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通告
在近期组织食品安全抽检的
12大类食品1221批次样品中

检出5大类食品18批次样品不合格

其中涉及连云港2批次食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抽检,抽取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餐饮食品、水产制品、饮料、方便食品、豆制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调味品、粮食加工品和乳制品等12大类食品1221批次样品,检出其中餐饮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用农产品和水产制品等5大类食品18批次样品不合格

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无锡市何可磊水产经营部销售的鲫鱼,地西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常州市天宁区红梅老西巷土菜馆使用的骨碟,大肠杆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三、淮安市淮海路农贸市场(朱红梅)销售的鳝鱼,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四、连云港捕鱼郎贸易有限公司在抖音(网店)销售的标称荣成元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干裙带菜,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五、江苏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南通海门江海路分公司销售的鲜猪前腿肉,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六、宿迁市宿城区缈晓餐饮店使用的大面碗,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和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七、扬州市运河佳园农贸市场严锦珠销售的鳝鱼(鲜活),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八、南京市聚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使用的碗,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九、徐州市铜山区慧芹水产品经营部销售的泥鳅,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无锡市锡群发联超市销售的香酥馋豆(油炸类)(烤牛肉味),酸价(以脂肪计)(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一、常州市湟里农贸市场李伟兴销售的鳊鱼,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二、连云港市海州区啊鹏小吃店使用的大碗,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三、盐城市响水县响水镇祥山水产品门市销售的泥鳅,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四、南通市启东广宴酒楼销售的凉拌海蜇,铝的残留量(以即食海蜇中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五、镇江欧尚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百合,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六、宿迁市泗洪县福德家超市销售的粉皮,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七、苏州市常熟市虞山镇荣兴小吃店使用的餐盘,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八、淮安市涟水县千之味野鱼馆销售的黄鳝,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特此通告。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6月21日

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设区市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处置工作,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依法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将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

部分不合格项目的小知识

一、地西泮

地西泮为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临床上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长期食用检出地西泮的食品,可能会引起嗜睡、头昏、乏力和记忆力下降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规定,地西泮为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兽药。淡水鱼中检出地西泮的原因,可能是为降低新鲜活鱼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保证其经运输后仍然鲜活而违规使用。

二、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中检出大肠菌群,存在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风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餐(饮)具中大肠菌群应不得检出。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的原因,可能是产品消毒方式不符合要求,清洗消毒不彻底未达到消毒灭菌效果,也有可能是产品经消毒后存放条件不当或操作不规范而被二次污染造成的。

三、恩诺沙星

恩诺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长期食用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在人体中蓄积,进而对人体机能产生危害,还可能使人体产生耐药性菌株。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为快速控制疫病,违规加大用药量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致使产品上市销售时的药物残留量超标。

四、铅(以Pb计)

铅是一种慢性和积累性毒物,进入人体后,少部分会随着身体代谢排出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沉积,危害人体健康。食品中铅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在生产时未对原料进行严格验收,由生产原料或辅料带入到产品中,亦可能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包装材料中的铅迁移带入。

五、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洁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在消毒企业中广泛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采用化学消毒法的餐(饮)具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应不得检出。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可能是部分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或使用量过大,未经足够量清水冲洗或餐具漂洗池内清洗用水重复使用或餐具数量多,造成交叉污染,进而残存在餐(饮)具中。

六、酸价(以脂肪计)

酸价,又称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酸价(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也可能是生产工艺不达标,还可能与产品储藏条件不当有关。

七、铝的残留量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等,在食品中作为膨松剂、稳定剂使用,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含铝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食用铝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海蜇加工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盐和明矾(硫酸铝钾)盐渍新鲜海蜇,使其大量脱水而成,同时起到防止海蜇腐烂的作用。海蜇产品中铝的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粉皮中铝的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商家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八、镉(以Cd计)

镉是一种蓄积性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食用镉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肾脏和肝脏造成损害,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对儿童高级神经活动有损害。镉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长过程中富集环境中的镉元素所致。

来源: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