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体制内新提拔的年轻干部,跟他们接触的时间长了,就发现这些新贵们身上越来越不对劲了,业务干部比例很少,行政干部占大多数,都散发着一些明显的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谦逊不足,桀骜有余。年轻干部们,大多学历高,看着和蔼可亲,很有素质,很会察言观色,拍马屁一流,做人圆滑,特别是理解领导意图更是没的说。而且他们接物待人那也都是百里挑一,但得先看对方是何人!尤其是那些所谓背景深厚的关系户,往往谦虚低调只对上,看似简单,实则皮笑肉不笑,很阴,厉害着呢!他们见到上级像和珅,见到下级像泰森。个个上进心都普遍较强,拼了命的想往上爬。

2. 思路不足,保守有余。这些刚提拔起来的年轻干部,很多是博古式人物。业务能力特强,都会指指点点,桌面上的事做得相当到位。但实际上有能力没水平,做事功利性强,甩锅能力厉害,吃苦耐劳欠缺,喜欢当传话筒,甩手掌柜,自己不干让别人干。

一般来说,在晋升初期,没站稳脚跟之前,他们大多会采用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方式,冷着脸,工作上让大家卷起来;在业务熟悉后站稳脚跟了,就逐渐感性、情绪化,开始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为了年底的业绩报告的漂亮,打破原有工作思路,创新不断,折腾起基层来。要是哪个下属不配合,他们板起脸来,照样连老同志都收拾。

说来,有工作思路,还得看现实中是否正确可行!绝大部分提拔的年轻干部,其实没啥经验,解决问题能力也不足。奈何,他们中的很多人溜须拍马比年纪大的有过之而不及,不敢说真话,净捡着话领导爱听的话说,责任心有待加强啊。

3.业务不足,官威有余。考究这些年轻干部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他们一般起步于业务骨干,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PPT做的好!但提上来后,把控全局的能力稍显生疏,需要经历深入的学习与不懈的摸索,融入领导角色较慢。可以说,成长有过程,也有烦恼!

也基于此,年龄存在先天弱势,协调能力普遍不足,全局能力需要历练,基层经验也欠缺,使得他们更好务虚,有时会想一出是一出,不敢直面群众。善带嘴干活,对下级好颐指气使,压榨问责这一招!工作50%凭想象,30%凭蛮干,20%凭良心。更有一些人,镇不住下属,上来后,先把老家伙搞一下,惩一把威风立威。

4. 沉稳不足,浮躁有余。年轻干部沉稳的外表里,都藏不住舍我其谁的霸气眼神。他们很多时候都想急于求成尽快出成绩升职晋级,做起事来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爱出风头,爱搞形式主义,只为领导要求服务,不管下属难度,看不起老员工,只觉得他们没背景。

也正因为年纪轻,苗子浅,面对突发事态可能会手足无措,易冲动不顾全局,做出错误决策,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工作前紧后松虎头蛇尾,后劲不足,典型的墙头的芦苇嘴尖舌巧腹中空!

另外,他们更有一个通病,要是在一个职位上超过三年没得提拔,就立即变脸,牢骚满腹,态度作风立马一落千丈…毕竟,当初为争取这一顶小小鸟纱帽也是倾尽全力。

想来,我们要防止某些年轻干部,只钻营职务不干实事的“年轻”片面化倾向啊。体制内,那些提拔的年轻干部,会做人,会做官,至于会不会做事,那就不清楚喽!要知道,不到时间的酒,只能是酸的,像不成熟的果子,不能吃!最后升的匆忙,倒也匆忙,落得一地鸡毛!

身处新时代,未来终归是属于年轻人的。希望我们当代的年轻干部,牢记初心,坚守使命,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书写属于自己的美好华章,人民会永远记住你们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