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是哪五霸?历史上有过很多种说法。

不过,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由于孔子、孟子等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都持第一种说法,因此,第一种说法的影响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作为儒家大师,孔子、孟子对历史的注解更多是“儒家思想导向”,难免有失偏颇。

毕竟,不管是从实力的角度看,还是从个人能力的角度看,宋襄公这样的人物也被认为是霸主,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越是到现代,人们越是认可第二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其中,后三位,来自于楚、吴、越这样的南方国家。

我们知道,春秋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南方地区皆远远落后于中原。

不是说落后就要挨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这些落后国家非但没有挨打,反而通过打别人打成了霸主呢?

楚国走向强大之因

楚国,一直被视为南蛮,比较落后。

据说,楚国立国时,穷得连祭品都凑不好,要跑到隔壁的鄀国偷了头小牛来做祭品。

此后,楚国的创业之路,可以用“筚路蓝缕”来形容,物质条件一直很差。

到春秋初期时,楚国的面积和实力仍然十分有限,所谓“若敖、吩冒至于武、文,土不过同”。

又穷、又落后、又小,又没有地位···

然而,很快,到楚成王时,楚国就发展成一个能与齐、晋争霸的顶级大国了!

这是为何呢?

1、家里有矿。

缺点再多,只要“家里有矿”,那就什么缺点都不重要了。

现代如此,古代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造好的生产工具需要铜,制造好的兵器也需要铜,铜的地位比今天的石油、钢铁都要高!

尤其是在军事领域。

我们现在分析古代一国的战争动员能力时,一般以人口和粮食为主要分析基点。

以人口和农业条件,初期的楚国确实比不上中原诸侯。

但是,实际上,在战国以前,由于青铜产量低,所以,青铜的数量才是限制军队规模的“短板”。

在商周时期,铜原料的主要供应区域就是沿长江铜矿带。

据考古发现,只在今湖北大冶的铜绿山,就发现遗留于此的40万吨铜炉渣。

专家推算,古代这里累计产铜达12万吨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春秋时期的兵器制造来说,可以制造青铜戈2.4亿件,可以制造青铜剑6000万把,可以制造青铜箭40亿枚!

这么大的兵器产量,就问你怕不怕?

而“家里有矿”,不仅仅是硬实力,也是软实力!

就好像今天的那几个大的石油输出国,别看他实力不强又隔得远,一般没事谁也不愿意去得罪他,否则人家给你贸易制裁,那你就惨了!

“家里有矿”,还愁个啥?

2、无拘无束到雄霸一方。

家里有矿,但人也要够狠。

不然,家里的矿越多,你越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周时,周天子就眼红那些铜,曾经发兵攻楚,并且在附近搞了一堆姬姓小国,一度把楚国挤出产铜区。

但是,楚人够狠!

文化落后,恰使楚人不必受到周礼的繁琐束缚。

相反姬姓小国文化是先进,但是,受到周礼的束缚多!而且,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周礼那一套也不大好使,得不到当地人的支持。

所以,没有什么束缚的楚人屡屡对姬姓小国发起进攻!

其实,楚人一开始是有点吃亏的,只是对随国的讨伐就数次不利!

这说明:当时掌握了铜矿和精良兵力的随国,实力不比楚国差!

但是,随国血统高贵,遵循周礼,“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问题此时天子自己现在都“出不去”了),只是防御,不怎么还手。

最后,楚国靠着蛮力,打服了随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楚国不但夺回了青铜产区,而且,也掌握了周人带来的先进冶炼技术!

如此,楚国更是不可阻挡了!

接下来,没有周礼束缚的楚国,开始了无拘无束的大扩张,横扫诸多小国,迅速膨胀为南方超级大国了!

3、地缘优势。

楚人将都城迁到郢之后,其地缘优势就逐渐形成了。

一方面,郢在长江流域,又北据汉、沔。

沿着长江、汉水,楚军可以便捷地投送军事力量,对长江流域和汉水流域的诸小国实施兼并、控制。

另一方面,郢“内阻山险,易守难攻”,且水网纵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以战车为主要力量的时代,其他大国的力量难以深入到楚国中心地区,也就无法给楚国带来真正的打击!(直到战国后期,楚国的核心地区才遭到白起的沉重打击)

楚国曾经在与齐桓公、晋文公的争霸中遭到过挫折。

但是,楚国只是暂时无法向中原发展,照样向南方广大地区发展,根本不耽误发展!

等到形势有利,楚国再饮马黄河!

进退自如,楚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4、制度上的“后发优势”。

提起楚国,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政治落后。

其实,那指的是战国时期。那时,列国变法后,变法半途而废的楚国确实在制度上落后了。

春秋时期,落后的楚国,还发展出了后发优势。

楚国在吸收了中原先进制度的同时,结合楚国的情况,进行了再创新。

比如,楚国的令尹等职务,不再是世代相袭的,而是在贵族中择优而选的。

又比如,楚国在一些地区,打破了层层分封的习俗,率先设立了“县”,进行直接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楚国,虽然经济落后,但拥有天下最多的铜产量;虽然文化落后,但拥有后发优势的制度创新;虽然地方远离中原,但却拥有进退自如的地缘优势;再加上天生的蛮族气质和精良而庞大的装备,楚国成为春秋超级大国,何足为怪?

吴国走向强大之因

吴国,统治中心在江苏南部一带,当时,比楚国更加落后。

到春秋中期后,吴国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远离中原文化腹心,实力也比较有限,甚至一度依附于楚国。

但是,到了春秋末年,吴国却迅速崛起,西破楚,北压齐鲁晋,成为天下霸主。

这是为何呢?

1、青铜兵器制造技术;

虽然文化落后,但吴越一带的古人对青铜武器的制造非常擅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知道,吴王阖闾时期的干将、莫邪、巨阙、辟闾都是天下闻名的宝剑。

实际上,“吴剑”在当时是天下公认的好,中原诸侯许多贵族争相索取。

此外,“操吴戈兮披犀甲”,“吴戈”也是誉满天下。

可以说,青铜武器的巅峰,正是在吴越之地!

2、绝佳的“国际环境”。

到春秋后期时,“国际环境”对吴国空前有利。

(1)、老牌大国纷纷遇到严重内部问题。

由于当时普遍实施的是层层分封的制度,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贵族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具备了挑战国君的实力。

所以,经济越发达,诸侯国内部贵族与贵族之间,贵族与国君之间的矛盾就越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晋、齐等“发达国家”,出现了严重的内部斗争,对外战争的能力下滑。

而楚国虽然不是“发达国家”,但当时连续争霸民众疲惫,财力空虚,而楚庄王之后的国君也有数代昏庸,奸臣当道,秩序混乱。

老牌大国出现问题,也就给了后发的吴国发展的机会!

(2)、晋国“老大哥”大力支持吴国。

晋国与楚国争霸了许多年,不分胜负。

因此,晋国企图采取联吴制楚的战略,即联合吴国,支持吴国的发展,让吴国从侧后打击楚国,以牵制楚国势力北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晋国“老大哥”开始对落后的吴国进行“人才输出”、“技术输出”,使吴国的实力,尤其军事实力有了爆发式的增长。

3、“诡诈”谋略与军事指挥达到新的高度。

“凡中国之长技皆与吴共之”,晋国给吴国输入了大量中原先进的军事文化和战术,而吴国结合自己的特点加以创新,形成了新的,更有创新性的作战方式。

正是吴国,将春秋时期的军事水平拉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1)、更加无拘无束的“诡诈”。

很长时间内,吴国比楚国更落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吴国受到周礼和各种传统的束缚更少,更加无拘无束。

吴军甚至会选择在古代用兵所忌讳的晦日出兵···

而在交战中,吴军的“诡诈”常常让自以为已经够精了的楚军摸不着头脑···

(2)、更加全面的作战方式和战术特点。

春秋后期吴国的作战方式,舟师、步兵、车兵多兵种配合十分密切;既有中原地区“阵而后战”的冲击力,又保持了吴人机动灵活的战术特点。

在吴王阖闾之前,吴国已经在与楚国的作战中胜多负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放眼整个春秋时期的战争,此前晋楚等国的战争,始终有着浓厚的古典气息,而从吴楚战争开始,战争才真正具备“兵着,诡道也”的特征!

4、外来人才汇集吴国。

春秋晚期,大批人外来才聚集于吴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吴国是在极其落后的情况下迅速学习中原先进制度,因此,许多职务需要外来人才能胜任,因此,许多至关重要的高级职务毫无保留地对四方开放;

一方面,由于老牌大国出现了严重的内部斗争,因此,许多人才纷纷逃离本国。

因此,齐国的孙武、伯嚭;楚国的伍子胥等人,纷纷来到吴国。

吴国,比楚国更加落后。但是,精良的兵器、空前有利的国际环境、更高水准的作战思想以及群星闪耀的人才班底,足以使吴国称雄一时!

越国走向强大之因

楚国比中原落后,吴国比楚国落后,而越国又比吴国更落后,更偏远。

但是,越国却仍然称霸一时。

这是为何呢?

1、精良的青铜兵器制造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点,与吴国比较类似,咱们不赘述了。

2、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吴国破楚之后,越国的“国际环境”变得比当初的吴国更有利了!

原本,晋国拉拢吴国制约楚国;楚国又拉拢越国制衡吴国。

所以,楚越是传统盟友,楚国给越国的发展也提供过很多帮助!

而在吴国破楚后,吴国为了成就霸业,企图“北威齐、晋”,急于北上与齐、晋争霸。

因此,吴国与传统盟友,曾经的老大哥晋国也进入了敌对状态!

而在越王勾践忍辱负重之下,曾经完全可以灭越的吴国则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

吴国,已经与主要大国全部为敌,而越国,只有吴国一个敌人;关键是:吴国还不知道越国还敢与自己为敌!

这是何等有利的“国际环境”!

3、登峰造极的“诡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国比吴国更落后,搞起“诡诈”来也更没有底线!

越国甚至可以在与吴军交战时,先让死囚在阵前表演自杀···这是疯狂到了何种程度呀!

而且越国的“诡诈”,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军事层面!

吴国的“诡诈”,主要体现在战场上。

而越国的“诡诈”,则上升到了新的台阶!

越国大夫文种,献“七术”,包括:不断给吴国送礼以示臣服;行美人计使吴王沉迷女色;买通吴国权臣;离间吴国内部,借刀杀伍子胥;通过高价买吴国粮食使吴国内部粮价高涨;采集优良木材送给吴王“鼓励”吴王大兴土木···

可以说,吴国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军事层面,全方位实施“诡诈”!

越国的“诡诈”之全面、精密,在此前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更为落后的越国,抓住历史机遇,忍辱负重,精心谋划,成就霸业,这算是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楚国、吴国、越国,皆是相对落后的诸侯。

但是,他们励精图治,在虚心学习中原先进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抓住有利的历史机遇,皆称雄一时!

遗憾的是,随着铁器的推广,他们在青铜时代的兵器优势消失;随着列国变法的深入,他们在制度上的”后发优势“逐渐消失;随着大家都摆脱旧俗的束缚,”兵着,诡道也“成为所有人的共识,他们”诡诈“的优势也逐渐消失···

因此,尽管称雄一时,但他们都没有走到最后。

而最后的胜利者,是同样落后,但经历了深彻变法的秦国!

落后者,精心谋划,利用“相对优势”和有利的历史机遇可以成就霸业于一时。

但是,只有真正的深彻变法,真正意义上的“富国强兵”,才能全面超越,成为最后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