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粮好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种植的5000亩黑小麦迎来集中收获。

6月13日,青岛粮好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在六汪镇种植的5000亩黑小麦迎来集中收获,十几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脱粒、分离、粉碎、秸秆回田一气呵成。

近年来,六汪镇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强镇优势,牢牢抓住“育良种”这个“牛鼻子”,积极培育特色品种,成功打造“花、果、林、茶、药、菜、肉、蛋”等八大特色农业集群和隆铭牛、梦圆鲜鸡蛋等9个品牌,持续增强农业产业优势,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培育小麦良种

助力种业振兴

“公司今年在六汪镇种植小麦万余亩,其中黑小麦5000亩。受气候和降水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小麦的收割时间相对去年晚了一周左右。目前我们组织了1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同时作业,预计今明两天就能全部收割完毕。”在位于六汪镇西涝村附近的粮好农业万亩良田,青岛粮好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光涛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收割机里出来的麦粒不是平时所见的黄色小麦粒,而是黑色小麦粒。“这就是我们公司研发种植的黑小麦-彩麦08新品种。相较于传统麦种,该品种具有耐晚茬、耐寒抗冻、返青快、抗倒伏、耐干旱等优点。”周光涛介绍说,经过公司这两年的种植测试,黑小麦在干旱缺水的地块亩产可达600斤以上,具备正常灌溉条件的地块亩产可达1100斤以上,而且黑小麦的收购价比普通小麦每斤高出约0.5元,平均亩投资成本约为1400元,亩产值约为2000元,亩收益约为600元,比种植普通小麦平均亩收益多出400元。

据了解,青岛粮好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目前在六汪镇流转式托管土地10000余亩,托管和半托管周边流转土地20000余亩。“我们深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便通过和山东省农科院紧密合作,近年来相继繁育了如黑小麦-彩麦08等诸多新品种,为助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周光涛说道。

完善基础设施

保障粮食增产

记者在地头发现,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白色的粗水管,上面用黑色的罩子所覆盖。“这是区、镇两级政府为我们打造的水利灌溉设备,目前已在六汪镇7个村庄区域内的土地上完成铺设,预计可灌溉面积5000余亩,按照计划,今年7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周光涛介绍,自公司落地六汪镇以来,区、镇两级政府均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助力公司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跟随运粮车,记者来到该公司的粮食烘干塔项目现场。只见三座立式罐体烘干设备矗立其间,两侧分别是大型的储粮仓库。

周光涛介绍,为了提高粮食烘干储备能力,该公司投资3000万元,联合六汪镇建设了农业粮食烘干塔项目。该项目作为区域内烘干能力最强的项目,除了满足青岛粮好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粮食烘干任务外,还可辐射周边村庄农户的粮食烘干、存储需求。

如今,六汪镇引进并依托龙头项目带动推行规模化种植,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打造全区主要粮食生产片区,建成粮食储销一体化服务基地,配建粮食烘干塔,全年种植小麦、玉米15.8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8万吨以上,稳居全区第一,占新区20%,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扛起六汪担当。

壮大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升级

作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近年来,六汪镇依托农业资源禀赋,围绕粮食安全、种业振兴与龙头引领,在经营主体培育、产业集群壮大、名优品牌塑造上育森林、兴业态、攀高峰,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坚持粮食安全与转型发展并重、品牌培育与集群壮大并举,六汪镇深耕种苗研发,培育了以琅琊鸡育种、盛禾源农业科技、隆铭牛胚胎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种源自主可控的种业企业12个,拥有萝卜、大葱等20余个种业自主品牌,培育梦圆鲜鸡蛋等9个新区“瑯琊榜”品牌,“胶河大白菜”“琅琊鸡”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隆铭雪花牛肉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特质农品,“悬泉茶”荣获青岛茶区唯一中茶杯金奖,以品牌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种业现代化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目前,六汪镇已培育8大特色农业集群,流转土地6万余亩,引进现代农业项目114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0个,拥有千亩农业园区11个,年均生产主要粮食、蔬果、肉蛋等超18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区“米袋子、菜篮子”。

(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梁玉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