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林徽因这位民国时期公认的美貌与智慧并重的才女,在建筑事业与感情生活上皆书写了令人艳羡的篇章。她与梁思成结为伉俪,共育有儿女,命运的轨迹却未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让他们的儿女继承建筑事业的衣钵。

梁从诫出生之时,梁思成正沉醉于研究宋朝李诫所著的建筑经典《营造法式》,此书堪称建筑系的奠基之作。林徽因对这本书的喜爱几近痴迷,于是给儿子取名 “从诫”,满心期望儿子能如李诫一般,在建筑领域绽放光彩,成为一名卓越的建筑学家。梁从诫自幼在父母的熏陶下成长,对美术、工艺和建筑设计耳濡目染,展现出极高的天赋与浓厚的兴趣,林徽因也坚信儿子是传承建筑事业的理想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6 年梁思成上书清华校长梅贻琦,提议设立建筑系,获批后他出任建筑系主任。林徽因全力协助,参与了从筹备到课程设置的各项工作。清华建筑系顺利建成,梁氏夫妇也成为清华园的教师,他们满心期待着儿女能在清华建筑系继续家族的建筑梦想。

1949 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参与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17 岁的梁从诫瞒着父母积极参与国旗图案应征,其方案从众多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候选的 38 个方案之一,这无疑彰显了他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强烈愿望与卓越才能。次年高考,梁从诫毫不犹豫地将清华大学建筑系列为第一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命运却在此刻捉弄了他,成绩公布梁从诫以两分之差与清华建筑系失之交臂。梁从诫曾感慨:“我曾经考过清华大学建筑系,差两分没有录取,我父亲梁思成是建筑系主任,但是他没说话,正因为我父亲是建筑系主任,所以绝无可能。” 林徽因和梁思成虽手握权力却坚守规则,未曾动用任何特权为儿子说情。他们深知平等的规则意识高于一切,自律的品行贵比千金,这种家风的传承,在无声中彰显着伟大。

梁从诫无奈进入清华历史系,这一变故使他的志向发生了巨大转折。他虽深感遗憾,但仍努力学习,后又攻读世界史研究生,毕业后前往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并担任政协委员和环境委员会委员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期间梁从诫也实现了父母的部分心愿,在费慰梅和建筑界前辈的支持下,他将梁思成的英文著作《图像中国建筑史》译为中文出版,还整理出版了《林徽因文集》。林徽因和梁思成对事业的执着、对祖国的热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梁从诫前行的道路,也在他心中种下了奉献的种子。

退休后的梁从诫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敏锐地捕捉到环保的重要性,毅然踏上了环保之路,1993 年他创立了我国首个民间环保组织 “自然之友”。创业伊始他四处奔走演讲,宣传环保理念,尽管起初听众寥寥他却毫不气馁。他深入偏远地区考察环境,如同当年父母探寻古建筑般坚定无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梁从诫的不懈努力下,“自然之友” 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发展成遍布全国的数千团体。他以身作则自带筷子就餐,用废纸制作名片,市内出行多骑自行车,践行环保理念。一次政协会议,他骑自行车前往,门卫竟因其朴素的形象而将其阻拦,直到他出示委员证才得以进入,此事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

梁从诫性格耿直,曾在某县考察时,面对当地领导的美酒招待,他愤怒地斥责:“你们河里的水都像酱油汤了,怎么还好意思喝酒呢?”1995 年云南德钦县计划砍伐原始森林,危及滇金丝猴栖息地,梁从诫心急如焚,他向媒体求助利用政协委员身份积极建言,最终成功保住了这片珍贵的森林和滇金丝猴。1999 年年近古稀的他不顾年迈体弱,登上海拔 4500 米的可可西里,焚烧收缴的藏羚羊皮,以坚定的行动表明保护藏羚羊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从诫因杰出贡献荣获 “地球奖”“大熊猫奖” 等多项国内外环保大奖,他却将奖金全部捐赠给 “自然之友”,为环保事业持续助力,2000 年他受聘为北京市奥申委环境顾问,2006 年梁从诫遭遇车祸,随后被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即便记忆力衰退,他也从未忘却心心念念的环保事业,2010 年 10 月 28 日梁从诫病逝,享年 79 岁。

梁从诫的一生虽未能实现建筑梦想,但在环保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命运的转折与坚守,传承了家族的奉献精神,成为令人敬仰的环保斗士,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环保事业不懈奋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