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曾经对吕芳说,”你本是个没有儿子的人,可你的儿子比谁都多。那么多干儿子干孙子,你累不累……”

吕芳是宫里的老祖宗,干儿子孙子不计其数,他最关心的三个干儿子是杨金水、黄锦、冯保。

老祖宗对他们尽心尽责,为他们做了职业规划,以便将他的政治资源继承下去。

官僚化的太监吕芳,做事始终遵循三思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三个干儿子都得到了一个不错的结局。

蠢直的黄锦

有着菩萨心肠的黄锦,没有杨金水的谋略跟办事能力,也没有陈洪的阴险跟狠辣决绝,也没有冯宝的忍耐跟堪当大任。

论能力他可能是不足的,但论忠心,黄锦绝对是一等一的。

因此黄锦一直被安排在嘉靖身边,照顾他的生活,发挥他的特长。平时他在司礼监担任三把手,就是盯着狼子野心的二把手陈洪。

黄锦最重要的特质,就是有良心。

无论是和他有关的,还是无关的,他做事都是凭着良心二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的好兄弟发疯的杨金水被押解进宫,宫里的太监们都是捧高睬低的,小太监故意折腾杨金水,只有他站出来维护杨金水,还处罚了那个小太监。

嘉靖身体不好,黄锦给他熬药,他也没有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而是老实告诉嘉靖这是吕芳吩咐的,他并没有干爹走了,而忘记他所作的。

嘉靖看了治安疏后,黄锦站出来为海瑞说了好话,只有他是实心的,在这种关键时刻帮嘉靖止住杀心,哪怕之后被陈洪陷害他瘸了腿,他也没有后悔。

嘉靖自然是明白的,最后将海瑞活路,这个可以讨好清流的天大的人情的机会让给了黄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在嘉靖活着的时候可以有保障,等到裕王登基,冯保得势,也能保黄锦一个平安。

智谋双全的杨金水

杨金水外放浙江做江南织造的监正,其实是干爹吕芳故意安排的,是为了锻炼他,让他获得政绩,也是让他远离宫里的明争暗斗,过早暴露而成为靶子。

在吕芳的这些干儿子中,心思细腻最能担当大任的是杨金水。

他智谋跟心思也是一等一,在浙江官场做到万事不沾身,他负责大明宫里一半的开销,责任也很重大,是嘉靖小金库的主理人。

改稻为桑,他参与其中出谋划策,杭州知府马宁远开始并不愿意参与,可杨金水轻飘飘一句话,就将这个关键人物拿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金水笑望着马宁远:“我问你,你听胡部堂的,胡部堂听谁的?”

马宁远犹豫了一下:“当然得听阁老和小阁老的。”

这是杨金水对马宁远有深刻的认识,是个肯干事,认上司的人,所以他一句话就让马下场毁堤。

胡宗宪知道了毁堤淹田真相之后,痛下杀手。杨金水也是毫不留情地,将干儿子李玄献出。

李玄还是心甘情愿的去赴死,可见杨金水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后面沈一石的家产,嘉靖不愿意收归国库,要卖给徽商,胡宗宪的老乡,收到吕芳的信,他自然照办。

可浙江大案最后碰上了海瑞,杨金水左思右想不得不装疯求得一线生机。

原本他是有机会进司礼监,甚至继承干爹的位置,但时局不允许。

杨金水只是一颗被皇帝抛弃的棋子,好在干爹没有放弃他,最终带他去南京守陵,获得善终。

绝地反击的冯保

老祖宗吕芳去南京前,将一切都托付给了冯宝,并给他磕了一个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复杂的,有杨金水获罪被抛弃,有冯保作为裕王世子大伴的特殊身份,最后必然随着裕王的登基而显贵的原因。

冯保虽然在开始擅作主张,打死周云逸,想尽快升官。

但是冯保的忠心跟能力,是吕芳认可的。

但吕芳的责怪他,是因为他没有做到“为官三思”而入了别人的套。

冯保原本的道路因为这一次错误,从东厂提督位置上发配到裕王府去做世子大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保也脱胎换骨,夹着尾巴做人,在裕王府得到了裕王妃的重视。之后冯保成为裕王和宫里沟通的桥梁,责任也越来越大。

吕芳倒台,冯保的地位岌岌可危,被打发到朝天观,陈洪还彻底打压冯保,想置他于死地。

但他能忍耐,就连嘉靖都觉得冯保将来能替代陈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芳三个干儿子,在职业发展中,遇到困难,他及时调整法方向,让儿子们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