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迁徙,即清代晚期至民国期间的“闯关东”运动。根据资料显示,从一八六○年至一九四九年,由山东和河北大部份的关内人口,约有三千七百万人,而这些人当中,山东人就有半数之多。他们为何要背井离乡,来到这个又冷又怪又危险的地方?为何他们不到拥有温暖、富饶、经济繁荣的南部?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问题。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闯关东”的历史渊源及成因。“东流”一字,最早见于明、清两代,是明代后期,在明清两次大战中,为了抵御清兵,明、清两路,一部分明、民由山海关逃入关内,以求得一条生路。此时,所谓“关内”,即辽东,即今辽宁省以南一带。此地原为明代之地,隶属山东府治下,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汉族居民。然而,清兵入关后,出于维护满族在边疆的权益与特权,在此实施“禁牧”,除满族、蒙古族等旗人外,严禁汉人入关开垦。因此,对于满族来说,关外是“龙兴之地”,对于在这里生活的汉族,他们是“异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政府实行了长达二百多年的闭关锁国的统治,在一八六○年被废止。在此过程中,尽管被“禁闭”了,但汉族仍未彻底放下对“关”的渴望。清代政府的腐朽和腐朽,使关中地区的生产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而人口的增加已经超出了其所能容纳的能力,从而引起了人地关系的紧张。特别是黄河中游山东和河北一带,由于干旱、洪涝、虫灾、饥荒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致使大批的农户丧失了耕地,沦为难民和难民。而清代的封闭,又使其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原始与开放的特征。此地物产丰饶,地广人稀,又盛产人参、鹿茸、水貂、黄金、珍珠等贵重之物,颇受中原汉族的青睐。所以,尽管有可能违法,但还是有很多的汉人,通过长城和海上的关卡,潜入到了这里,寻找一线生机。他们就是清朝时期的“流民”,他们是开疆扩土的先锋。

一八六零年,是向东北迁徙的一个拐点。这一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败给了英、法,国都北京失守,东南发生了太平盛世,内部陷入了困境。沙俄趁此机会,迫使清政府签署《北京条约》,将黑龙江、外兴安岭、乌苏里江、库页岛等共计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全部割让给俄国。清廷察觉到东北边境的危急,便接受黑龙江提督特普钦的提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禁垦化”政策,并以此为契机,鼓励汉族向东北迁徙,以保边防。自此,“北来之门”向“北来”的人们开放,“柳条旗”也被取消,大量汉族群众开始渡松花江,不久就来到黑龙江。

从一八六零年至一九四九年将近一百年,「东来西去」的热潮,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大。山东人是“南下”的主要力量,超过半数的“南下”人口。这与山东人在地理上,历史上,文化上,心理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山东在地缘上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由于地缘关系,所以山东人可以由青岛,烟台,威海三个码头,经海路到达大连,旅顺,营口。山东自古和辽东关系密切,明代以后,大量的山东人来到辽东,并在那里建立起山东村,并对山东的外来人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文化方面,山东人民具有很强的闯劲,吃苦耐劳,吃苦耐劳,敢于冒险,能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并与本地区各民族和谐相处,融合在一起。从心态来看,山东人的家庭意识很强,他们倾向于聚集在一起,保留自己的语言,习俗,以及对家乡的认同,并不想要去改变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