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李益民等诚挚推荐

任见:华夏史上的第一名嘴

01

公元前660年的长江,流淌得非常欢快。所孕育岸边的长江子民,有吃有喝,这年想上洛阳玩玩。

他们就是以前隔三差五给周天子送一捆苞茅叶子的荆蛮子,慢慢强大成“楚”了。

荆楚英雄们一路凯歌高唱,非常自得,从江汉平原的本土,轰隆轰隆向北推进。推进了大约五百里,估算估算,离大周洛阳只剩不足两百里,才暂时停下脚步。

周惠王感到了空前的威胁,因为一看就知道楚人没安好心。

02

原先所谓荆楚,很小了,“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 。许多年后,才“方百里为一同” 。多个世纪,荆蛮之地经济、文化水平相当落后,北边的华夏诸国老觉得自己粗大,非常轻视他们。

荆楚虽说也是诸侯,但以前参加诸侯盟会,根本没有平起平坐的资格,只是以“守燎”的身份参与,就是别人开会,喝酒,小熊——他们姓熊——则看守祭祀的火堆,该加柴就加柴,该添薪就添薪,可见其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何等低下。

楚强大了,想跟洛阳扛膀子了,确凿证据之一就是楚国的头儿不跟其他诸侯一样称“公” 、称“侯” 、称“子” ,而是仿照周天子,对外称“王” 。

当然,称“王”尽管是它楚国媒体的自慰,也足以说明楚的野心。

03

企图和周天子平起平坐的楚人打到了郑国,这只螃蟹再横一步,大镰刀不就舞到了首都洛阳吗?

这些生猛的“南蛮”太讨厌了,郑文公还不会用兵呢,周惠王想让齐桓公把他们轰回去。

天子军这些年给养不足,训练不够,打仗不行,再说天子军是守洛阳的,哪能去替一个诸侯攘外呢。

轻觑敌手是不行的,想在西周时,周昭王领兵伐楚荆,没防备就栽了,那时候的“楚荆”比如今小得多呢。

公元前659年,齐桓公得周惠王令,召集鲁、宋、郑、曹、邾这些铁杆盟国开会,谋划重创楚军。

04

齐桓公势大,楚军听说齐桓公主持会议呢,就退兵了。

大家说追打,齐桓公说不。齐桓公,大霸主,号称东方不败,南蛮子已经跑走,追着去打,不够君子,万一打输,面子受损,形象受影响。

然而次年,即公元前658年,齐桓公不留神儿陷进对楚战争的泥坑,不打也不行了。

夏天时节,不想办公。有国相管仲和他的团队招呼事儿,桓公也无什么公好办,做好妇女工作就是。

干什么呢?带着心爱的姨太太蔡小姬,登上小船儿,到莲湖游玩。

05

蔡小姬天性活泼,加之桓公宠爱,不免登鼻子上脸。行到湖心,扳着小木船左右晃荡,乐不可支。齐桓公一大把年岁了,吓得冷汗直冒,手抠船舷,生怕翻掉,大喊“停下停下” 。

蔡小姬不停,反而嘻嘻哈哈,摇得更有劲了,齐桓公的衣裳都湿完了。

齐桓公大怒。这还了得,一点规矩都不懂,只是疯玩,差点把个寡人老家伙扣到水里,当天就把小女子退回娘家。

蔡小姬娘家是蔡国。齐桓公的想法是警告她,她到娘家反省几天,还会被送回来的。

哪料小小的蔡姬又羞又恨,赌气再也不理齐桓公了。

小蔡姬的哥哥蔡穆侯,更是个牛脾气,转身把妹妹改嫁给了南蛮子楚成公。

06

心爱的小姬嫁给了别人,也罢,却偏偏是嫁给了荆楚蛮夷,丰乳、细腰、美臀、妙足,让南蛮子玩了,齐桓公咽不下这口气,冲冠一怒,要对蔡、对楚作战。

经过准备,齐桓公组织起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联军。

各国指战员从不同方位一起开拔,向洛阳以南三百多里的蔡国快速运动。

蔡国领导人,曾经是齐桓公妻哥的蔡穆侯,集合军队抵挡了几招,就败掉了,自己也当了俘虏。

紧接着,八国联军不是东撤而是西进,猝然间,攻入楚蛮的北部边境,占领了楚的边城召陵——在今天河南漯河地面。

楚国腹心江陵还老远老远的呢,然而齐人名声在外,兵锋所指,无不披靡,这次又是八国军队协同作战,闪击夺取召陵,给楚造成极大威慑,英雄的楚成公熊恽也难免有点忐忑。

07

但是,齐国看见楚国累年所筑防御工程,基本无懈可击,无隙可乘,也不敢贸然推进,只好传令联军,就地休整,同时和楚国的外交部长谈判。

好,后山现在隆重向你推出楚国外交部长、名嘴屈完,欢迎了。

屈完登场,说:“咱们两个国家,一个在远东,一个在荒南,好比一个是马,一个是牛。离得太远了,就是动物发情,疯得像旋风似的追逐,也到不了双方的疆土,因此,马不会找牛恋爱,牛也不会跟马相通,——风马牛不相及也。可是没想到,您老人家不远万里,带领军队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兮?”

齐桓公给质问得哑口无言,回头问管仲:“这个蛮子,咋跟他对?”

管仲直接上前一步,对道:“从前,我们祖上姜太公,得到周天子批准,可以征伐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维护周室尊严。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隶。现在,我们的领导人桓公,又得了周惠王的红头文件,再次明确了祖上的征伐大权,而且可以征伐任何诸侯。我们怎么就不可以到你这里来!”

08

屈完说:“先生之说法兮,我无异议。然鄙国何错兮?望予明示。”

齐桓公说:“这我来回答。区区一个子爵,居然冒称楚王,这不是罪过吗?天下只有周天子是王,楚国只能称楚成子,至多称个楚成公。”

管仲赶忙说:“别介,这问题太大,楚国偏不肯改正,死活还要称王,我们岂不是失了面子又没招儿。说别的。”

管仲说:“你们应当进贡的苞茅,一连三年,都没有按时如数纳上,影响周王室后厨的炊务工作,进而影响周天子的伙食。我们要落实这个事情。”

屈完说:“苞茅之贡兮,补纳即是。何苦迢迢兮,跑来扯皮?”

管仲听出屈完的指摘,就翻出陈谷子烂芝麻的旧账来责问,说:“当年,周昭王南巡,结果死在这里了,没有返回,我们特来讨个说法。”

09

那是大周出兵长江流域,讨伐荆楚的事情。周昭王逞能,被淹死于汉水,全军覆没。

“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舟进。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

《左传》等书记述,周师浩浩荡荡,开到汉水边,准备渡江呢,碰到了异常的天气。汉水边的土人痛恨周的骚扰,暗中进行破坏。

周天子渡汉水的时候,土人给他安排了一艘用劣质胶泥粘接底板的船让他乘坐。

汉水江面很宽,船到了中流,船底的胶泥逐渐溶化,船板逐渐散开,船就漏水了。

水越漏越多,船困在江心,周天子所带的又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性。没有多少时间,整条船就沉没了,昭王和随从贵族葬身鱼腹。

楚军乘势反击,周人“丧六师于汉水” 。御驾亲征,全军覆没,很不光彩。

10

堂堂天子,被人愚弄,死得不明不白,严重影响周王室的威信,于是,朝廷就把这件事隐忍下来,没有遍告诸侯。

正统的史家对这场败仗不愿多说,只把周昭王南征说成南巡,用“南巡而不返”一语带过,对周楚战争的细节,涉及更少,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

后山曰:南征是确凿的,船工们愤恨周朝让周昭王姬瑕淹死的说法难免可笑。“丧六师于汉水”,是北方人不习水性,也可能遭到了楚军伏击。

周朝一直认为楚国人用做了手脚的船只给周昭王坐,但楚国坚持船是好船。船已沉了,说不清了。

屈完说:“老辈人争执兮,后人无评。交通事故兮,令人伤情。”

11

“窝靠,真扯淡啊!”齐桓公听了半天,见两人越扯越远,不着要害,恼了,吹胡子瞪眼道,“南蛮子,兮兮兮!寡人莅此兮,谁敢无礼!大军森列兮,谁敢抗衡!寡人想灭你兮,你跑得了吗?”

屈完确实是个外交人才,听得齐桓公发火,并不畏惧,振振对曰:“您老人家兮,楚国是愿与交好的。您若以德服天下兮,我们是拍手称颂的。您若拉开架势动武兮,楚国是可以迎战的。蛮荒亦兵多将广兮,正好交手比试比试。桐柏为城汉水为池兮,我们绝不会怕你的!”

好个屈完,一排楚辞章句,声音越来越果决,把齐桓公和管仲噎得一愣一愣的,伸着脖子,却不知对什么好了。

12

半天,管仲说:“屈子人才也。今天会谈就这样吧,我们在友好的气氛中就双方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当然我国的媒体对这次会谈,会表达得更美丽一些的。我们主公,邀请屈先生,明天参观我军军容,多提意见,怎么样?”

屈完借台阶下驴,说:“那敢情好啦。”

依军事实情,齐国还真不敢贸然开战。

不错,齐桓公打了多年的仗,但扳住指头算算,只有跟鲁国的乾时、长勺两战,及“抗戎援燕” ,属于主力交锋,其他都是玩玩花架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取得外交胜利即罢。

屈完正是看透了齐桓公的纸老虎本质,才敢于叫板的。

13

第二天,态度大变。齐桓公请屈完吃饭,齐国风味大菜,大酒。

酒菜罢了,齐桓公让八国联军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视察军容。

在视察中,齐桓公说:“诸侯派军,难道是为我的吗?不是,他们不过是为了保持与齐国的友好关系。楚国与齐国,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怎么样?”

屈完应接道:“承蒙君上,远道惠临,忍辱接纳敝国国君。建立友好关系,也正是我们的心愿。”

阅兵仪式结束,齐国与楚国签订了《召陵友好和约》 ,来势汹汹的暴风骤雨,眨眼消散,化为万里晴空。

2010.10,于瑞欧村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名家漫说”,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巴黎雷欧:先贤、巨匠、众神联袂展演的古希腊文明奇观【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