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托孤的八位大臣,为何斗不过26岁的慈禧?全因一个致命的错误
文史道
2024-09-16 06:45山西
1861年十月的一天,北京菜市口押来了一犯人。
这个犯人,身肥面白,白袍布靴,头发胡须凌乱不堪,手脚皆被绑缚,动弹不得。
看热闹的百姓有人朝他扔鸡蛋,有人朝他扔泥土、石块等杂物,不一会,曾经不可一世的他,顿时变得“面目全非”了。
此人正是肃顺。
清文宗咸丰帝执政时期的宠臣,权倾一时的大人物。
到了菜市口,监斩官睿亲王仁寿惊堂木一拍,大喝一声,要犯人肃顺跪下。
然而肃顺不仅不跪,还满口大骂着慈禧,一时气得仁寿火冒三丈。他直接命令刽子手执大铁柄击碎了他的膝盖,敲断了他的双腿。
接着肃顺被强行按下,在刽子手手起刀落之下,结束了其辉煌而凄凉的一生。
要知道,他曾是显赫一时的权贵,还是咸丰帝托孤的顾命大臣之首,为何最后会落到如此下场呢?
咸丰帝“托孤八位重臣”
1860年,天津沦陷,眼看列强就要进军北京。
咸丰皇帝听取了大臣的建议,留下恭亲王奕䜣和外国大使谈判,他则携带着女眷逃往承德的热河行宫。
1年后,1861年,年仅30岁的咸丰帝忧劳成疾一病不起。
弥留之际咸丰帝将年仅6岁的长子载淳立为太子,并任命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载垣、端华、景寿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即后来的顾命大臣。
同时为了避免这八人专政,抢夺江山,咸丰皇帝还特意给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分别授予了
“同道堂”和“御赏”印章。
当时规定,如果要下达圣旨,在经过八位顾命大臣同意之后,还需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分别盖了“同道堂”和“御赏”印章后才能生效。
在咸丰帝看来,这样做的话可以使外戚和权臣相互制衡,等到载淳羽翼丰满时,又可以重振江山了。
慈禧太后策划行动
但是令咸丰没有想到的是,不仅他低估了慈禧的智慧和手腕,连八位顾命大臣在26岁的慈禧面前也显得“不值一提”。
要知道,八位顾命大臣都是身经百战,经历过无数次的宫廷争斗,个个见多识广。
尤其是顾命大臣之首的肃顺,不仅能力出众,才华横溢,深得咸丰器重,也深谙官场之道,多年都是咸丰的宠臣,权倾朝野。
但正因如此,也暴露出肃顺一个致命的缺点,骄傲而轻敌。
面对年幼的载淳,和两位年轻的太后,肃顺根本没将其放在眼里,更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看来,不过是女流之辈。
而慈禧不仅对肃顺充满了戒备,还因为肃顺的多次轻视,慈禧心中充满了恨意。
可以说,从咸丰驾崩的那一刻起,慈禧就开始预谋斩杀八位顾命大臣了,尤其是肃顺。
载淳即位后,为了稳固新帝的统治,其实那都是慈禧的想法,分别封授了西宫与东宫两位太后,即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
当时慈禧年仅26岁,却已显露出对权力的极度渴望。
她不满于仅仅作为一宫之太后的地位,心中暗自盘算,妄图效仿汉代的吕后,实行垂帘听政,从而将朝廷大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然而,她的这一请求当时遭到了八位顾命大臣的一致反对。
八位顾命大臣,援引祖法,声称“祖法无此例”,坚决回绝了慈禧的野心勃勃之举。
面对这样的挫败,慈禧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开始寻求新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