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可能一开始就是嫡子,而不是通过扶正母亲来获得嫡子身份,因为吕氏可能一开始就是太子正妃。这是最新的惊天大发现,相当炸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允炆

前面淮下书生在朱允炆是不是嫡子这个问题上讨论了很多期。

比如母亲扶正后,儿子算不算嫡子?然后我们列举了一些例子,你像母亲王娡扶正后,刘彻变嫡子。母亲阴丽华扶正后,刘庄变嫡子。母亲武则天扶正后,李弘变嫡子。

再比如母亲扶正前后生的儿子,嫡庶有没有区别,是不是都是嫡子?然后我们列举了武则天的例子。

武则天扶正前生了李弘李贤,扶正后生了李显李旦。如果扶正前生的是庶子,扶正后生的才是嫡子,那么李弘死后,应该立扶正后生的李显才对。

但事实上,李治立了扶正前生的李贤,这就说明了,只要母亲扶正,前后生的都是嫡子。并且我们还举出史料,彻底推翻了反对派所列举的,关于商纣王和微子启嫡庶之分的典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纣王和微子启的典故是反例

最终得出,朱允炆母亲吕氏扶正后,朱允炆就是嫡子的结论。

然而,最新出了一个证据,可能要直接省去这个辛苦论证的过程!也就是说,朱允炆可能一生下来就是嫡子,而不需要通过扶正母亲来获得嫡出的身份。

由于史料遗失和故意删减,《明史》和《明实录》没有吕氏被册封为太子妃的具体时间。

只有《胜朝彤史拾遗记》称“洪武十一年,册为皇太子继妃。”因此,史学界一般认为吕氏是在常氏薨逝后,才被册封为太子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胜朝彤史拾遗记》

然而,我的一位粉丝朋友发给我一张这样的史书截图。上面说吕氏是懿文太子的次配,常氏还没薨逝的时候,吕氏已经和常氏同为正妃了。并且还惊讶地强调一下,这是前代所没有的情况。

我们知道常氏薨逝于洪武十一年十一月份,朱允炆出生于洪武十年十一月份,正好相隔一年。也就是说,如果史料截图是真实的,那么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吕氏生了朱允炆后,到常氏薨逝这一年间扶正的。

另一种就是吕氏生朱允炆之前就已经和常氏同为正妃了。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朱允炆出生就是嫡子,根本不需要通过母亲扶正来获得嫡出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提供的史书截图

这个史书截图我没找到具体出处,但是从前面“太祖传位于世子是为我定宗。”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比如庙号定宗的,历史上有,高丽定宗王尧、元定宗贵由、朝鲜定宗李芳果,以及被南唐追尊的定宗李恪。

王尧、贵由、李恪都不是同时代的,所以只有朝鲜定宗李芳果是符合的。而且太祖传位于世子,而不是太子或者皇子,也符合朝鲜太祖李成桂传位朝鲜定宗李芳果,这个国王王位传承的历史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成桂

然而由于朝鲜版的李二李芳远的两次朝鲜版的“玄武门之变”,李芳远并没有给禅位自己的这位哥哥上庙号。直到我们大清康熙二十年,朝鲜肃宗才给李芳果追上庙号“定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芳远

由此看出,这个截图应该来自一本朝鲜史书,至少还是清朝康熙二十年以后修改过的!我翻了朝鲜的李朝实录,也没有这个记录,具体大家帮忙一起找找看吧!

反正如果吕氏真的和常氏同时为正妃,尤其还是在朱允炆出生之前,那么我们不用再费劲探讨朱允炆的嫡庶身份了,因为人家一出生就是嫡,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