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美国科技公司英伟达股票大涨,一举超过了苹果与微软两大巨头,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虽然最近几日,英伟达的市值出现波动,但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外界对这家科技公司依旧充满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证了英伟达近些年的飞速发展后,不少中国网友感慨,为什么如今中国就没有一家像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呢?

虽然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结果,但我们可以从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英伟达的发展史,就不难发现:在英伟达“打地基”的时候,中国的一纸禁令,恰恰成为了像英伟达这样企业发展的阻力之一。

游戏助英伟达腾飞

谈起英伟达,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显卡。尤其如果你是一名电脑发烧友,在选装电脑时,显卡一直都是必不可少需要被考量的硬件之一,而黄仁勋的英伟达,在2022年时已经占据了全球显卡销量的80%以上,是全球闻名的显卡生产商。由于英伟达的英文名称NVIDA,他们生产的显卡也被很多人称之为N卡,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AMD的显卡,则被称之为A卡。两家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显卡芯片生产商,其他显卡生产商生产的显卡基本都是使用这两家的芯片。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1983年,大学毕业的黄仁勋直接去到了当时半导体行业最火的地方——硅谷,并在硅谷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AMD的芯片设计师。恐怕当时的AMD也想不到,当年这位书生气十足的年轻人,日后会成为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1993年,30岁的黄仁勋着手创办英伟达,专注于图形芯片设计业务。起初,英伟达的业务发展并不顺利,公司最先研发的几款产品并不受市场认可,甚至一度走到了倒闭的边缘。

关键时刻,是当时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世嘉,向英伟达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的一笔订单让英伟达有惊无险的渡过了危机。

经过数年的发展,1999年8月份,英伟达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GeForce256,这是全球首款GPU,也就是图形处理器。GPU的横空出世,重新定义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这项技术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游戏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游戏开发商不再受CPU在处理图形时效率不高的限制,为高端游戏大作所需更高级别的显卡图形处理能力提供了技术可能,众多优质的游戏作品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游戏玩家面前,例如:反恐精英、奇迹、魔兽世界等经典游戏。伴随着游戏的大卖,GPU成为了显卡的大脑,独立于CPU存在,成为了所有电脑游戏玩家的标配。有了GPU,CPU就从图形处理的任务中解放出来,可以执行其他更多的系统任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英伟达也因此与多家游戏公司合作,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

无所不能的GPU

不夸张的说,英伟达的GPU,就是这家公司的核心。

在英伟达发展壮大后,其显卡业务也一度陷入了瓶颈。过于依赖游戏大作的推出和玩家的热衷、以及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的趋势,都是英伟达的潜在危机,转型势在必行。

英伟达曾经试图向移动端发力,2008年推出Tegra芯片,进军移动处理器市场(移动手机市场),但收效甚微。2012年,英伟达果断退出移动市场争夺,跨入人工智能领域,开始一鸣惊人。其成功的秘诀,就是GPU强大的计算能力,让他们成为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算法的首选硬件,甚至在加密货币兴起时,他们的显卡还被广泛用来“挖矿”。

几年前,伴随着数字货币几十甚至上百倍的价格飞涨,引来无数矿工手持GPU加入数字掘金大军。为了加快挖矿速度,不少“矿工”同时运转几十、数百张显卡,再加上每天24小时连续超负荷运行导致的电子元件寿命成倍缩减,全球显卡销量一时剧增,甚至出现了显卡黄牛这一职业,不少人借机大发横财。

据Gartner统计,PC端GPU从2015年的27亿美元增加到47亿美元,几乎增长了一倍,GPU总营收也从38.2亿美元猛涨至64.5亿美元。

这为英伟达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为其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让他们有了从一家显卡生产公司转型成人工智能公司有了十足的底气。

2000年中国颁发游戏禁令

可以说英伟达之所以能成为如今的英伟达,与他在创业时发明的GPU密不可分。

如果用现在的话说,英伟达在发明GPU时,相关的产业就好比是风口,如果当时中国有公司看重这一领域并进行发展的话,虽然可能不会如英伟达一样壮大成长,但能发展到今天的话,也有可能是一家AI巨头。

可是就在英伟达发明GPU后8个月,也就是2000年的6月份,中国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游戏禁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4月24日,光明日报的《别让游戏机害了一代人—一位母亲的呼吁》发表,这篇文章与后来5月9日的《观点:电脑游戏是瞄准孩子的“电子海洛因”》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开始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法规整顿电子游戏。2000年6月,《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正式颁发,在国内全面禁止销售电子游戏设备,停审新进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和设备。

从某种程度上说,游戏禁令的颁布,让中国的游戏产业失去了发展的温床,没有了市场,英伟达这样业务的公司在中国自然也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

当然,游戏禁令或许只是中国没有像英伟达这类公司的原因之一,其中还有很多更加复杂也深层的原因。

英伟达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除了在20多年前搭上了游戏产业的快车之外,与自身不断的创新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当年腾讯依靠模仿国外ICQ起家、百度模仿谷歌、阿里巴巴模仿亚马逊,这些如今中国互联网的巨头不都是靠模仿国外企业成功的吗?所以很难说如果没有当年游戏禁令的话,或许也会有公司模仿英伟达而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