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君,专栏原创作者、自由撰稿人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粘贴和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西周和东周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周朝确定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走向。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周后的朝代。但是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周天子就成了和“日本天皇”类似的摆设,失去了所有的权威和权力。眼看着春秋五霸崛起,直到最后吕不韦灭了东周公国,周王朝彻底灭亡。

而在这几百年的历史里,我有个疑问:

01眼看着春秋五霸崛起,为什么周天子毫无作为?

让我们看下东周周天子是如何一步步坠落深渊的。

02周平王东迁洛邑,周王朝衰败

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地蚕食下,控制范围逐步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200公里,即洛阳附近的地盘。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渐丧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平王虽然在位50多年,但他没有土地,也就没有强大的国力。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

03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实际上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团结自卫。

春秋五霸按《史记索隐》的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五位诸侯。但是荀子却认为勾践和夫差应该替换秦穆公和宋襄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春秋时期基本都是晋国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开始的标志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今山东鄄城)召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齐桓公采用管仲的意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团结其他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桓公小白

所谓的会盟,也就是齐桓公替周天子掌管天下大事,而周天子只有参加会议的权力,却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也就是类似于古代的日本天皇一样。

此后秦穆公,晋文公重耳等先后称霸中原。衰败的周天子只是在诸侯吃肉的时候分一杯羹,完全看诸侯脸色行事。曹操和汉献帝的关系就非常类似于东周王朝和诸侯的关系。

04周天子的反抗,被郑庄公射伤肩膀

郑国虽然在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才被分封立国,但由于其开国君主郑桓公姬友为周厉王的幼子,与周王室关系亲近,因此被委任为王室卿士,主持周王室事物。郑庄公姬寤生继位后,凭借国力强盛,身为周室权臣的条件,竭力扩充领地,侵伐诸侯:拉拢齐、鲁两国,打击和削弱卫、宋、陈、蔡四国,并灭亡了许国,成就了“春秋小霸”的局面。 随着政治、军事实力的增长,郑庄公对周王室的态度变得倨傲不羁,无视天子权威。

周桓王是东周第二代君主,他不甘心成为诸侯郑庄公的附庸,因此采取了一些过激的措施。

周桓王十三年(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当时郑庄公在周王朝以卿士身份专权。周桓王夺去郑庄公的权力,因此郑庄公便不再前来朝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公对周桓王说:“我们周室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友好地对待郑国,用以鼓励后来的人,还恐怕人家不来,何况不以礼接待呢?郑国不会再来朝见。”

周公的话已经说明了东周的地位,东周完全是依靠晋国和郑国才得以复国的。可见东周的尴尬地位,说是天下共主,实际上就只剩下象征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错!我是四爷,我是李世民,我也是郑

郑庄公恼怒于周桓王,于是与鲁国互换许田(周天子祭祀泰山的专用田)。天子祭祀的土地也敢更换,这触怒了周桓王。

蜜汁自信的周桓王率领陈国、蔡国以及卫国等“八国联军”妄图击败郑庄公维护天子尊严,开战地点就是繻葛(今河南长葛东北)。

郑庄公命令左右两边方阵郑军从两边合拢来进攻,周军最终大败。郑国的将军祝聃射中周桓王的肩膀。祝聃请求前去追赶,郑庄公说:“君子不希望欺人太甚,哪里敢欺凌天子呢?只要能挽救自己,国家免于危亡,这就足够。”于是鸣金收兵,周桓王便逃走。战后当天夜间,郑庄公派遣祭仲前来慰问周桓王及其左右随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郑庄公不敢追杀周桓王呢?因为天子依然是天下共主,如果他杀了周桓王,那他将遭到诸侯一起讨伐,可能有灭国风险所以他不敢。这跟三国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非常类似的,汉献帝刘协虽然没权力,但好歹是活招牌,能起到政治作用。

05繻葛之战后,东周连最后的尊严也没了

繻葛之战对东周王朝起到了可怕的副作用。清朝学者汤鹏曾评价:”周之天下,犬戎桡之,始皇亡之;而繻葛一战,则君臣之义,郑伯先废之矣。”

意思就是:周朝的天下,犬戎搞大破坏,而秦始皇灭亡他,但是繻葛一战,是郑庄公第一个破坏了周王朝的君臣之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打破了政治格局,原来周天子是可以被人欺负的。周武王姬发设计的封建体制彻底消亡。孔子就哀叹:礼乐崩坏!

由于周桓王之后的周天子都是无能之辈,而且周王朝的官员们又没有才能,东周地盘越来越小,越昏越差。

“王”这个称号是只有周天子才敢用的,但是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诸侯称王意味着周王朝已经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考王时,东周分裂为东周国和西周国。周赧王八年(前307年),因赧王拒绝秦武王试举周鼎的要求,秦军逐赧王出成周王宫东周王城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吕不韦帅兵消灭东周公国,东周彻底灭亡。同年周赧王病死。七年后,东周国亦被秦所灭,东周灭亡。

06结语:

周天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企业或者说家庭衰败的时候需要一个英明的领导者才能挽回颓势,否则只能江河日下,越过越差。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周天子一定想不到,一个养马人的后代竟然消灭了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