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毛主席向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对于一批确实已经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宣布实行特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轰动了全世界,也传遍了中华大地。而此时此刻,正在功德林战犯改造所接受改造的杜聿明对外面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聿明被俘

9月16日下午,功德林战犯改造所内,徐远举像往常一样去干部办公室领取当天的《人民日报》,准备分发下去。回去的路上,他拿起手中的报纸粗略的看了一眼,顿时像被点燃的火苗蹿得老高,兴奋地召唤刚刚收工的队伍:“好消息!好消息!”

杜聿明和其他战犯不明所以的围了上去,王耀武从徐远举手里抢过报纸,给大家读了起来:“在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对于一批确实已经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宣布实行特赦是适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一杜聿明,右一王耀武

读到这里,大家露出难以置信的惊喜表情。平时少言寡语的康泽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一把将杜聿明抱了起来,杜聿明握了握的肩膀,劝他冷静一点。其他人则争先传阅那份报纸,好像那不是一份普通的报纸,而是“希望”。

与其他人的兴奋不同,杜聿明显得异常平静,站在那里一言不发。直到沈醉走到他身边,他才紧紧握住沈醉的双手,激动地说:

三年前,张治中、傅作义、邵力子等来功德林看望我们时,这些老朋友除了很诚恳地劝我们安心学习改造外,还特意告诉我们,毛主席对他们讲过,对在押的国民党战争罪犯,不管过去职位多高,罪恶多大,都要进行耐心教育改造,并且对他们不审不判。没想到会对我们采取特赦的办法。这样一来,你我天大的罪行,不就一下都‘赦’掉了!

一旁的徐远举一直听着他们的谈话,忍不住插了一嘴:“不能太乐观了,报上说的是‘一批’,‘一批’究竟是多少,有哪些人?还未明令公布,要看下文分解。”杜聿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徐远举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聿明

然后,三个人开始讨论哪些人会最先得到特赦,最后一致认为:职位低,罪行小的人希望最大。

经过冷静的分析,最初得知这个消息时的兴奋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大家还是隐隐抱着一丝期待。

9月17日,战犯改造所管理员要求所有人整理房间、整理床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明白一定是有人要来参观、访问。

没过多久,公安部负责人带着一批采访记者、摄影记者来到战犯们干活的工地上,但他们只围着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等几个人采访、拍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再也没有传来任何与特赦有关的消息。

一向沉稳的杜聿明坐不住了,拿出9月16日的《人民日报》翻来覆去地看。沈醉看出他有些心神不宁,也说出了心里的疑虑:“特赦令颁布这么久了,连一点消息都没有,会不会发生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醉

杜聿明一听,冲着他笑了笑,经验老到地说:“这还用得着怀疑,都在忙国庆,暂时顾不上这些,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很快半个月过去了,马上快要迎来国庆节。9月30日是令所有战犯欣喜若狂的日子,大家先是接到通知,明天参加国庆十周年大典。对于犯过重大错误的战犯来说,能有机会参加国庆典礼是多么大的荣幸啊!大家鼓掌庆祝,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同一天,大家又在公安部警卫连俱乐部的报架上看到一份《大众日报》,上面报道了关押在山东的战争罪犯和刑事罪犯得到特赦的消息。

山东开始特赦战犯了,这表示北京也不会太远了。半个月来,所有人内心快要熄灭的希望又重新燃了起来,开始翘首期待第二天的国庆大典。

10月1日,杜聿明亲眼目睹了彭德怀元帅站在接受检阅的游行部队前面指挥若定的样子,发出一声感叹:“当军人就应当表现出这种气魄……”国庆典礼就这样结束了。

在等待特赦消息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也是煎熬的,焦急等待了两个月后,“特赦”猝不及防的来了。

12月3日,管理员挑选了几位身强力壮的战犯清扫功德林监狱的小礼堂,扫完后又隆重地布置了一下,有人猜测:“明天就会宣布特赦了。”

果不其然,12月4日上午9点,管理员召集大家集合,这个平日里最正常不过的指令让所有人的内心浪潮翻腾。走去小礼堂的路上,每个人心里都是欢呼雀跃的。

一进入礼堂,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特赦战争罪犯大会”,这件在大家心里盘旋了近三个月的事情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点55分,公安部首长和最高人民法院首席法官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主席台。10点钟,最高人民法院首席法官宣读了手中的文件,内容和《人民日报》上的报道一模一样。

紧接着,首席法官开始宣布特赦战犯名单。第一个被念到的名字是杜聿明,然后是宋希濂、王耀武、曾扩情、陈长捷,杨伯涛、郑庭笈、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念完10个人的名字,法官没有再念下去,其他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法官铿锵有力地宣布:“以上10名,改造10年期满,确已改恶从善,现予释放,从宣布之日起,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

礼堂里上百位国民党军政要员,被念到名字的人立刻挺胸、抬头,整个人变得精神抖擞、容光焕发。没有念到名字的人把眼睛垂得低低的,脸上尽显落寞,正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而第一个被念到名字的杜聿明,自从迈进礼堂,就一直坐在小板凳上把眼睛闭得紧紧的,直到听到自己的名字才缓缓睁开眼睛。

随后,杜聿明第一个被叫到主席台上领取特赦证。上台时,杜聿明和平日里没有什么两样,还是那么镇定自若,只是眉宇之间透出的一团喜气暴露了他真实的心情。

紧接着,法官指着一把椅子示意杜聿明坐下。大家这才注意到主席台上还另外摆着10把椅子,原来这些椅子早早就暗示了特赦人员只有10个人。

在上百人羡慕的目光中,杜聿明把特赦证紧紧攥在手里,这张证书不仅代表着他的思想和行动有了长足进步,更代表着党和国家的恩情。

想到这里,杜聿明眼里的泪花也情不自禁的滚落下来,蒸发的水汽使他的深度近视眼镜蒙上了一层雾气。

后来,杜聿明告诉沈醉:“那些泪珠是感激多于激动。”

周恩来接见杜聿明等特赦人员

被特赦后,杜聿明等特赦人员被安排住进北京崇文门崇内宾馆,由周恩来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负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虽然得到党和国家无微不至的关怀,宾馆的服务人员也非常友好,但十年的战犯生涯使他们与外界脱节,特赦人员的身份也让他们顾忌重重,担心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因此一直不敢走出宾馆。

那段时期,杜聿明每天不是在房间里读书、看报,就是给亲友们写信,生活非常平淡、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聿明

后来,北京民政局工作人员和宾馆服务人员耐心地给特赦人员做了一番思想工作,让他们抛开一切包袱迎接新生活,还给他们推荐了一些有趣的地方。在大家的激励和鞭策下,特赦人员终于迈出了宾馆大门。

沐浴着新生活的阳光,呼吸着自在的空气,杜聿明、王耀武等人百感交集,他们感谢党和国家给予他们重获新生的机会,也无法忘记多年来战犯改造所的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因此,自掏腰包定制了一块“感恩匾”,亲自送到战犯改造所。

战犯改造所管理员将这件事上报公安部,罗瑞卿回复:“这次到来是朋友之间的会见,应该请他们留下,还要好好款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