无意识写作可以打破写作障碍,例如写作焦虑、不自信、无事可写等。 具体怎么做呢?例如你可以记录梦境。一觉醒来,梦境犹在,什么也不要想,马上敲下来—— 我走在一条琉璃街道上,下面是万丈深渊,前方直通天际。街道两旁,店铺在薄雾中若隐若现,里面黑洞洞的,宛如秘境入口。门牌上闪烁着一串串符文,我从来没见过这种文字。 这时,一只蝴蝶飞了出来。它的翅膀遮天蔽日,里面是大海,海浪翻涌。有船在下沉。海水里到处是发光的水母。蝴蝶突然扇起翅膀,整片海向我扑来。我想跑,但动不了,也喊不出……突然,我双脚凌空一蹬,醒了,鼻子竟还憋着气。好一会,才长长舒了一口。幸亏是梦! 你还可以写回忆。某个瞬间,往事涌来,感叹之余,也可提笔记下—— 阳光洒在窗户上,好温暖。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家的院子里晒太阳的日子,天好蓝,云朵像棉花糖一样。院子里的老槐树,每到夏天就会开满白色的花,香气扑鼻。我和小伙伴们在树下玩耍,捉迷藏、跳皮筋,笑声回荡在整个院子。不知道他们现在都在哪里,过得好不好。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不断遇见和分别,只留一些美好的剪影。 以上只是无意识写作的模拟例子,可写的题材还有很多,例如用来写心情、奇遇、场景、美食、触动内心的话、吐槽、想法……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写。 这些无意识的书写不用在乎文笔的好坏,只在乎是否写出来。一些感觉不错的,可以发在你的社交媒体上;不想或不好意思发也无所谓,起码是你某个瞬间的记录,也是日后非常好的写作素材。
  • 我们为何而写?我听过3000个答案,还想听听你的
    2024-10-21
  • 模仿丢人吗?不,这是顶尖作家的学习秘籍
    2024-10-15
  • 写人物对话反反复复一个“说”字,很招人烦,咋破?
    2024-10-11
    2跟贴
  • 多用逗号有好处,但并非一劳永逸。坏语言不从根源上解决,加再多标点也只是“打补丁”,最终还是好不了。
    多用逗号能救文笔?没这么简单
    叶伟民写作 1跟贴
  • 万万没想到!一本小小的活页笔记本,竟让孩子写作口才双优
    2024-10-10
    1跟贴
  • 大词是激发意象的,细节是落到感官的,两者搭配,实乃错配。解法也不难,既然大词不胜任,就用“小词”,或者说,用具体而准确的词。
    用这些词来描写,再好的文笔也给糟蹋了
    叶伟民写作 2跟贴
  • 写作的复利魔法:用好每天两小时,逆袭成文章高手
    2024-10-09
    1跟贴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