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靖难第一功臣,105年后为何被移出太庙
史笔似尘钩
2024-10-08 22:35山东
1404年6月,黑衣宰相姚广孝“衣锦还乡”。
只可惜,他离乡数十载,披袈裟、兴杀戮,成为靖难第一功臣,却连家门都进不去。当然,他不是没有家人,他只是被姐姐拒之门外了。
无奈,吃了闭门羹后,他还是没法见到姐姐,自诉衷肠。作为弟弟,姚广孝很清楚姐姐的为人,老实本分、甘于平庸,看不惯功名、杀戮。
于是,姚广孝找到幼时好友王宾,倾吐心中郁闷。
见到王宾后,姚广孝兴奋之余,还有一些难过。兴奋的是,多年未见的老友,身体康健,还愿与他交谈。
难过的是,王宾并不欢迎他的到来,只是远远的说道:“和尚你错了,和尚你错了。”
此时,姚广孝贵为当朝少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连朱棣都不愿直呼他的名字。可在家乡长洲,他所期盼的家人欣喜、朋友热情欢迎的场面,却变成了处处“白眼”。
期望值越高,失意就越大,姚广孝迷茫了。
了解过汉初的七国之乱,也读过西晋时期的八王乱政,还见识过元末的王保保争权,姚广孝知道,他的行为比起那些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他拒绝蓄发还俗,摒弃府邸、侍女,坚决住在庙里。
朱棣数次北伐蒙古,姚广孝都婉言谢绝,坚守南京,不肯随行。南方水患灾害频繁,姚广孝变卖庙中赏赐,捐给灾民和百姓。
甚至,朱允炆的忠臣、朱棣的头号死敌溥洽,也在姚广孝的恳求下,释放出狱了。
那个不愿安分守己,追求嗜杀,渴望搅动风云,让天下陷入4年战争的小沙弥,一夜之间,竟全然变了个模样。
喜好杀戮的姚广孝
从史料来看,姚广孝出身寒微,家中世代行医,社会地位不高。故而,天下大乱之际,姚广孝效仿江淮难民,出家为僧,当起了和尚。
不过,元末的和尚,虔诚度都很低。
彭莹玉利用僧人之名,掩盖白莲教身份,朱元璋入住皇觉寺,只是为了吃饱饭。当然了,姚广孝也不例外,他常常偷跑出寺,跟随弘道法师席应真,学习阴阳术。
此外,姚广孝对相术也颇有涉猎。
在嵩山游玩时,姚广孝偶遇相面大师袁珙。当袁珙极为“厌恶”的指出姚广孝日后必与刘秉忠一样,沉迷嗜杀时,他却兴奋的手舞足蹈。
作为和尚,学习道术,喜好杀戮,这足以说明姚广孝的“不平凡”。
1380年,姚广孝还走了个“后门”,在好友宗泐的推荐下,进入天界寺,当上了朱元璋的御用僧官。
不过,朱元璋对他并无好感,除了按例赐了一件僧衣外,再无另眼看待。
而朱棣在这段时期,过得也不好。
他虽是朱元璋第四子,可登基称帝的殊荣,却早已落在哥哥朱标名下。作为野心极大的藩王,向他人跪地称臣,那可是十分难受的。
两年后,朱棣、姚广孝在马皇后的葬礼上相遇了。
当时,姚广孝已考察朱棣许久。在朱棣之前,他的大哥朱标贵为太子,身边谋士如云,并无姚广孝的立身之处。而秦王朱樉性格乖张、暴戾,胸无点墨,沉迷女色,全无人主之姿。晋王朱棡秉性刚直,城府极低,连厨师都敢打骂,又岂能成就非凡大业。因此,姚广孝将气宇不凡、心思深沉的朱棣,作为他的“投资”对象。
于是,在葬礼上,姚广孝赫然说道:
“只要王爷能将我带到北平,我就送一顶皇帽子给你戴。”
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姚广孝夸下的“海口”,无疑在朱棣的心中,生根发芽了。他很欣赏姚广孝的“野心”,姚广孝也需要依赖他这棵参天大树,实现梦想。
靖难首功之臣
不久后,47岁的姚广孝跟随朱棣,来到了北平,住进庆云寺。
然而,欢喜过后的姚广孝,却并未迎来属于他的时代。朱元璋活的太久了,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姚广孝每次出入燕王府,只能谈天说地,以古论今。
好在,朱元璋临死前,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他听信刘三吾的建议,以朱允炆为皇太孙,接管大明江山。
主少藩强,自幼熟读史书的朱允炆,内心对于常年对外作战的“虎狼”叔叔们,恐惧之情,几乎溢于言表了。
早在朱元璋生前,他就多次提及此事。可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朱元璋并不好抉择。而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就采纳黄子澄、齐泰的建议,暴力削藩。
那个时候的藩王,并不像汉晋以前,实力强大。朱元璋分封时,对于藩王的限制极为严苛,除战时统辖兵马外,平日连税收、政务都不得干预地方。
所以,朱允炆削藩,凭借朱元璋留下的家底,灭掉朱棣,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朱允炆优柔寡断的性格,又给了朱棣喘息之机。甚至,还留下了充足的时间、例证,让姚广孝一步步劝说朱棣,起兵谋反。
当时,朱允炆的“屠刀”率先砍向了朱棣的亲弟弟周王朱橚。此后,朱榑、朱桂、朱楩相继被废,流放他乡。
甚至,朱允炆还在长沙,逼死了湘王朱柏。
朱柏的死,让姚广孝悬着的心放下一半了。他深知,朱允炆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剪除朱棣的羽翼。
因此,在朱棣犹犹豫豫,担心民意不倾向于他时,姚广孝赫然说道:
“我只知道天道使然,顺应天时,何论民心。”
可以说,朱允炆的急切削藩,逼着朱棣不敢坐以待毙。而姚广孝,则是将他送进“反贼”名单的幕后推手。
不过,姚广孝在鼓动朱棣谋反的同时,也为他做好了精密的谋划。
当时,朱棣的麾下都是武将,打仗不畏死,但出谋划策,则捉襟见肘了。于是,姚广孝命人腾空燕王府后院,暗中打造兵器,为了掩盖声响,姚广孝还在府中豢养了大批鸭、鹅。
事实上,姚广孝的保密工作,做得极好。在锦衣卫的日夜监视下,燕王府仍能有条不紊的生产器械,可谓是瞒天过海了。
1399年6月,朱棣捕杀张信,公开起兵。可在召集诸将,宣读动员令时,却遭遇狂风大雨,雷声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