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我们在看古代影视剧的时候经常有这样一个情节,犯人如果要斩首,就必定是在午时三刻。

那时,监斩官会抬头看看太阳,喊一句:“午时三刻已到,立即行刑!”然后啪的一声把斩首的令牌扔地下,刽子手就开始动手砍人了。

那古代的午时三刻究竟是几点钟,为啥监斩官看看太阳就能知道?古代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呢?有什么特殊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何为午时三刻?

在明清之前我国可没有钟表等计时的物件,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计算时间的呢?说到这就不得不夸一下我们老祖宗无穷的智慧了。

在西周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就将一天划分为100刻,一刻也就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到了汉代,又发明了日晷,根据太阳的方位来计时。到了唐代,才开始以十二时辰来计时。

十二时辰,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但是一个时辰时间有点长,在平时不好准确的表达具体的时刻。
于是到了宋代,又出现了“初、正”的概念,他们各代表一个时辰的前后时间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说过一刻钟相当于14.4分钟,因此古代的午时三刻就是现在的11点43分左右,再根据太阳方位,因此很多监斩官看看太阳就知道时刻了。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午时三刻是午时初的三刻,为什么不是午时正三刻,也就是12点43分左右呢,那这就得说说这古代行刑时间选择的背后含义了。

二、行刑为什么要午时三刻?

其实午时三刻行刑成为惯例是从明代嘉靖皇帝开始的,在此之前犯人行刑并没有固定的时间。

在明朝前期,行刑时间经常被拖延,总是能到晚上七点左右,很影响他们下班。这时候官员们就开始建议皇帝把行刑时间提前,最好提到五点之前,不影响下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靖皇帝就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将行刑时间一下子提前到午时。那为什么要选择午时三刻呢,根据后人的推测,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鬼神说。要知道,古代的人是非常迷信鬼神的,他们相信人死后魂魄就会出现,而魂魄阴气特别重。

而午时,正好是一天的阴阳交汇处。午时初,也就是12点之前,大概午时三刻左右,是一天阳气最盛的时刻。此时,凡间的阳气能够镇住鬼魂的阴气,使鬼魂不至于出来作乱。

而过了这个时间,阳气开始转衰,阴气逐渐开始强盛,要是在这之后行刑的话,有鬼魂作祟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关于这鬼神说,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午时执行死刑,会让这些罪犯的鬼魂都能彻底消失,让他们没有重新转世投胎的机会,以此就能消除他们在人间犯的罪恶,平复百姓的情绪。

其实不管是这两种说法的哪一种,都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不仅是古人信奉鬼神之说,嘉靖皇帝更相信这个,他在位45年,大搞迷信活动,所以他把斩首时间选在午时三刻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种说法是为刽子手考虑。因为刽子手这个职业,杀人无数,极损阴德。他们刀下的亡魂,肯定不全是罪大恶极之人,但也有些无辜之人枉死。

人一旦枉死,容易怨气难消,化作鬼魂在阳间不肯去投胎,这时候刽子手肯定就是他们报复的对象。再者说,就算他们所杀的人是罪大恶极之人,杀孽太多,也容易对自己的气运有所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种说法就是震慑作用。

行刑的目的不光是惩治罪犯,也是为了起到震慑作用,因此肯定是越多的百姓观看较好。但是在古时候出行非常的不易,大部分百姓出行全是靠步行,因此十里八乡的百姓要是想去围观的话,必须早点出门。

这时如果执行的时候太早,这些想围观的百姓得天没亮就出门,这样很不方便了;而如果行刑时间定在下午,又吸引不了外地人来观看,因为看完了城门都关了,根本回不去。

当然,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究竟嘉靖皇帝是因为什么原因把行刑时间设定在午时三刻,史书确实也没有明确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断头饭

除此之外,我们在看影视剧的时候,犯人在午时三刻被砍头之前,总会有亲属喂他吃饭,这就是所谓的“断头饭”,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断头饭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庄王,有一次,他的部下发起了一次叛乱,他在平叛之后要杀了这些背叛他的人。

但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度,在行刑之前楚庄王给他们每人都吃了一碗丰盛的饭,自此“断头饭”流传下来。

其实断头饭不是重点,因为各家饭都不一样,但相同的是饭里面都会放一块生肉,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代,传闻死刑犯被杀头后会下地狱,地狱里面有座奈何桥,孟婆就在奈何桥的对面,这些死刑犯得喝了孟婆手里的孟婆汤才能转世。

但是孟婆旁边有一条狗,这条狗专门吃坏事做尽的恶人,如果被他吃了,就再也没法投胎转世了。所以,这些死刑犯得带着一块生肉下去给孟婆的狗吃,这样才能顺利投胎。

四、结语

“午时三刻行刑”并非随意的安排,这体现了古人对于时间特别的考究,他们对鬼神有很大的敬畏之心,对“阴阳学说”也非常的笃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的刑罚方式早已改变,但是午时三刻行刑的传统是古代刑罚的见证和古人智慧的体现,非常值得我们一探究竟。那么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中国网——2019-07-22——为何古代的死刑犯都是在秋后处决,而且一定要午时三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