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环素

一、概述
多西环素,又名脱氧土霉素或强力霉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有静脉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口服制剂包括片剂、胶囊、胶丸等剂型。成人:常用量为第一天,给药200mg,一次或两次静脉滴注;以后根据感染的程度每日给药100~200mg,分一次或两次静脉滴注。8岁以上儿童:45公斤或45公斤以下儿童:第一天,给药4mg/公斤,一次或两次静脉滴注;以后根据感染的程度每日给药2~4mg/公斤。体重超过45公斤的儿童按成人剂量给药。
二、作用机制
四环素类药物通过2种方式进入细菌细胞壁:被动扩散和依赖能量的主动转运系统,后者可能是由依赖pH值的方式介导。一旦进入细胞内,四环素类药物能可逆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A位结合,从而阻止氨酰基-tRNA与mRNA-核糖体复合物上的受体部位结合,最终抑制细菌蛋白合成,达到抑制细菌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多西环素的化学结构
三、抗菌谱
所有四环素类的抗菌活性基本相同,米诺环素的脂溶性轻微增加,因此似乎是活性最强的四环素类药物,多西环素紧随其后。四环素类是广谱抑菌性抗生素,用于治疗多种需氧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所致感染。但它们对许多非典型病原体也有活性,包括立克次体、疏螺旋体、贝纳柯克斯体、密螺旋体、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疟原虫、霍乱弧菌、创伤弧菌、布鲁氏菌、肉芽肿荚膜杆菌、钩端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海洋分枝杆菌、溶组织内阿米巴、埃立克体以及无形体。这些药物对真菌和病毒几乎无活性。针对淋病奈瑟菌,2006年淋球菌分离株监测项目报告显示,2006年收集的分离株中有25.6%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或这些抗菌药物的某些联用耐药。因此,美国CDC不推荐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淋病奈瑟菌感染。多西环素对沙眼衣原体导致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有效;但若既往接受过多西环素治疗的患者复发尿道炎,则可能是耐四环素的解脲脲原体所致。多西环素是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备选药物。
四、耐药性
与许多其他抗生素相比,四环素类很少被耐药细菌通过生物学灭活或者以化学方法改变。细菌对这类药物产生耐药性主要是通过减少药物进入细菌细胞内或者增加外排,从而阻止药物在细胞内蓄积。一旦细菌对这类药物中的一种产生耐药性,则通常对所有四环素类都耐药。然而,不同种类的细菌耐药性也不同。针对四环素类的耐药基因通常产生于质粒或其他可转移的元素(如转座子)。携有核糖体保护型耐药基因的细菌会产生细胞质蛋白,其会与核糖体发生相互作用,让核糖体在细胞内存在较高浓度药物时也可继续合成蛋白。
五、分布
四环素类主要经小肠近端和胃吸收。多西环素口服的生物利用度接近95%(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多西环素在房水、脑脊液、腹腔液、泪液、肺、鼻窦、消化道和胆道、肾、肝及前列腺中均能达到治疗浓度。多西环素也可分布于骨、脂肪及肌肉,但浓度低于血浆浓度。此外,所有四环素类都可透过胎盘,在胎儿的骨骼和牙齿蓄积。四环素类也可随乳汁排泄,但会与乳汁中的钙络合,限制了母乳喂养婴儿的钙吸收。
六、代谢途径
多西环素主要在肠道消除,可有多达90%的剂量随粪便排出。1剂多西环素中约20%通过肾小球滤过消除。多西环素或替加环素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时不必调整剂量,因而它们是用于此类患者时优选的四环素类。只有重度肝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调整多西环素和替加环素的剂量。
七、不良反应
剂量相关胃肠道副作用是最常见的。这些副作用包括腹部不适、上腹痛、恶心、呕吐和厌食。食物可减轻这些症状,但也可使四环素的吸收减少50%。食物不影响多西环素的吸收。四环素类很少引起超敏反应。如果患者对某种四环素类过敏,则应考虑其对所有这类药物都过敏。8岁以下儿童重复使用或使用较长疗程的四环素类,可引起永久性牙变色。但与其他四环素类相比,多西环素不太容易与钙结合,如果短疗程使用,多西环素引起牙齿染色的风险很低。美国儿科学会允许对所有年龄儿童使用疗程≤21日的多西环素。在使用四环素类的患者中,肝毒性罕见、但可致命。这种不良反应更常见于使用四环素或米诺环素,较少见于使用多西环素。四环素类会抑制蛋白质合成,并且有可能通过增加氨基酸代谢引起的氮质血症,而使既存肾衰竭恶化。
八、药物相互作用
同时给予矿物质和抗酸剂(如钙、镁、铁等)、镧及奶制品(包括牛奶),可影响四环素类的吸收。四环素类可与口服异维A酸、β-内酰胺类及多种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多西环素可能干扰青霉素的杀菌作用,因此,应尽可能避免多西环素和青霉素的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