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鲁迅的爱人许广平病逝。临终前,她留下遗言:“坚决不与鲁迅合葬!”原因让世人十分心酸。

“海婴,不要把我跟你父亲合葬,一定要记住。”许广平用尽全力握着周海婴的手,殷切说道。

周海婴很奇怪:“母亲,为什么?您跟父亲一辈子,死后为何不要合葬呢?”

不只是周海婴,几乎所有知道这个遗言的,心中都有一个疑问,难道许广平对鲁迅的感情是假的吗?

要知道当年许广平第一次见到鲁迅时,是多么热烈的一腔爱意,那时候鲁迅在讲台上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许广平在讲台下一点一点沦陷自己的少女心。

年少时的感情总是不管不顾,像一团火,热烈但也无差别的烧着。

许广平对鲁迅大胆示爱,主动给鲁迅洗衣做饭,直白的表示自己对鲁迅滔滔不绝的爱意。

一个活泼灵动又十分贴心的人,如果这个人又年轻俏丽且死心塌地,当这个人带着满满爱意扑过来时,没有多少人能招架的住,鲁迅也不例外。

在上海微雨的天气里,鲁迅终于明确回应许广平的感情,然后两人正式在一起了。

在一起很久后,远在鲁迅家乡照顾婆母的朱安哭了一夜。

而沉浸在婚后的柴米油盐中的许广平终于静下来,然后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伤害了一个无辜的女子——朱安。

伤害已经有了,再加上鲁迅和朱安没有任何感情,而跟许广平,两人正是如胶似漆不可分割之时,许广平只能去尽最大可能给朱安补偿。

之后,许广平一边照顾鲁迅的饮食起居,闲暇时帮鲁迅整理文稿,一边关注着远在鲁迅家乡的婆母,以及旁边照顾婆母的朱安,许广平对朱安一直有愧的。

后来,许广平和鲁迅的孩子周海婴出生后,老家寄来一包小衣裳,都是朱安做的,针脚细密,怕小婴儿穿着不舒服,还细心的把线头隐藏起来。

许广平看着这些小衣服更加愧疚难言,紧接着就往老家寄了一批她亲自做的腊肉,虽然没有指明给朱安,但婆母老了,牙不太好,吃不得腊肉,朱安一看就明白。

另外,许广平单独找了一些好咬的东西跟腊肉一块寄过去,这些才是给婆母的。

就这样,许广平跟朱安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一直用这样有点怪异的方式联系着。

后来鲁迅去世,朱安迫于经济压力,登报表示要出售鲁迅留下的书籍孤本,许广平知道后非常焦急,直接跑到朱安家中,索要鲁迅留下的书籍,她觉得这是鲁迅留给世人的共同财产,不能出售。

两人第一次见面,没想到竟是以这种方式。

后来朱安去世,临终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跟鲁迅合葬,但许广平拒绝了。

而经历了战乱,和半生颠沛流离,许广平的身体也渐渐不好了,1968年,许广平躺在病床上,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她拉着周海婴的手交代不要把她跟鲁迅合葬,周海婴不理解。

许广平看了看外面的天空,叹了口气解释道:“我跟先生没有夫妻之名,却在一起多年,合葬的话只会辱没了先生的名声,这一生能跟先生在一起,我已经很知足了。”

说完,许广平就喘出最后一口气,永远闭上了眼睛。

回望许广平这一生,似乎一直都在围着鲁迅打转,鲁迅活着的时候,她是鲁迅的全职秘书,精神导师,还为鲁迅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为妻为友都做到极致。

鲁迅去世后,她为了给鲁迅赚足名誉,宁可饿死,也不愿朱安卖掉鲁迅的孤本藏书。

临终前不愿意合葬,也只是怕污了鲁迅的名声。

当年的那团火原来一直都未熄灭,熊熊燃烧,烧尽了许广平一生年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