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决定自2024年起,将每年的5月 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

■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特别报道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把守护师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重要任务。多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心理学理念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立足发展、重在预防”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学生生涯全程,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营造“人人知心理健康,人人学心理健康,人人护心理健康”的绿色心理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立足根本,用好课堂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托,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核心,着力开发并实施“1+3”心育课程,课程围绕一个核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三个支点(心理主题班会、心理专题讲座、学科教学渗透),对学生实施发展性心理辅导,全程陪伴学生成长,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

学校早在1998年就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总体教学计划:高一年级每班每两周一节心理课、高二、高三年级每月一节线上主题微课,并将其作为校本课程开设至今。如心理主题班会以学生视角,面向全体,打造四个“自主”:自主选材、自主主持、自主讨论、自主成长。心理专题讲座则以专家视角,突出重点,打造非常“3+5”:面对学生、家长、教师三个层面,开设心态、人际、目标、生涯、减压五个系列讲座。

活动润心,拓宽育人渠道。近年来,学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推进,聚焦培养目标,创新思维,多方面着力,专职专业、全员参与、家长助力,实现了“活动润心、团辅暖心、咨询健心、文化沁心、联动护心”。

学校通过推行三礼四节(开学典礼、成人礼、毕业礼,春天颂诗节、金秋艺术节、阳光体育节、大学节)以及家长“心课堂”、心理科普、“5×4”心理服务(即一周5天,每天4小时)等,形成了激情九月、科普十月等一批品牌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入脑入心,助力学生自我成长。

精准摸排,筑牢心育防线。学校坚持统筹各层面心理育人资源,建立干预和关爱帮扶体系,开设“心理危机绿色通道”,实现了心理普查常态化、心理档案全员化、心理防护网格化、危机通道畅通化,建构学生心灵“连心桥”。

学校每学期都会常态化开展心理普查,如为每届高一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及早发现学生问题,建立重点帮扶台账,保证一生一档、一生一策。通过面谈、电话联系、家访等形式进行重点关注、全面观察和深入访谈,做好学生心理安全的“守门人”。

自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教师幸福感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25日第3版

作者:肖学军 韩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