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福建舰下水以来,军迷圈里有关它到底有没有采用核动力、吨位到底多大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最近央视军事频道《砺剑》栏目给出了官方结论——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央视报道福建舰,视频截图

这显然包含两层含义:“常规动力航母”和“吨位最大”。考虑到央视专题报道的权威性,这应该是官方认证了。

先说动力问题。在福建舰服役之前,就有不少人比着美国海军,非要说这艘中国超级航母也要采用核动力。笔者之前就分析过,福建舰采用了全新的舰体设计和复杂度极高的电磁弹射/拦阻系统,面临相当大的技术风险,因此没有必要非要同步再加上此前没有得到技术验证的核动力装置——美国“福特”级航母就是同时堆砌了太多没有经过验证的新技术,才搞成如今这样上不上下不下的困境。按照中国海军小步快跑的逐步升级逻辑,更有可能在后续的004甚至005航母上才会尝试核动力推进系统。

同时尽管核动力系统拥有很多优势,但它也面临很多麻烦,尤其是退役后的核反应堆处理花费非常昂贵,因此对于目前还没有全球部署需求的中国海军来说,到底近期内有没有必要上马核动力航母还是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舰海试,资料图

福建舰下水及海试的照片视频相继公开后,其实它采用常规动力的事实已经板上钉钉。只是前段时间某科普网站宣称福建舰采用了混合动力系统,又一次掀起了讨论热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勉强算是“混合动力”,资料图

但笔者认为,所谓“核动力+常规动力”的混合动力系统其实并不实用,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其实也是以核动力为主,可独立运行的蒸汽轮机其实是备份,用于在核反应堆无法正常工作时提供基本的动力。但这样的设计带来了很多麻烦,尤其是考虑到舰上空间有限,同时安装两套独立的动力系统不但极大增加了设备的复杂程度,增加了故障率,而且还会占用极大的舰艇内部空间,相当于削弱了舰艇的实际战斗力。

还好还好,这次央视在报道中确认福建舰是常规动力,把这些花哨不实用的设想都打消了。

至于说福建舰是“世界上已知的吨位最大”,笔者认为,这既包括了现役航母,也包括了退役的型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资料图

其他国家的现役常规航母中,排水量最大的当属英国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它们的标准排水量为6.5万吨,满载排水量超过7万吨。当然,由于英国国力有限,如此吨位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其实只能携带20余架F-35B隐形战斗机,完全没有能发挥它的最大战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艰难改造中的“库兹涅佐夫”号,资料图

在“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之后,就轮到中国的前两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和它们的“俄罗斯亲戚”——“库兹涅佐夫”号。已知的数据显示,它们的排水量在6万吨左右。其中最老的“库兹涅佐夫”号满载排水量为5.86万吨,正在接受现代化改造;辽宁舰也经过了数轮升级,目前刚完成中期大改,正在海试中;因此它们的吨位在这些改造中增加或减少数百吨都是可能的,到底谁的吨位更大还很难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鹰”级航母,资料图

而在退役的航母中,吨位最大的当属美国的4艘“小鹰”级和日本短命的“信浓”号。后者排水量约7万吨,在二战时算是超级航母,但现在就不用提了。“小鹰”级航母都经过了多轮改造,吨位略有差别,但最大的“肯尼迪”号(也有说是“美国”号)满载排水量超过8.3万吨。

官方数据显示,福建舰排水量为“8万余吨”。按照“世界上已知的吨位最大的常规航母”定义,这个8万余吨显然是8.4万吨甚至更多——这也证明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嘿嘿嘿嘿。

最后笔者要说,尽管福建舰的吨位比美国“小鹰”级航母没有增加多少,但两者的战斗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不管是整体设计、飞行甲板科学规划、舰载机的性能、舰载雷达和指挥控制系统等电子设备的现代化程度等,福建舰都远在“小鹰”级之上。因此不少媒体将福建舰简单看做是“小鹰”级的现代化版本,是明显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