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27日,进步青年的引领者陈独秀先生因病在四川江津去世。病逝前,陈独秀最放心不下的,除了让他奋斗一生的革命事业外,还有小他29岁的妻子潘兰珍。

临终前,陈独秀给潘兰珍留下遗言:

“兰珍吾妻,我走后若有合适之人,可从速改嫁....望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必自立....但有一事要切记,为夫立身人世间,虽非高风亮节,却也不失做人操守..........切不可拿我的名声去卖钱。”

此时的潘兰珍,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但丈夫所交代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她都牢记于心。

陈独秀一生有过三任妻子,原配高大众是包办婚姻,二妻高君曼是自由恋爱后的结合,陪他走过了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不管是高大众,还是高君曼,都在世人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唯有潘兰珍,似乎一直是隐形的存在。

但恰恰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子,成了陈独秀临终前最大的牵挂。

那么,既没有像高大众那样,为陈独秀留下一儿半女,也没有像高君曼那样,拥有进步的思想和惊人的美貌,潘兰珍凭什么俘获了陈独秀的心。

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谜底。

1:悲苦的出生

1908年,潘兰珍出生于江苏南通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她四岁那年,家乡遭遇巨大水灾,为了活命灾民们像大水一样四处漫流。

这年,潘兰珍的父亲带着一家老小从乡下逃荒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其父在码头做搬运工,后又去英美烟草工作做装卸工,通过卖苦力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潘母在操持家务的同时,带着幼年的潘兰珍到处拾破烂、捡煤渣。纵然如此,一家人的生活依然是捉襟见肘,饭桌上大多是咸菜和由烂菜叶子做成的一些简单饭菜。

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潘兰珍跟所有苦命出身的姑娘一样,为了贴补家用,她被迫当起了童工。然而,这段经历却将潘兰珍拖入了万丈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工厂里,潘兰珍不但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忍受来自工头们的骚扰。每次上夜班,潘兰珍都胆战心惊,无处藏身。

16岁那年,迫于其中一个工头的压力,潘兰珍不得已和他同居,并生下了一个儿子,不久后夭折。

此人穷凶极恶,平日里对潘兰珍非打即骂,她白皙的肌肤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终于让潘兰珍下定决心离开了这个人间恶魔。

虽然潘兰珍的遭遇听起来让人颇为心疼,但是在当时的上海,这种事情最为常见,忙着生存的人们,没有谁会在意和同情她的遭遇。

之后的潘兰珍,独自隐居在熙华德路石库门房子后楼的亭子间里。这里生活着各色三教九流的人,潘兰珍和谁都没有交集,只靠做工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