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军舰,澳大利亚的水兵,美国的将军,为中国而战,在甲午战争中偷袭日本东京,这不是什么狗血穿越小说的情节?
不,这是号称巴蜀看世界第一人的宋育仁提出的反击计划!
甲午海战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抽醒了大清帝国的白日梦,被英法等国打败,满清尚可装鸵鸟,但是被昔日小弟,把清朝奉为天/朝上国的日本打败,满清政府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撕掉了,所有人都看到了大清的虚弱!
在海上,李鸿章终其一生精力鼓捣出来的东亚第一舰队——北洋水师被全歼,
在陆地上,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的日本第6师团在山东半岛上一路横击。
中国军队虽然不乏敢死之士,但是由于清廷无能,日军无论是在陆战还是海战中,都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尽管前线不时传来清军崩溃的消息,但是清朝的仁人志士并没有放弃死战的决心,在前线,无数的爱国人士拼命的抵挡日军进攻,在后方,一个偷袭东京的计划,正在慢慢展开!
一个清朝外交官提出借助外国的军舰,趁日军主力在与我作战时,奇袭东京港,攻敌之必救,迫使联合舰队主力回援首都,届时中国将不胜而胜。
提出这个大胆的计划的就是来自四川的名士:宋育仁,他还有一个巴蜀看世界第一人的称号。
宋育仁绝对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他读书有独特的天赋。
18岁时他就高中秀才(这数据基本上就是学霸),跨出了仕途的第1步。
19岁时,他进入四川著名的学府尊经书院读书——这学校老板是张之洞,作为清后期的名臣,张之洞不是那种传统官僚,他办的书院不求在科举之路上多出几个书呆子,而是要为国家培养学贯中西的实务型人才。
进入尊经学院读书的人,读的不是四书五经,不以科举为目标。尽管张之洞的书院看上去离经叛道,但是张大人的名气够响啊,吸引了众多学子报考,数万学子报名只录取了100来人,入学的难度绝对不亚于现在的北京人考北大。
宋育仁不仅成功的入围了,在求学期间顺便中了个举人,这就像清华大学学生杨倩趁着放暑假去东京参加个奥运会顺手拿了个冠军。
宋育仁在读书方面就是如此之牛!
在高中举人后,他再接再厉,中了进士,正式踏入了清朝官场。
他的才华深得光绪帝认可,1894年他获得了出使欧洲的机会。
他原本以为欧洲非常先进,当他踏上欧洲的时发现自己大错特错,欧洲的先进超乎了他的想象。
西方社会的一切,颠覆了他的世界观。
他意识到:要想让大清富强,必效法西方的教育,宋育仁彻底抛弃了儒学!
来到欧洲之后,甲午战争爆发。论纸面实力,清朝的海、陆军都不比日军差。
在当时的国际舆论中,别说我们自己,就连欧美列强都觉得中国可能会赢麻了。
然而事实却是日本人把清军打得溃不成军,清军空有先进的武器,却无法发挥战斗力:海上远东第一舰队,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地上日本人更是从两个方向威胁北京。
面对这样的窘境,慈禧太后不得不派出李鸿章去和谈。
对于太后这种软弱的行径,宋育仁非常不满,在他看来日本的体量就那么一点,如果利用我们国家纵深大,人口多的优势,把战争拖下去,日本就会被拖垮,毕竟日本小国寡民,经不起消耗。
其实这观点在几十年后被验证了,可惜啊……
但是慈禧已经被打怕了,唯恐日本人再一次打进京城,根本就没有理会宋育仁的建议。
虽然自己的建议被无视了,但是宋育仁不气馁,他想到了另一个好方法——奇袭日本本土,攻打东京。
随着顶头上司龚照瑷回到了国内,宋育仁在欧洲有了更大的自由,让他有能力实现:偷袭东京的想法。
那么问题来了,甲午海战中输掉了老底,北洋水师已经失去了战斗力,要想偷袭东京战舰,从何而来?
宋育仁的方案就是买买买。花钱从英国买,那么钱从何来呢?
要知道大清朝的财政可不宽裕。没钱可以借嘛,就问英国人借。
通过英国人的贷款来买英国人的战舰。可是问题又来了,造一艘军舰,花的时间太长了,日本的军队不可能长期待在中国,等到军舰造好,黄瓜菜都凉了。
宋育仁说这都不算事,我们可以用钱砸,用钱截胡一批英国人给南美造的小型炮艇炮舰,作为海上突击力量。
钱有了,船也有了,要解决的就是开船,开炮的问题。
由谁来负责开船由谁来负责开炮?
宋育仁的方案是雇用一批澳洲退役水兵来驾驶战舰,这些人可不是新兵蛋子,有足够的经验。
但是日本人会放任这十几艘军舰大摇大摆的进入东京湾吗?
宋育仁也有解决方法。军舰自然不行,他的计划把从英国买来的运兵船伪装成商船,其他的船只则充作护航舰队,挂上大英帝国的旗帜,日本人和英国人交好,日本人也不会为难英国的商船。
这样不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了东京湾了吗?
水兵登陆之后,向东京进攻,日军主力都在中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日本人不得不召回他们的军队,那样中国的危局不就解决了吗?
宋育仁实在太佩服自己了,怎么能够想出这么一条天衣无缝的妙计!
所以他对这个计划充满了信心,他根本没有耐心等待上级的批准,就已经在英国四处活动。
很快,他就找到了一家英国银行愿意提供贷款,这家英国银行一口气就拍出了200万英镑,这可是上上个世纪90年代的200万英镑,购买力杠杠的,这还只是第1期的花费,用来购买军舰,枪支弹药雇佣水兵的费用。
同时老宋还找了一个美国的将军来做指挥官,解决了统一指挥的问题。找美国人做指挥官,这说明宋还没有彻底的疯魔,毕竟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都说英语,找美国人指挥不存在语言问题。
这些已经安排妥当之后,宋育仁这才把自己的计划报给了朝廷。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顶头上司龚照瑷回到了欧洲。他一回来就感觉情况不对,他知道了宋育仁的计划,直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把宋育仁的计划告诉了慈禧,老佛爷也吓得魂不守舍,差点吓哭,毕竟中日已经在谈判了,如果老宋的计划被披露出来,将造成多大的波澜?
日本人一定会借故,提高自己的要价。慈禧对于国土,主权大方的很,但是对于权利和钱看的很重!
本着“勤俭节约”的想法,慈禧把宋育仁给招了回来,省得他在国外惹事。
至此,宋育仁大胆的偷袭东京的计划胎死腹中。
偷袭东京的计划没有成功,成为了宋育仁终生的意难平,他觉得这计谋堪比当年的子午谷奇谋。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其实从各个角度来看,偷袭东京的计划,都没有可行性。
首先一只没有后援的舰队突袭敌国首都,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在一定程度上和自杀式攻击没有区别,执行这一计划的步骤,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极高的忠诚度。
但是在老宋计划招募的2000名澳大利亚水兵,既没有忠诚度也没有意志力。这2000名士兵冒着死亡的威胁,帮助中国去攻打日本的首都,有去无回,难道是因为爱?
为了钱而打仗的部队有多少忠诚度?有多强的战斗意识呢?
再者,虽然日军的主力都云集在中国境内,但是靠着15艘小兵舰以及上面的2000名水手,就想攻克日本的首都,迫使日本召回主力,这怎么可能呢?日军但凡有一只主力部队留在国内,就能把这2000名雇佣军打进大海。
还有就是经济问题,19世纪90年代的200万英镑,在现在也就是大巴黎球员姆巴佩两个礼拜的收入,可是在当时如果折换成大清通用的白银,那可是1,200万两白银啊,足足占据了清朝税务的1/7。
就这么一次军事冒险就就要花一年1/7的收入,除非慈禧太后的脑袋突然卡顿才会批准执行。
尽管这个计划不可行,但是宋育仁这样敢于向日本人亮剑的精神值得我们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