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 2024年8月24日-25日,笔记侠于武汉举办的西哲坊2期第一模块《世界:如果思维有尽头,终极实在是什么?》 分享嘉宾:苏德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高级笔记达人 | 郑磊 责编 | 湫 排版 | 五月 第 8575 篇深度好文:12843 字 | 25 分钟 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世界和宇宙的概念都是空间和时间的集合。
另外,我们汉文化中还有“天下”的概念,即“普天之下”。“天下”的概念比“世界”和“宇宙”要小得多。
“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就当前而言,我们还是要参考科学。因为科学太有力量了,宗教虽然有改变人性的力量,但没办法改变这个物理宇宙。
当我们总是想着“自我”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没办法与“天”融为一体的。这里所说的“天人合一”,不要诉诸经典,而要诉诸感觉。
我们要像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一样思考。我们做数学题的时候,当我们是跟数学融为一体,忘记“自我”在做题的时候,往往是做题效率最高的时候。
我们打游戏的时候,当我们忘了是“自我”在打游戏的时候,往往是打得最好的时候。一旦你觉得是“自我”在打游戏,总想着“怎么还打不过去”,就会跟游戏“连接失败”,从而遭遇挫折。
同样的道理,解数学题或者写作也是这样。“自我”的出现意味着是我们跟世界的连接出现了障碍,我们被世界所抛弃,我们意识到的“自我”离开了世界。“天人合一”既是最高境界,也是生理或精神上的高峰体验。
“天人合一”没有特别神秘的东西,我们每个人在生命中都可能达到这个美妙的境界,在生理或者精神上达到这种与万物合一的“心流”状态。
一、关于世界的基本常识
1.无论活在哪里,最终都活在体验里
北宋元佑六年,苏轼在杭州做知州,老友钱穆父从越州往北经过杭州,苏轼作了一首《临江仙·送钱穆府》送别。
从常理上看,苏轼要送别的人才是旅行者,但他在这首词里写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意思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旅行者。把“旅行者”的概念进行普遍化,这里面就有哲学上的思考了。
比如,我现在手里有一只鼠标,然后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怎么觉得我也是一只鼠标?”老师说:“其实我们都是鼠标,我们都被另外一只手掌控着。”这就进入到了哲学上的普遍化,理性就要普遍化。
在苏轼眼中,所有人都是“旅行者”。他们一起经过杭州,一起经过世界。旅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体验,而不是仅仅为了带回手办。
我们无论活在哪里,最终都活在体验里。在形形色色的体验中,人文的体验是最重要的。机器是没有情感的,也许我们可以做到像机器一样思考而不犯错,但如果没有人的体验,我们跟机器没有任何差别了。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在苏轼的一生中,尽管一再被贬,他从来都没有崩溃过。因为他在乎的是自己的体验,而不在乎最终的结果。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体验。打游戏的时候,没过关也是一种体验,也可能挺开心的。
文学、文艺作品也都是为了带来好的人生体验,比如脱口秀、相声、小品等。科技、社会越是发达,大家越会在乎这些东西。
在亲子教育上,有些家长和老师有时候会对孩子进行惩罚。但惩罚往往不能起作用,因为孩子的体验不对。
比如,一个老师让孩子到讲台上罚站,但孩子站在讲台上还会挤眉弄眼,这个孩子没有体验到老师为什么惩罚他。淘气的孩子往往很难教也是个原因,因为你教的东西跟他的体验完全相反,你和他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无论活在哪里,我们都活在体验里。生活的目的其实就是追求好的体验。
在经济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喜欢在物质上进行堆料。比如一些暴发户,他们修的房子往往金碧辉煌、风格杂乱,极其没有品位。
但随着我们的见识慢慢变多,真正在境界上有所提升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房子住的是体验,而不是钢筋水泥本身。装修也不仅仅是材料的堆砌和装饰,谁陪着你住在这,或者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照片放在床头,或许更重要。
经济不宽裕,先解决温饱问题。经济稍微宽裕一点,人们就会追求体验。
像最初的手机广告,会过于强调物料,比如手机摄像头用的是什么光学玻璃镜头。现在的手机广告好像都不这么打了。手机摄像头的像素从300万到3000万,最近几年到了1个亿。
诺基亚手机的摄像头在2013年就已经达到4000万,而且机身坚固闻名世界,最后还是垮掉了,关键还是用户体验不好。苹果手机虽然不抗摔,却以用户体验获得了竞争优势。
我们70后以前对消费产品有个排序,省优、部优、国优,像一条鄙视链。现代人有更加自由判断的标准,不是靠别人怎么判断,而是我自己怎么判断。我自己的判断,源于我的体验。
苏格拉底称呼他的学生“朋友”,产品找明星代言都会找客户的同龄人,淘宝卖家称呼买家为“亲”,直播间称呼粉丝用户“家人”,都是为了找认同感、体验感。不管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本质上就是糖水,没有什么高科技,卖的就是体验。
社会越是进步,企业越强调用户体验,消费者越愿意为体验付费,而不是仅仅是为物质付费。佛教有一种说法叫“一切唯心造”,万事万物源于心境。体验就是体验心境。
2.生活的目标是体验
① 野狼的生活
野狼是一种盲目的悲剧性的动物,被人逐出了伊甸园,吃了上顿没下顿,因生活物料缺乏而体验不足。
② 家猪的生活
家猪的生活物料充足,但体验不足。人类喂猪是为了杀猪吃肉,是人类生产的消费品。
家猪就像是人类的电池,而且是一次性电池,人类喂养它的过程就是为电池充电的过程。一年喂养,一次性消耗。家猪的本质是一个能量转化与存储器,人类通过喂养猪食,家猪将猪食的能量转化成人类能够吸收的能量。
③ 精进者的生活
他们的生活物料匮乏,但体验充足。所有的奋斗者本质上就这样,因为热爱,所以目标性极强,不惜长期过着物质匮乏的生活,但体验特别丰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创业者实现了理想之后,反倒觉得无聊了。
在对理想追求的过程中,没有被欲望裹挟,即使生活艰难,依然奋勇向前。孟子也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④ 终极幸福生活
这种终极的幸福生活就是像宠物一样有人宠着,物料充足的,体验也充足的生活。几乎所有人都想过不愁生计,不愁明天的生活。
以色列人为什么要回到迦南地?因为上帝说那里是流着牛奶和蜂蜜的地方。天天睡到自然醒,肚子饿了就到河边喝一口,被上帝宠爱着。
我们人类真正的悲剧是什么?我们不喜欢家猪的生活,不喜欢被割韭菜、被带节奏。所以,会有很多文学家或者用情感来思考的人,为了反抗家猪的生活而去歌颂野狼。
但野狼的生活其实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野狼所意味的自由精神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生活物料又非常匮乏,绝大多数人根本无法承受。境界上无法达到精进的人,无法做到迎难而上、奋勇向前,为了反对成为家猪,所以才说“还不如做野狼”。
大部分人的生活就在家猪和野狼之间来回波动。境界稍微高一点感觉的创业者一定会上升到精进者的层次。创二代基本上可以进入到幸福生活,但有时候也会遭遇失败,因为他们是直接跳到精进者的层次,如果从来没有经历过前面两个阶段,很容易就会堕落。
当今社会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大多数人没有好的生活体验!
体验不问成功与失败,只问安好与崩溃。
真与假是以事实为标准的,对与错是以理性为标准的,成与败是以众人为标准,安与崩是以人格为标准的。
有人失败也能得到和谐,比如有些创业者即使失败了,也会觉得挺开心的,因为他这辈子干了很多事情。
安好就是安住当下,就像基督教说的“平安”。安好与否以体验为标准。在追求体验的过程中,人格一直没有崩,一直维持自我的连续性,这就是安好。
杰出的人物或许失败,但从不崩坏。
从不投降、敢于失败的人才能干大事。
《论语·卫灵公》中有一章: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在陈国没有粮食了,而且随从的人都生病了。子路对此愤愤不平,见到孔子说:“君子难道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会穷困,但还是会坚守自我。小人一到穷途末路,就什么坏事都会干。”
我们尊重一个人,因为他从来没有崩坏。即使他失败了,我们还是尊重他。
传说佛祖因中毒而死,临终前亲属留下遗言,不能记恨那个给他吃毒蘑菇的人。苏格拉底像神一样死去,自始至终也没有崩坏。
3.体验由本能欲望+自然/人造环境+文化观念编织而成
① 本能欲望
本能欲望是人的内驱力:趋利避害;在保证自身存活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趋利避害并繁衍族类。
当然,因为避孕技术的发展,今天的人类已经不积极繁衍后代了。人类追求快乐、追求体验,却不追求繁衍。避孕其实是违背进化论的,这也是人类自己灭亡的一个手段。动物很少去采取避孕措施,它们交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繁衍,甚至都不是为了追求体验。想想猫。
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满足欲望的过程。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德”是文明,“色”是本能,本能的力量要比文明大得多。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基本欲望的满足确定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为了能“创造历史”,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这个时候我们想想那些宗教的苦行者、苦修者,为了文化反抗自己的本能欲望,就会觉得他们真的很伟大。
满足欲望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快乐的体验。如果满足欲望不能够得到快乐,我们就不会去满足这个欲望。比如,打游戏。我们为的不是游戏,而是为了获取游戏过程的快乐。
② 自然/人造环境
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让我们更加容易地获取满足欲望的物料。
③ 文化观念
技术总是要满足人类欲望,从而获得体验。但文化观念一方面固定人类的欲望,另一方面也对欲望进行筛选。有些欲望去掉了,有些进行升级。
文化观念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出一些反自然倾向的高级欲望,比如“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摇滚歌手何勇有一首歌叫《姑娘漂亮》,歌词里唱到:姑娘姑娘,你漂亮漂亮,警察手里拿着手枪,你说要汽车,你说要洋房,我不能偷也不能抢……这首歌就是讲欲望和规矩与文化之间的冲突。
文化观念会影响、改变本能欲望和外在/人造环境。当人们大脑里的认知发生改变,一切就变了。
最底层的文化观念是哲学和宗教。
自然科学的背后是哲学,哲学的背后是神学。人只要活得足够长,只要稍微有一点物质的满足,最后要么追求这些哲学或神学,要么追求自己的身体。也说是说,要么把自己交给精神,要么把自己交给身体。
一个身体的纵欲主义者,总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切换,只有满足的过程是快乐的。
很多宗教信徒不太愿意讲哲学,他们会逃避思考,因为讲着讲着会伤害他对这个宗教的基本信念,以至于让他的整个生活逻辑崩溃。宗教哲学,有点像迷信科学,自相矛盾。
笛卡尔说,在人类的知识之树中,生物学、化学等应用科学是树枝,物理学是树干,树根则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在最底层,涉及到我们对生命的交代。
所有的顶级企业家都会强调价值观,比如谷歌的一条价值观叫“不作恶”。
只有为价值观工作的时候,你才能做到“天人合一”。价值观在企业文化的最底层,作用于人的文化观念上,一切规章制度都要跟着价值观走。
价值观要么是执念,要么是转念。坚定理想不动摇,是“执念”的一种。转念的哲学含义在于把底层的价值观,要么固定住,要么给换掉。
再比如灵修,或者在神父面前忏悔、在菩萨面前祷告,当他们的问题用物理性的力量解决不了的时候,就会诉诸非物理性的力量。
文化观念最起作用的时候,一定是在失去物理力量的时候。比如,西医经常嘲笑中医,但中医起作用往往体现在西医没办法的时候。
有些人痴迷于修仙、修神通,但这种人往往在宗教领域的地位不高,或者被认为是外道或者末道。因为这些人往往急于改变他们在现实世界的处境,修炼的目标还停留在物理层面。
佛教说一切唯心造。人本质上是由念头构成的,当你转念的时候,就获得了新生。
恰当的文化观念也是通往天人合一的捷径。
“天人合一”的“天”就是自然,自然有两种:一种是自然表观,一种是自然规律。
人类可以逢山开路、逢河架桥,这个意义上的“人定胜天”是成立的。但人类在底层自然规律上,从来都赢不了。因为这些自然规律是自然的构成部分,也是人类的构成性部分。
如果人类能把自然规律改变了,这个世界就不会是这个世界了,我们也不是我们了。人类只能利用自然规律,从来都无法改变。
“天人合一”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是石头的境界。石头无知无欲、与自然合一,摆在哪里就在哪里,完全躺平,天人合一。
第二种是凡人的境界。有知有欲,利用自然规律让自然表现更符合自己的心意,从而获得好的体验。
第三种境界是宗教性的圣徒。他们也许会相信科学,但接受所有结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随遇而安就是圣贤的宗教境界。
这种境界可以破解一个难题:自然科学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才会停下来?至少到目前看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并没有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乐。我们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
大草原上的羚羊要活下去,得逃避狮子的猎杀,必须跑得足够快,狮子想猎杀羚羊而活下去,也必须跑得足够快,于是狮子和羚羊都跑得越来越快。
但它们都跑得更快以后,狮子没有变得更好,羚羊也没有变得更好。这是著名的“红皇后效应”。
这里也有个危险。普通人在凡人的境界遇到挫折的时候,可能会退回到石头的境界。比如有些人会想,既然满足欲望这么累,干脆就禁欲。但是,这种禁欲跟宗教的禁欲又完全不同。他们不能完全地接受现在的一切,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对一切都接受。
比如,有些人遇到挫折之后就躺平,喝酒,不管不顾,自我麻痹。但却发现,怎么也躺不平。世人误以为庄子是躺平的祖师爷,却找不到他的“道枢”和“环中”。
因此,文化观念必须接受理性反思和生命直觉的检验。
理性就是一定要反思,不能自相矛盾。一个人如果同时持有两种观点,按照两种观点既往东又往西,那就是精神分裂。但一个人要把对生命境界的追求和对生活满足的追求分开,这样才能自洽。
一个人如果不能自洽,就非常危险,而且也很难做出特别大的成就。他总是精神内耗,情绪不稳定,安静不下来。
当然,一个人特别理性也不好,很容易陷入执念(取偏执义)。这个时候就可以接受直觉,用直觉检验自己的体验到底好不好。
直觉就是生命直觉,往低里说,是人类的动物性部分,要对得起自己的身体。往高里说,是人的灵性部分。这两个部分是连结在一起的,很神奇。有的修行就是通过身体进行的。
4.科学技术通过高效地利用环境来满足本能欲望
科学技术跟文化观念不一样,技术的发展不会修改人类的本能欲望,而是要不断满足这些本能欲望,甚至是激活沉睡的本能欲望。
比如,科学不会像有些宗教一样让我们禁欲。经济本身就是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没有欲望就没有经济。在低欲望的社会,经济发展不起来,科技也发展不起来。
人类总是好逸恶劳。从前到一个地方去,只能走路去。后来觉得走路太累,就改骑马过去。再后来觉得骑马也太累,然后就发明了马车。一直到现在有了汽车,后来又觉得开车太累,直到今天逐渐开始有了自动驾驶。
再比如看书,大多数人不喜欢看书,因为这不属于本能欲望,从纸质书到电子书,只是一个介质发生了变化,读书困难症是很难被纠正的。因为读书是进化里比较靠后的事情。知识付费,就是请人帮我们看。现在AI也可以帮我们看了。
我上学时最开始玩的游戏是俄罗斯方块,那个时候玩俄罗斯方块也会让人感觉快乐,但玩久了就会感觉到虚无,我成为机械反应的工具。
这种游戏的获得感远远赶不上带有故事情节的游戏。现代的游戏其实是通过科学建模来提供游戏场景,通过人文故事来设置意义,这就是科学技术和人文在游戏项目中的分工。没有人文,就没有意义。
人文讲故事,设置意义;科学建模型,提供工具;技术用模型,满足需要。这就是现代生活。
中国有中国梦,美国有美国梦,都通过人文故事来设置意义。故事不同,追求的意义也不同。
在宗教中,上帝派发所有的意义,你不信上帝,意义就崩溃了。上帝死了,西方社会也就开始进入到虚无主义。在一个唯物主义传统不发达的传统里,对上帝的质疑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质疑。
著名统计学家乔治·博克斯(GeorgeE.P.Box)曾说,从本质上讲,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但有一些模型是有用的。世界那么大,我们建的模型肯定是有局限性的。
我们要接受这种局限性,并接受演化。不要相信有什么人可以给你一个答案,真正的答案只有在演化中。接受变化,拥抱变化,包括自我的变化。
周易的六十四卦,也属于工具类模型。算命先生用这个模型去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这中间就是变化。
变化的世界为什么不可知?它真的不可知吗?
赫拉克利特说,“一切皆流,无物常驻”,意思是没有什么东西真正存在,有的只是过程,包括我们人类。
我们看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真的看见他了吗?从物理学上来看,这个人就是一组能量。外面的光打在这个人身上,反射在我们的视网膜里成像,大脑再它鉴定为“一个人”。
当我们不能说确定这个东西是什么的话,我们只能说,它既是什么,又是什么。这个东西是变化的。辩证法告诉我们牢牢抓住事物的两面性。
马斯克有个项目是研究脑机接口的。通过手术给一个脑病患者接入电脑,可以让植物人重新站起来,甚至可以联网打游戏。
对于今天的人类来说,我们最大的挑战是要不要抛弃肉体,因为我们的肉体限制了我们成为永恒。
如果人的本质是大脑的一套算法,外界刺激通过脑信号反馈愉快还是沮丧的感受,那会不会有一种更加高效的方法,就是人类不用外界物质的刺激,直接给大脑一个信号,从而产生愉快的体验。在哲学上,类似于“缸中之脑”的讨论。
我们现在最大的危险是人类社会能否持续连接起来。当AI的力量足够强大,人类的食物供给、能量供给,甚至性满足都不需要真实的人类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崩溃。
人类将自己的脑接口与AI连接在一起进行交互,所有的欲望都通过反馈的脑电波来实现满足。人类就成了互联网上的植物,扎根在上面,再也不动。没有人与人交往,社会就会消失。
二、哲学,检查底层观念
最底层的文化观念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基础,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基础。这是既定事实。
这就是我为什么在笔记侠西哲坊讲述8大最底层的文化概念:文明、世界、真理、自我、自由、人性、社会、生命。
文明是广漠世界的微光; 世界是文明的基础,也是文明的产物; 真理让我们活在真实的世界上; 对自我的追问保证我们不被非我带偏; 自由是真我的张扬与发展; 人性有善与恶,社会有好与坏;生命不止追求生命之内的目的,还有生命之外的东西。
任何一个社会都生活在他们的底层信念当中。比如,作为近代人,我们相信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活下去,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哲学的危险在于,它挑战底层信念。它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弄错了,周围的人是不是弄错了,这个时代是不是错了?
苏格拉底因为哲学而死,死得其所。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揭示出,哪怕是一个人自己的存在,也必须经过他自己思考的确认。既然如此,一个社会的底层信念,理所当然,应该受到理性的审慎检验。
1.哲学为什么让人不舒服?
学哲学的人聊天具有一定的冒犯性,聊着聊着有可能就跟对方的底层观念冲突了。商业思维是讨好型思维,你想什么就给你什么。但哲学思维绝不是商业思维,它会给你它认为正确的东西。
比如,你想送孩子去美国念大学,这样对孩子的前途比较好,当你咨询你的朋友的时候,可能会得到三种答案:
第一种回答说:美国好啊。美国高等教育最先进。美国大学钱多,好学者都往美国跑。
你听了以后可能会很开心,因为这个答案在迎合你的问题。
第二种回答说:孩子自己怎么想?他以后想干什么?如果要当公务员,不一定出国。在国内985高校,争取做选调生,渠道更畅通。
当你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可能不太开心了。你问他的时候,可能留学机构都已经找好了,出国留学的钱也准备好了。他的答案对你的观念的路径做了改变,告诉你留学不一定好。
第三种回答:你对“好”的理解不对。美国不一定好,念大学也不一定好。
这样的回答就是典型的哲学,这就是苏格拉底在雅典广场天天做的事情。我们会觉得非常有冒犯性 ,因为它冲击了我们的最底层观念。
有的文化更倾向于讨好老人,讨好古人。有学者说,这样的文化是“杀子”的文化,孩子永远活在父亲的威严之下。
比较而言,西方不那么强调驯服,是“弑父“的文化。赫西俄德的《神谱》记载,爷爷神被爸爸神打败,爸爸神又被儿子神打败。
后来到了思想领域,只有你能战胜老师,你才是好学生。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柏拉图,但我更爱真理。看西方思想史,一个学派内部,师生之间也相互反对。重要的不是老师说过什么,而是正确的东西是什么。
做企业的人先要考虑你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企业。当然,你希望基层员工都能听你的,你也希望当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能风雨同舟,也希望组织中有人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这里显然有相互冲突的地方。
我们一定要把思考过程和行动过程分开。思考的时候要自由,行动的时候要专注。
在思考的时候,一定不要设限。新观点,创造性的突破才出得来;行动的时候,就要专注点。自由主义者往往就是行动能力太差。他们的对手行动力强,但难以突破。
2.底层观念的力量与危险:塑造或寄生
生物基因的目的就是复制自己。人是基因制造的机器。母鸡是鸡蛋制造的机器,鸡蛋为了让自己的基因传播下去,就把母鸡制造出来。
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是拥有观念的动物,观念构成了人的模因(meme)。模因同样具有复制性,从一个大脑复制到另外一个大脑。
基因为了便于自我复制,会利用人类趋乐避苦的本性,给我们的身体提供快乐和痛苦的知觉。
底层的文化观念是底层的模因,模因塑造人性。但是对于人体来说,模因同样也是寄生虫。每个人的大脑就是一片模因寄生的田野。
我们要学哲学、学科学,就是要跟迷信的观念做斗争,从而把那些落后的寄生模因从我们头脑中的清除掉,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
思想,不一定通过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物质表达,寄生虫就是物质表达。
猫身上有一种寄生虫叫弓形虫,它们先寄生在老鼠身上,并破坏老鼠的大脑中负责恐惧的部分,老鼠看到猫就不害怕了。等到老鼠被猫吃掉,弓形虫就会寄生在猫的体内并完成繁殖。
螳螂天生怕水,但被铁线虫寄生后,就不再怕水。铁线虫就会趁螳螂进水的时候,在水中完成产卵。
蜗牛本身不喜欢太阳的,但是一种寄生虫进入到蜗牛体内之后,就会吃掉并替代蜗牛的触角。从此,蜗牛就开始喜欢阳光了,时常暴露在树叶上。这样就很容易被鸟儿吃掉。
这样,寄生虫就会进入鸟儿的体内繁殖。虫卵跟着鸟儿的粪便排出,幸运地遇到了下一只蜗牛,于是下一代的幸福生活又开始了。
有一种真菌寄生蚂蚁之后,就可以控制蚂蚁的大脑,利用蚂蚁的身体帮助找到生存环境。蚂蚁感染这种真菌之后,就会离开巢穴,在附近树林的地上找到一片树叶,紧紧咬住树叶的叶脉,然后死去。这片树叶就是适合真菌繁殖的最佳环境。
世界很复杂。人类总觉得自己是食物链的顶端,但最后也会被细菌分解掉。没准这个世界就是细菌在养着人类,最后就是为了吃掉人类。在相似的意义上,写《人类简史》的赫拉利认为,农业革命的结果,是小麦和水稻控制了人类。
人类在追求美好生活体验的过程中,一定会被别的物种利用,在过程中我们也会利用别的物种。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井蛙被空间约束了,夏虫被时间束缚,人的认识受固有观念束缚。
要有正念。
2022年稻盛和夫去世,《中国新闻网》评论稻盛和夫:“他是科学家、企业家,本质上更是一位彻底追求正确思考和正确行动的哲学家。
如今,一代传奇人物离去,我们试图从历史的故纸堆中逐层剥离,探寻稻盛先生留下的那些难以磨灭的痕迹,以此来缅怀和送别这位伟大的哲学家。”
我读过稻盛和夫的八本著作,以下三点是我筛选出的重要名言:
当坚信只要认真地努力向前,肯定会有好结果,应当保持心情舒畅,满怀信心,大步向前。 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当遇上难以克服的困难,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恰是重新开始的起点。
三、西方哲学,
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开始从外部研究分析这个世界,然后转向内心的世界。
从中世纪开始,哲学从内心世界到寻求超越,开始注重道德上的修为,理想是达到某种意义的不朽,跟佛教相近。基督教也是这个时候成为世界宗教。
16世纪到18世纪,哲学注重内外兼修,有经验派和理性派两个派别。
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康德认为我们的整个世界是由外面世界的感官刺激,加上我们内部的知识构成的。
到了黑格尔,整个世界都是精神世界,即“一切唯心造”。
近代哲学强调最重要的是感觉。
现代哲学则主张通过技术去满足感觉,一切都在感觉中。
一切哲学的主题分为四个方面:形而上学、认识论、价值论、逻辑学。
1.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哲学,研究的是:我们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世界是什么样的?由什么构成?只是一种东西,还是有其他东西?心灵是什么?身心关系是什么?有没有上帝?……
不同的宗教徒,不同的哲学家,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比如,佛教认为这个世界是幻觉。基督教则认为我们的世界只是个过渡,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
几乎没有哪个宗教把世界看成终点,所以很少有宗教不追求离世之道。世界在宗教中的地位普遍不高。即使在自然科学中,这个世界的地位都不高。因为自然科学认为这个世界是变化的,不变的是科学规律,自然科学会认为科学规律更重要。
佛教会认为世界的宗旨就是“不痴、不贪、不留”,要舍得。所谓“舍得”,并不是“有舍才有得”。
“有舍才有得”是商人讲的,是经济学家讲的,任何事物都有成本,都是等价交换。佛教讲的“舍得”是“实无所舍,亦无所得”,一切都只是流转而已,不应该视为己有。
基督教则认为我们在为上帝照看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是“职业经理人”。
道教则教导人们不要“妄做”,要自然、淳朴、安详。
海尔张瑞敏曾经说过:《老子》确立企业发展经营的大格局,《论语》培养人之正气,《孙子兵法》形成管理办法与竞争策略。他总结的大格局就是道家的顺其自然、儒家的积极面对和兵家的管理建设。
马云说:“我从道家悟出了领导力,从儒家明白了什么叫管理,从佛学学到了人怎么回到平凡,这些思想融汇贯通,刚柔相济,就是太极。”他将佛家与道家的理念融为一体,所以他推崇太极。
2.知识论、价值论和逻辑学
知识论研究知识和真理从哪里来,证据是什么。价值论研究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正义与自由,我们追求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逻辑学,完全是个工具,通过推理证明一件事情是否正确,它的功能就是保真,只要前提为真,那么结论一定为真。
我们哲学的价值论比较发达,但认识论和逻辑学非常弱。宗教更不能太讲逻辑,因为很多教义无法论证真伪。相对来说,基督教和印度佛教对逻辑学比较友好,更愿意通过理性去理解甚至证明信仰。
3.爱丁顿:两张桌子
物理学家亚瑟·爱丁顿(Sir Arthur Eddington)曾写道:有“两张桌子”,一张是我们每天都触摸的固体的那张,另一张由原子构成,这些原子散布在一片空旷的空间之中,它们组成的与其说是一块木料,倒更像是一个银河系。
在常识途径,我们觉得这个桌子是存在的。但在科学途径,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才存在。
常识的桌子和科学的桌子(电子云),这是两个不同的现象、不同的世界,我们看见的是我们建构的模型,一切唯心造。
常识是一种虚构,科学是另外一种虚构,我们喜欢科学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简洁,科学可以看到物体背后的模型,它会建模。
4.柏拉图的教诲:从洞喻到线喻
① 洞喻
洞喻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用来阐述人类知识状态及教育重要性的一个生动比喻。
这个比喻的内容大致如下:假定一些从小被绑着不能转身的囚犯面朝洞壁坐在一个山洞里。洞口有一堆火在洞壁上照出一些往来木偶的影子。
这些囚徒一直以为影子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某个囚徒解脱了束缚,转身看到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以前看到的只是影子。
当他走出洞口,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事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而是一种摹本。最后他看到了太阳,明白一切都是借着太阳的光才能看见的。太阳才是最真实的东西。
第一层是影子的世界,第二层是木偶的世界,第三层是外面真实的世界。
② 线喻(线段之喻)
线喻是柏拉图用来进一步说明知识的层次和性质的一个比喻。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将一条线段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代表不同的认知层次:
影子的世界(D段):这是最低层次的认知,基于个人的想象和印象,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 信念的世界(C段):这是关于可感事物的普遍知觉,比幻想更为稳定和可靠,但仍属于意见的范畴。 数学的世界(B段):这是介于意见和知识之间的低级知识,主要涉及数量和形状等抽象概念。 理性的世界(A段):这是最高层次的认知,即纯粹的知识或哲学知识,涉及对事物本质和终极原因的理解。
其中,D段(影子的世界)和C段(信念的世界)是可感的变化世界,B段(数学的世界)和C段(理性的世界)是可知的不变世界。在可知的不变世界中,事物既不变化也不运动,而且更注重形式。
比如数学,数学是纯粹的形式。对于柏拉图来说,世界应该往形式的方向延伸,这个方向是一个不朽的方向。
科学则认为这个变化的世界最终要回归准确。佛教则认为世界是“空”的,宗教对信徒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谦卑,让他们放弃狂妄和骄傲,但他们的教义我们很难用形式固定下来。
从柏拉图哲学延伸开来,这个世界是三段的:
中间是变化世界,有影子,有日常对象,它们并无自性; 右边是不变世界,是纯粹的形式,对象是哲学、理念、概念、理型、理式,不变世界,可以不朽的世界。 在最左边,还有纯粹质料,是宗教的神秘体验。什么也不能说,什么也说不出来,它就那里,它是绝对的绵延。
科学追求右边的不变世界,一切差别都保留着,是永生;宗教追求左边的神秘体验,一切差别都不存在,是寂灭。永生与寂灭构成了变化世界的不竭源泉。
科学向右,右边可以理解。宗教向左,左边只能妙悟。我们普通人,活在中间。一切苦乐,皆出其间。
21世纪20年代之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5个10年,全球化、数智化、新质化让第五代企业家应运而生。今天的企业家和创业者,不仅要面对全球化和数智化的机遇与挑战,也要面对哲学、互生和智慧的挑战。
笔记侠为何创办西哲坊?因为,第五代企业家要有哲学推理的底蕴,要有追本溯源的洞见,从而与时代互生,与社会协同。
笔记侠以甄别、发展、陪伴第五代企业家为使命,旨在帮助想成为第五代企业家的朋友,通过西哲坊学习哲学提升认知,锻炼企业家面对“极端复杂时代下”的底层思维,实现事业梦想。
当中国企业深入参与全球化的时局之中,需要以价值理念去协调自己、企业、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开启哲学思维与生命觉解。
让我们一起认知文明与世界,活在当下,定义未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好文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