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盛夏,田野绿意盎然,渡过了“缓青期”的稻苗分蘖、拔节,长势喜人,预示着又一个高产的年景。

我区是农业大区,农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二十连丰”。近年来,我区按照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先行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础设施建设让“粮田”变“良田”。通过积极向上争取,2024年我区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全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县区。开年以来,挖掘机、推土机就来回穿梭于田间地头,抢抓时间完善粮食核心产区的基础建设。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主要包括:加强耕地保护、整理和开发,规划和布置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确保耕地资源有效利用、合理配置;建设排水、保水和防沙截流工程,增强土地保育水平;开展土壤调查、修复和改良,增强农田的生产能力;新建和完善桥、涵、倒虹吸等田间配套建筑物,实施引水支渠衬砌工程,有效解决输配水过程中跑漏渗等问题,显著提升灌溉水利用率。年底建设任务完成后,能够有效地解决农田环境乱、农田灌排系统不配套、抗灾能力比较低、部分可耕地高低不平等问题,很好的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从而扩大农民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做强农业“芯片”。“红海滩1号”是“盘锦大米”品牌的首个代表性品种,具有抗病、耐寒、耐旱、耐盐碱、活秆成熟不早衰、出米率高达70%、平均亩产达到700公斤以上、米饭香气浓郁等显著特点,曾荣获“国家优质米食味金奖”。无独有偶,冲上“国字号”品牌的还有“光合1号”河蟹新品种,这是经农业农村部审定、推广的我国第一个河蟹新品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3个突出性状,已经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水产主导品种。“红海滩1号”“光合1号”的成功,既是我区推进种业振兴的成果,也是我区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工作缩影。目前我区已培育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种子企业10户,他们同政府一道,扎实按照“标准引领、政府引导、社会共建、分步推进”原则,采取“标准+认证+品牌推介”的模式,努力打造更多像“红海滩1号”大米这样的自主创新、品质高端、服务优质、信誉过硬、市场公认的“辽宁优品”品牌,引领我区农业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业科技应用为现代农业插上“翅膀”。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会”种地到“慧”种地,近年来,我区始终秉持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理念,互联网、自动化、人工智能、激光平地技术等现代科技在农业的应用,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当下时节,最为常见的是一台台无人机飞翔在稻田地上空,匀速往返田间喷洒农药。据粗略统计,年初以来我区共运用高新科技装备8511台套,应用农业机械总动力28.97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98.5%。实用农业科技也正在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域内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种植合作社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积极引导水稻种植户使用生态除草、物理防虫灭虫、高标准农业灌溉设施、现代农业物联网技术等农业先进技术,提高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保障绿色优质水稻的种植规模,提升稻米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我区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围绕水稻“全产业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建设食品工业强区。辽宁每日农业集团入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盘锦万丰米业、盘锦益仁生态农业入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营养米粉、高端植物油等食品产业以及谷维素、香兰素等深加工产业逐渐发展壮大……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的目标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