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在华日军公然违背《波茨坦公告》,拒不向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投降。而国民党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不仅派出军队前往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地各大城市受降,更向各解放区“积极推进”。面对美、蒋、日、伪加紧勾结,与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争夺抗战胜利果实的复杂而严重的局势,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各党委、各军区迅即调整部署,以一部兵力继续威胁大城市,主力立即转向夺取小城市和广大乡村,歼灭拒降的日伪军。

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以一部兵力威慑济南、青岛、徐州等大中城市之敌,以主力攻占大部分中小城市,并夺取津浦、胶济铁路沿线日伪军控制的各车站、城镇。

据此,八路军鲁中军区部队解放临朐县城后,由军分区司令员孙继先率领鲁中军区十二团、山东军区独立第一旅,在地方部队的配合下,发起了解放益都县城的战斗。在攻城前,独立第一旅围歼了益都县城外围的伪军和参加“协防”的国民党顽军,切断了敌人东逃退路;益都县的地方部队也攻占了县城西北地区,切断了敌军向西逃窜的道路,并配合鲁中军区十二团形成了对城区的合围。同时,中共益都县委敌工部将日、伪、顽在城内的布防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孙继先于8月21日召开会议,部署了解放益都县城的具体方案并决定于8月22日晚8时开始攻城。

按战斗总部署,22日下午2点半,位于县城西一线的炮兵部队,以30多门各类火炮开始齐射,对敌人设在城墙上的碉堡、工事进行轰击。在炮火的掩护下,十二团的3个连和第一旅的2个连,集中轻重机枪火力向城上敌人开火。晚7点半,攻城部队按既定部署进入阵地。晚8时整,孙继先命令十二团和独一旅两个团的司号员,一齐吹响了向益都县城进攻的冲锋号。

担任主攻突击任务的十二团三营八连26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飞快攀上城墙,攻占了敌军的指挥中心“魁星楼”。后续部队随后跟进,一举突破了城防线,进入城内,和守敌激战。山东军区独立第一旅则兵分两路,分别从西门北侧和城东北侧同时发动进攻,于晚上9点突破城防,杀入城内。

各参战部队密切配合,经过一夜的激烈巷战,消灭了守敌,攻克了益都县城。此次战斗,八路军打死打伤守城的日、伪、顽军2000余人,俘虏2500多人(多数为国民党顽固派的“协防”部队);缴获汽车3辆,轻重机枪30多挺,长短枪2800多支,八二迫击炮4门,电话机8部,战马30多匹和一大批弹药物资。益都县城回到了人民手中。

益都县城克复后,中共鲁中三地委决定在这里设立青州市,辖城里、东关、北关三个区。陈锡德任中共青州市委书记,冯毅之任市长;随同攻城部队一起行动的益都县委也迁入城内。青州市政府成立后,立即宣布保护民族工商业,发放贷款,救济贫苦群众。同月,青州市、益都县划归沂山区。中共鲁中三地委书记兼三军分区政委霍士廉、副书记赵玉华、三军分区司令员孙继先进驻青州城指导工作。

9月9日,益都县附近的国民党顽军与残存的日伪军合流,乘八路军主力外出执行任务之际,突然袭击青州城。11日,八路军组织反攻,再次解放了青州城。20日,国民党顽军伙同日伪卷土重来。11月19日,八路军鲁中部队组织力量反攻,第三次解放青州城,同时向胶济铁路沿线进军,击溃沿途抵抗的日伪顽部队。部分日伪军残部逃入普通、益都火车站,企图负隅顽抗。24日,八路军鲁中部队攻破普通火车站,消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驻益都火车站的日军和附近的国民党顽军吓得仓皇逃走。至12月,益都县各地的日伪顽军残部基本被八路军肃清,益都县全境处于人民军队的控制之下。(来自《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