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已有50年,在一次记者访谈中,年近八十的一位抗日英雄讲述了他终生难忘的回忆,带记者穿越到了当年的艰苦岁月。

这位抗日英雄名叫秦光,1917年出生于湖北红安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人是可以置身事外的,秦光也一样。13岁那年,他便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安独立师,不仅如此,他还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佼佼者。

秦光永远也忘不了的两位伪军

故事发生在1943年春天,秦光和他的八路军战友一同来到了张柳招村。他们不是来练兵也不是来驻扎的,事实上,他们刚刚和日军经过一番激烈的抗战,秦光作为部队的副教导员,正在发愁如何才能摆脱日军的追赶。就在这时,一声炮击打断了他的思路,他们被日军发现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但是倒也不是怕和小鬼子正面刚,咱们八路军早已经和小鬼子交战无数,练就了一身铁打金身,只是现在是特殊时期,稍有不慎就会连累百姓。

作战经验丰富的秦光听到炮轰后,立即组织紧急军事会议,在一个犄角旮旯蹲下就开始商讨作战计划。这次战役非比寻常,敌众我寡,如果没有精密的战前策略,我方必然死伤惨重。

顶着沉重压力的秦光,协同支队长和参谋长的商议之后,决定带一小分队往南边进行突围,其他分队兵分几路,这次战士们的作战目标就是寻找突破口,继而成功突围。

好巧不巧,秦光刚带着战士们往南方向冲击时就发现,敌人早已经把路口堵死,远远望去,一路上都是驻扎的小鬼子。秦光心一凉,作战经验丰富的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往后退就是置其他支路的兄弟于不顾,但是往前冲吗?眼前密密麻麻都是早已做好准备等待羔羊找上门来宰杀的日军,别说冲上去了,就是稍有不慎暴露位置都会被前方的荷枪实弹打成筛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顾不得那么多了,如果牺牲我们,能够给其他支队战士争取一些突围的机会,那我们就不算白白牺牲!”秦光告诉记者他当时心里的想法。他继续说:“其实我小时候胆子挺小的,真的不算一个勇敢的人,但是那一刻我很坚定,我绝不会后退!”

就这样,秦光从支队中挑出几个不怕牺牲的英勇战士和他并肩作战,一路向前,开出一条血路,也为其他支队的战士们拖住火力,争取时间。剩下的士兵则往西南方向转移,和其他支队会合争取突围。

这是一场早已有定局的抗争,秦光心里很清楚,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为祖国,为和平,为心中那坚守多年的信仰冲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敌人就发现了我们,那架势真的是很凶猛啊,子弹突突地就往我们这边射来,躲也没处躲,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说着,秦光抹起了眼泪。

虽说人生的生离死别早已是见怪不怪,但是真正亲历的时候,依旧是那么难以割舍,更何况是和自己并肩作战一致对外的亲兄弟。那一刻,一定很想抱着他们苦苦哀求上天把他们留下吧。

可是,残酷的战场上连一丝喘息的机会都不给,又何谈挽留?秦光明白,一日不把小日本赶出国土,中国就一日不得安宁,这绞痛般的难以割舍就还会在后辈世世代代中复演。

敌人的子弹就像狂风暴雨般向秦光和他的战友们袭来,丝毫没有停歇的间隙。秦光等人也毫不畏惧,他们本就是抱着必死的心而战,只是,他们必须让自己的死更有价值——为队友争取多一些时间,再多一些时间。

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他们神奇般地打出了远远超过预期的时间,用行动展现了什么叫“冲锋陷阵”!可是,再强大的主观意志也终究会败给敌我实力悬殊的客观事实。秦光的战友们都已经倒下了,朦胧的硝烟中,只剩下秦光一人在延续战友们的作战任务。

“那一刻,我没有感到孤独,甚至在我心里有一丝奔赴死去战友们的期待”,秦光含情脉脉地说着,记者也跟着沉默了下来。“没一会儿,我的子弹就没有了”,秦光继续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光的子弹用尽了,和子弹一起落下的是压在他心中很久的大石头,他害怕他做不到,他害怕白白牺牲。不过,经验丰富的秦光在最后一颗子弹向着敌人穿膛而过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他们做到了,他做到了!

早已精疲力竭的秦光扔掉空枪,拔出腰间的匕首预备最后的抗争。他在等待解脱,而解脱的方式是他从入伍那一刻开始就在脑海里播放过无数次的画面——英勇地手刃无数小鬼子,然后壮烈牺牲。

敌军果然没有让秦光失望,他们很配合地飞速赶来,硝烟中,秦光被几个跑在前面身手敏捷的鬼子围住。秦光没有胆怯,他用尽力气,一刀就刺中面向他的那个鬼子,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终于,秦光精力耗尽,任凭敌刃刺进自己的胸膛也毫无反击之力。

就这样,战场上最后一个抗争的八路军秦光也倒在了血泊之中。日军见势,以为敌军都已悉数落网、惨死沙场,便满意地吩咐在后方随行的伪军清理战场。

而这次伪军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补刀”。心狠手辣的日军每次战胜之后都会进行这一环节,丝毫不会给对手一丝存活的机会。

按理来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只占好处不干事儿,这是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世代都不会认同的观念。但是对待伪军这一特殊群体就要另当别论了。

伪军作为汉奸在日军的手下混饭吃,本就是大逆不道的卖国行径,难道日本鬼子还要奢望他们人人都“衷心卖国”吗?可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来也是万分幸运,那为数不多的“不忠心”伪军就偏偏被秦光遇到了。当两个伪军向秦光的“尸体”走来时,秦光其实就已经在昏迷中醒来了,只是身经百战的秦光很清楚,他要是现在起身,便是伪军的枪靶子。

当然,同样扫场无数的伪军也不是傻子,这不,还没走到秦光身边,这两个伪军就看出了端倪——前面有个尸体好像在动!他们互相示意了一下,彼此好像很默契地达成什么共识。他们缓缓走近秦光,秦光也紧张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