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85期——人物篇第8期:

作为一部职场教科书般的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教给了我们很多东西,每一个看似符合各自利益的行为背后,往往埋藏着我们看不到的黑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前一期提到的胡宗宪,作为严党派到浙江的代表,其所有行为的本身,都是出自保护严党的利益,只是有些人能看出背后的深意,有些人看不到罢了。

有人说他是好人,他所做的一切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百姓,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最好的结局了。但那是因为我们自己代入到了他的身上,如果我们代入到的是被踏苗的老农身上,是普通跳河士兵家属的身上,是被淹的老百姓身上……当得知胡宗宪,明知毁堤淹田的罪魁祸首是谁,为了严党利益,偏替他们开脱,还会这样认为吗?

郑泌昌、何茂才等严党官员这么多年盘剥老百姓,你作为一方大员,即使能洁身自好,有没有履行管理职责呢?

但,换种思路考虑,胡宗宪要是海瑞那样的性格,他还能做到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吗?

当然不能,那么,大明朝究竟哪里出了问题,让一个一心为国为民的胡宗宪,也变得畏首畏尾,同流合污,不敢揭开真相,且刻意掩盖某些人的罪恶呢?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85期: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谈毁堤淹田后嘉靖帝的人渣本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大明朝的掌门人,毫无疑问就是嘉靖帝本人,且兼任大明朝的“户部尚书”一职。掌门人很少发话,一般是旁听内阁们讨论,偶尔敲一下铜磬,以示自己的态度:

你们做好了,朕认可,是皇上圣明,你们做砸了,朕斥责,是臣下愚笨,反正朕不会表态,也别想让朕出主意,更别想让朕背锅。

所以,国库没钱了,并不是因为嘉靖帝修仙,或者修道观。更不是因为嘉靖帝用松木盆加茅台酒洗脚造成的,而是因为你严嵩没有给搞来钱,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你们自己去想办法啊!

于是改稻为桑国策就此落地,由此也揭开了执政党严党,跟在野党清流的斗争序幕。

作为京城内的各大BOSS,不可能亲自去浙江推行改稻为桑国策,一般都是派各自的得力手下前往。就类似于《西游记》中的那些道貌岸然的神仙们,没有他们的纵容,哪有那么多祸害百姓的坐骑或宠物?

毫无疑问,裕王派来的总督署的参军谭伦,就是在浙江地面上时刻准备参严党的;江南织造局主事杨金水,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皇上让老祖宗(吕芳)派他来浙江当“狗”的;其他官员,比如布政使郑泌昌、按察使何茂才、杭州知府马宁远、丝绸商人沈一石等等,都是地方上的官与商。

一开始玩软的,没人听,随后玩硬的,开始踏苗,结果被戚继光叫停,谁让他叫停的?

肯定是谭伦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后来马宁远、郑泌昌、何茂才就当着胡宗宪的面,对谭伦叽叽歪歪,一百个不满意,还是胡宗宪替谭伦解了围。

胡宗宪替谭伦解围,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谭伦是裕王派来的,整个浙江地面唯一的一个清流,让谭伦下不了台,就等于让裕王下不了台,况且谭伦做的并不错。

另一方面,胡宗宪也觉得大家这样做有点过分了,让老百姓改了桑苗,浙江是否准备好了足够的粮食?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这不是官逼民反吗?

再有,谭伦好歹是总督署的参军,他是有权力调戚继光的兵的,合情合理,并无破绽。

最后,胡宗宪当然清楚其他人的立场,他相对于其余严党成员来讲,身份并不同。虽然也是严党骨干,但是他是严嵩口中的栋梁之才,跟其他的蠢货是不同的。

严党中的蠢货是干嘛的?

就是替嘉靖帝筹钱,顺便背锅的,只要能保证嘉靖帝的花销,他是默许跟严党分赃的。

而胡宗宪却是做实事的人,要保住东南稳定,既不能有灾民或反民,又不能有倭寇,要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人民,用嘉靖帝本人的话讲就是:

正因为胡宗宪掌握着大明朝的核心工作,所以,他才有恃无恐,才敢断然叫停踏苗。能完成改稻为桑最好,即使完不成,即使严党倒台,他胡宗宪也倒不了。但如果浙江出倭寇了,浙江老百姓造反了,他胡宗宪的立身之本就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所以,对于完成任务来讲,胡宗宪最先要考虑的,则是自身的安全,出于这样的考虑,他上书一封,递交朝廷:

理由也很恰当,让我完成改稻为桑国策,一没钱,二没粮,三不得民心。想通过点特殊手段祸害一下老百姓,结果谭伦还在一边捣乱,所以,我老胡没办法了,请朝廷明示。

回头还把谭伦给说了一顿,大体意思是讲,你来不来我都这样干,你来了我再这样干,人家会说我叛变了,成了清流的人了,害得我里外不是人。

京城那边的嘉靖帝在干嘛呢?

在看孙子呢,一高兴还赏了李妃十万匹丝绸,要知道改稻为桑的目的也不过是一年增产三十万匹而已,一下子就赏出去三分之一。

孙子看完了,吕芳递交了胡宗宪奏疏,皇上,你办正事吗?

当然不办啊,办正事的话,至于会有后面的毁堤淹田吗?

找内阁诉苦,内阁找谁诉苦去?

严世蕃不会不明白嘉靖帝的心思,咋地,遇到事了想让皇上退一步,做梦吧你们,该孝敬朕的银子一两都不能少,自己想办法去!

于是,泯灭人性的毁堤淹田发生了,酿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而他们想做的无外乎淹了老百姓的田,让他们没有收成。老百姓为了活命只能低价卖田,再有沈一石低价买田,至此,改稻为桑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

自古是神仙打架,小鬼抵罪,马宁远算是彻底被郑泌昌和何茂才忽悠了,被胡宗宪以“贪墨修河公款,导致河堤失修”的罪名砍了头。

事已至此,改稻为桑改成了吗?

并没有,因为胡宗宪不得不去抗洪救灾,毕竟谭伦还在这里,而且真淹了九个县,稻没改成,老百姓先反了,这可就涉及到老胡自己的业绩了,这种掉脑袋的事,他肯定不干。

不仅砍了几个人的脑袋,胡宗宪还要郑泌昌、何茂才、杨金水跟他联合上疏,把案子以贪污案结了,还请求朝廷减缓改稻为桑国策。

走到这一步,完全是嘉靖帝放任造成的,由于其不愿意从中调和,导致了严党内部的不合。郑泌昌和何茂才当然不肯签,毕竟自己没啥本事,如果再不会贪钱,严党为什么要留他俩?

杨金水也不愿意啊,我就是织造局的,你们干的好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胡宗宪也不是善茬啊,他早就准备了马宁远的供词,你们要是不签字,我就豁出去了,按毁堤淹田上报朝廷,这下子几个人都傻眼了,不得不从。

他们都从了,谁不高兴了?

当然是嘉靖帝啊,你们这是怎么啦,朕不就是要点钱嘛,怎么还搞出水灾来了,你们几个赶紧回京,跟我讲讲到底怎么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

杨金水既然是老祖宗放到浙江的一条狗,自然一五一十的把情况都说了,吕芳作为嘉靖帝身边的人,很多时候就代表着皇帝,他怎么说的?

而嘉靖帝又怎么说的呢?

为什么说嘉靖帝就是个渣男呢,你看看他的逻辑:

只要跟朕讲实话,对朕忠诚,你就算去淹了九个县也没事,只要能给朕弄来钱,死点老百姓没事,你是好人。

但有一点要注意哦,坏事可以干,但是千万别牵扯到朕头上,朕虽然坏,但不能让老百姓知道朕坏。所以,他更关心的是马宁远那份供状,所以才不断追问杨金水,到底有没有见过那份供状?

以嘉靖帝的情报力量,不可能不派人盯着严嵩的府上,胡宗宪连夜拜见严嵩,他自然也清楚,甚至是默许,不然他会阻止他们串供的。

虽然胡宗宪没能见到严嵩,但是他见到严世蕃了,在嘉靖帝眼中,自然默认他俩串通好了。

第二天朝堂议事的时候,嘉靖帝心中忐忑不安,终于见到了胡宗宪递上来的马宁远供词,大舒一口气。马上跟中了大奖似的,马上给内阁的人传阅,你们快看看,是“河堤失修”,不是“毁堤淹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胡宗宪还是向着严嵩的,明知道真相,但不会告诉嘉靖帝。而嘉靖帝这个人渣呢,一样装糊涂,明知道毁堤淹田真相,但就是不处罚底下这群谎话连篇的人。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把这群人宰了,谁帮他筹钱,没有钱,他怎么修仙?真那样的话,他就真成了自己嘴中常标榜的那样了:

由于嘉靖帝本身就是个人渣,替他敛钱的人,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很多人不喜欢海瑞,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海瑞那样呢?如果人人不考虑那么多,只从自己的良心出发,那这个世界将会和平得多。

所谓的顾全大局,实际上恰恰是没有大局,因为你所谓的大局,不过是渣男嘉靖帝,而真正的大局,却是天下苍生!

正应了海瑞的那道疏,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靖帝顾全大局?

啊呸……人渣中的人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