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到暑假,许多家长都会把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希望通过补习来提升孩子的成绩。

然而,一位有着30年教龄的资深教师却直言:宁可孩子成绩差,也别送他去上补习班。

为什么这位老师会这么说呢?家长们不妨了解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位老师看来,许多补习班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孩子机械地套用公式,通过刻板的方式学习。这种方法虽然在短期内看起来有效,但实际上并不能提高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反而可能限制了孩子的潜力。

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她曾经有一个学生在班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名学生也总结过自己的学习经验,表示自己成功的秘诀无非是"用功"两个字。

然而,当大家对她寄予厚望时,她在高考中却失利了。尽管她进入了重点高中,但最终考上的大学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

这让人不禁疑惑:为什么这么努力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老师解释道,学习不仅仅是用功和补习,尤其是补习,很容易带来一些问题。

02

老师为什么说学习不只是用功和补习呢?

原因1:学习的核心不是学习结果

老师强调,学习的核心并不是学习结果,而是在于思考的过程。相比套公式和填鸭式学习,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才是关键。

如果孩子能沉浸在这个过程,而不是只关注结果,那么他们能获得的东西会更多,不会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因2:补习班过于"近利"

补习班的教育方法往往过于短视,关注的是眼前的成绩而不是长远的能力提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能让孩子在短期内提高成绩,但并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

比如,孩子虽然知道如何通过期中考和期末考,但这些知识并不能保证他们在下一个考试中同样取得好成绩。

03

家长应当如何教育孩子

既然光靠补习和用功没什么用,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让他们真正爱上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呢?以下几点建议供家长参考。

从小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孩子小时候是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家长在这个阶段不要用强迫的方式逼迫他们学习,而是要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孩子学会思考。

家长可以和孩子聊天,告诉他们一些知识,然后鼓励他们发问和思考,最终再由家长解答他们的疑惑。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逐渐乐于思考,同时也会爱上学习新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带孩子见识外面的世界

孩子对世界的期待和好奇心,是家长逐步引导他们培养起来的。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外面走走,让他们认识到世界比家里要大得多。

孩子在看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之后,会对世界充满热情和好奇心,这种好奇心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果妈寄语

虽然成绩和分数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如何思考和学习。只有这样,孩子在毕业以后才能保持乐于学习的心态,而不是消极应对学习。

家长可以参考以上几点,理解为什么单靠补习和用功并不一定有效,然后尝试通过更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让他们真正爱上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目标不应仅仅是考试成绩,而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长远发展的潜力。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这一点,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刊载此文是出于传播知识传递信息的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