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山河月明》里,朱标的原配太子妃常氏,是个心思单纯而又不够大气的女子,以至于朱标偏爱侧妃吕氏,把东宫日常事务都交给吕氏打理。就连安排给亲王妃的赏赐这种板上钉钉该由太子妃经手的事,朱标也交给侧妃吕氏做。

常氏在东宫完全斗不过吕氏,最后因难产母子双亡。

可是,历史上真实的常氏,真是这样缺心眼吗,她和朱标的感情如何?她的早逝,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明朝的历史,她是因何而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爰自襁褓

常氏是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女儿。不过,她和朱标定亲的时候,朱元璋恐怕还不敢做皇帝梦,她的父亲常遇春也还不是什么名将。

那是在元至正十五年,郭子兴刚刚去世,朱元璋名义上还是郭子兴儿子郭天叙的部下。他攻打和州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叫做常遇春的人。

常遇春原本在和州跟着一群盗贼打家劫舍,可时间长了,他见这群盗贼没有什么长期打算,又赶上朱元璋和州,于是主动去投奔朱元璋。

朱元璋一开始对常遇春还有所怀疑,冷冰冰地对他说:你不过是挨了饿,来我这里找饭吃,我怎么能留你呢?

常遇春坚决要留下,朱元璋的态度有所松动,便说:待我渡江之后,再谈你的去留。

这里的渡江,指的是朱元璋计划要攻打太平。此战当中,常遇春身先士卒,勇不可挡,朱元璋大为赞赏,从此把他收入麾下。

而后,面对元军的封锁,又是常遇春立下赫赫战功。

马皇后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为朱元璋生下了长子朱标。

常遇春正好有一个女儿,和朱标同年出生。朱元璋兴奋之下,直接和常遇春定下了娃娃亲。

这便是常氏墓志铭所说的“与储皇同年,爰自襁褓,即结姻好之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少年夫妻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朱标成为明朝第一个皇太子,常遇春则在南征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

朱元璋登基之后,锐意北伐。常遇春和徐达一起出征,攻破元大都、元上都,打得元顺帝北逃。

洪武元年年底,常遇春依然在外征战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命令礼部讨论太子的大婚流程,只等常遇春大胜归来,就让常遇春的女儿嫁入东宫。

然而,洪武二年七月,常遇春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刚回到柳河川,就突然因病去世,年仅40岁。他的死因,至今是个谜。

朱元璋并没有因为常遇春的早逝翻脸悔婚。

根据古代的礼法,常遇春的女儿本该为父亲守孝三年,期间不能成婚。可是朱元璋不知道出于何种考虑,在常遇春去世仅仅22个月、离出孝期还有几个月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于洪武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册立常氏为太子妃,让朱标与她大婚。

这一年,朱标和常氏虚岁17岁,按照现在的算法是16岁,妥妥是一对少年夫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常氏墓志铭的记载,她和朱标大婚之后,“勤俭孝敬,不以贵富骄,盈妇德之懿,诚天下之表仪也”,可以说是一个模范太子妃了。

大婚3年后,常氏终于生下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在当时的朱元璋和朱标眼里,这个孩子就是大明的第3代继承人。

此外,根据常氏的墓志铭记载,常氏还为朱标生下2个女儿,不过并未记载是哪两人。史书当中,朱标有4个女儿,其中3个长大成人,一个夭折,她们也都没有记载生母是谁。

婚后7年,也就是洪武十一年十一月九日,常氏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也是朱标的第三个儿子,朱允熥。十一月二十一日,常氏就因病去世,年仅24岁。

虽然史书没有记载常氏的具体死因,但她去世的时候,距离生下孩子不过12天,可以推断,她应该是因为生下朱允熥之后没调理好身体而死。

很多人会觉得,她是被朱标的侧妃吕氏害死的。但是我认为,以朱元璋的行事作风,他但凡有一丝一毫地怀疑太子妃是被人陷害,都会大肆报复。朱元璋那么关注东宫,吕氏也不可能在朱元璋和朱标眼皮底下瞒天过海。她应该没有害死常氏的本事,常氏应该是正常因病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朱标和常氏的感情怎么样

虽然史书没有正面记载朱标和常氏的感情,但是从史料的蛛丝马迹里,我们可以看出,朱标绝不是像电视剧山河月明里拍的宠妾灭妻之人。

  • 一来,东宫的女人并不多。

朱标被记入史书的妃子一共有3个,其中之一,自然是原配太子妃常氏,另一个,是次妃吕氏,也就是朱允炆的生母。还有一个,是元朝降臣阿失宁的女儿。然而,史书中只记载了朱元璋派人去迎接阿失宁之女入东宫,但迎亲路上出了意外,这个女子有没有嫁进来,尚未可知。

而太子妃常氏去世之后,明史便说吕氏“始独居东宫”,这也就意味着,那时候的东宫只剩下吕氏一个女人了,朱标再也没有另纳他人。朱标所有的孩子都是常氏和吕氏生的,也可以验证这一点。

由此可见,朱标不是滥情之人,常氏在东宫,不用和太多的女人争宠和周旋。

而且,吕氏只是个文官之女,比起常氏来家世可以说是差了一大截,家里更是没有兄弟。她基本不可能敢像电视剧里那般让常氏受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二来,常氏和朱标7年生了4个孩子,足见感情好。

根据常氏墓志铭记载,她“生皇孙二人,长曰某,皇孙女二人,皆幼”,在嫁进东宫的7年间,生下了2个儿子、2个女儿,一共4个儿子。

我们知道,如果古代的夫妻之间孩子少或者没有孩子,不一定能说明感情不好,有可能是受体质影响。但是如果夫妻之间孩子多,且生育频率很高,尤其是这个丈夫还有别的女人,那必然是因为他们夫妻感情不错了。

毕竟,如果没有感情,何必要经常在一起呢?尤其朱标还是太子,他如果不喜欢常氏,在长子朱雄英出生之后就已经完成生嫡长子的任务,他大可和其他女人在一起,而不是一直和常氏在短期内生这么多孩子。

毕竟常氏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当时她的舅舅蓝玉也没有崛起,她的两个兄弟也没有父亲的风采,朱标实在没有不喜欢常氏却要一直和她生孩子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常氏之死影响了明朝历史

常氏之死,对明朝历史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朱允炆得以登上皇位。

常氏是朱标的原配,如果没有早逝的话,她会一直是太子妃,她的长子朱雄英是嫡长子,次子朱允熥是嫡次子,将来还有可能生下更多的嫡子。

明朝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只要常氏活着,是嫡妻,吕氏就永远是妾室。只要常氏有儿子,吕氏的儿子朱允炆就永远不会成为继承人。

可常氏早早去世之后,朱标没有另娶,而是把吕氏扶正为太子妃。这也就让吕氏的儿子也成为东宫的嫡子。

而常氏的长子朱雄英也年少夭折,次子朱允熥的年纪比朱允炆小1岁。

倘若常氏在世,吕氏不可能扶正,那么即便朱雄英夭折,朱允熥也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

而吕氏扶正之后,朱允炆和朱允熥,一个是年纪较大的继室嫡子,一个是年纪较小的原配嫡子,选继承人的时候是按照年龄顺序,还是按照先来后到,就在朱元璋的一念之间了。

而朱元璋的选择,是朱允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允炆登基之后,因削藩过度,被朱棣抢了皇位。

这是一场非常愚蠢的失败。大一统王朝的皇帝被远在封地的藩王起兵造反丢了皇位,历史上仅此一个案例,可见难度之高。

纵观朱棣靖难的全过程,朱允炆犯下了太多愚蠢的错误。但凡他做做一件事,朱棣都只能死无葬身之地。

可以说,坐在朱允炆那个位置上,要赢朱棣很简单,可是要输给朱棣很难很难很难,必须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才行。

但凡当皇帝的不是朱允炆,可能都输不了。

若是常氏不早逝,朱允炆绝没有登上皇位的机会。

那么明朝的第三个皇帝,基本上就不会是朱棣了。

明朝的历史走向也会因此而改变。

你觉得是不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