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早上5点,安岳县石羊镇园门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示范总基地一派繁忙,基地股东周永德带着10名工人忙着下网、撒饵……

15分钟后,一网网活蹦乱跳的白对虾陆续上岸,迅速分拣、称重并冷藏,2.5小时内送达成都生鲜门店进行销售。“这里的虾活度好、品质优、成活率高。”现场购买1500斤白对虾后,成都客商肖君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育虾塘。

该基地共有107亩、16口虾塘,是资阳目前面积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它是由一个闲置的水产养殖场改建而成。基地于2018年建成,2022年闲置。2023年,在石羊镇党委主要负责人的努力下,引进了从事水产养殖的重庆大足人周永德、周兴代,石羊当地人伍月等农人,联合租下了这处闲置养殖场,并先后投入约500万元进行改建,试养南美白对虾。

据了解,南美白对虾,又称基围虾、白虾、白对虾,原产于中、南太平洋海岸水域,属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目前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优良虾种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网收虾现场。

“养殖南美白对虾,对水质、菌种培育要求特别高,安岳曾有业主尝试了三年都没有养殖成功。同时,石羊河水属于三类水质,不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基地股东伍月说,“这次的试养成功,实现了南美白对虾在安岳的首次成功养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待销售的白对虾。

“养殖传统的南美白对虾,是利用枯草芽孢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等菌种来培育,然后放水里活化,激活后放入虾塘内调节水质、分解有机质。”基地法人周兴代说,他们这次能够试养成功,得益于在培育传统菌种的基础上,探索加入了光合菌、乳酸菌等多种有益菌群,让白对虾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养殖周期大大缩短,虾的肉质和品质得到了提升,特别是虾的活力度明显高于市面上的传统海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殖基地一角。

同时,基地引进并采用一套先进的智能化监控系统,能够适时在手机上监测水质、温度、溶氧等关键参数,使养殖过程更加精准可控,既减少了人工投入,又解决了养殖区域的视角盲区,提高了养殖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我们养殖的白对虾活力性强,肉质新鲜,售价要高于市面上的传统海虾至少5元钱/斤,不愁销路。”周兴代说,基地的第一批白对虾从当天开售至7月底,第二批白对虾计划在今年10月份集中上市,“两批虾的产量预计有12万斤,产值300余万元。”

“南美白对虾的试养成功,既让闲置资产不闲置,又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石羊镇党委书记王蛟说,“石羊镇将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特色农业,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潘政吉 艾兰花 全媒体记者 黄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