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赴越军事顾问团纪行(8)

窦金波

第七集:越军不听中国顾问团建议,“总反攻”得不偿失

(上集讲到:越方不听中国顾问团建议,企图占领红河中游平原地带,顾问团随部队到达河内西北三岛山。)

翻译曾告诉我们,这山上可以看日出。所以第二天绝早即起床,跑到山头东侧一块大石上去看日出。山半腰仍然围绕着云雾,高空仅有几朵不大的白云,东方已是鱼肚皮色,慢慢地,颜色变红,在远方云的边上,渐渐露出了红日的边沿,看着像是从海水里涌出,实际上是在云雾上边。红日出来后,东方霞光万道。除了这些,再也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是太阳看着大一点。向左侧看,想看看山下是什么样子,但云在半山中,下面是什么也看不清。

在我们前面比我们这山头略低的另一山头上,也有几处别墅式房子,那是越军总部前指,看着很近,走起来却挺远。就在我们这个山头的北部略高的地方,有一座庙宇,上前去看,门窗都很完整,庙内神龛中有一金盔金甲神像,样子像中国的关公,但不是红脸,原来这就是马援,这是一座伏波将军庙。神龛周围,以及梁上,到处挂着大大小小的红色幛幔,有绸的,有布的,用中国字写着“佑我赤子”、“普救众生”、“弟子xxx敬献”等字样。地上有烧纸的痕迹,香炉有新灰,表明经常有人来祭祀。翻译说,伏波将军庙在越南到处都有,香火不亚于如来佛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三天来,战斗尚未打响。这次我们不经常在总部前指住人,只是常跑去了解情况,回来向顾问团首长汇报。顾问团首长有时也自己去。有时天晴,可见山下红河两岸,觉得很远,市镇掩映在绿叶中,什么也看不清楚。有时有飞机飞来飞去,但须往下看,它的高度还没有这山高。

12月25日晚,战斗打响,方向在山的东南方,那儿是永安。先在永安附近打几个据点。据点打的还算顺利,都打下来了,其中还有县城。但敌人战术有了变化,他们增援时采取了特别谨慎的作法,即先以火炮向前进法军方向上估计有越军隐藏的地点轰击,飞机向更远一点的地方轰炸,认为安全了,步兵才向前推进,待到火炮射程不及的地方,步兵停止,构筑简易野战工事据守,炮兵跟进,到达步兵据守处的后面,占领阵地,把火力前伸,和飞机配合再打一阵子,步兵再继续前进,如此反复进行。就这样,还是被越军打了埋伏。但是,未等越军合围,一经交火,法军就四散奔逃,火炮用汽车牵引也迅速回撤,战斗很快就结束。这次敌人出来是两个小团,当场俘获不多,在继续搜索中,从树林里、村落里等地方又搜出一些。法军的飞机在上面掩护。越军不敢用轻武器打飞机,他们认为没有用处,甚至有的人认为用轻武器打飞机会把飞机引来,所以飞机一来,就隐藏躲避,任飞机扫射,那飞机也就尽量低飞,迫使越军不敢动,故越军动作很迟缓,法军就趁机逃跑,有不少敌人逃掉了。打成一个击溃战,越军却认为是一个大胜利,报称歼灭敌人两个小团,连同打据点,说毙敌800余人,俘敌700人。这次山炮除部分参加打据点实行抵近射击外,野战没有用上。接着又打了两个据点,敌人根本不出援,只好作罢。

部队休整一周,又转移到越池、福寿地区,于1951年元月10日左右,又和以前一样,打下几个据点,福寿敌人约两个小团出援,一接触即回逃,又没能干净彻底全歼敌人。越军仍报称歼敌两个小团,以后继续打几个据点,敌人再不出援。元月20日,战役即告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战役,包括河内东北沿海地区,越方报称共打下十个据点,说毙伤俘敌4000余人(实际上不足这个数字)。而自己伤亡,比边界战役还要大些。174、98两个中团在河内东北沿海地区打得也不大理想,主要是敌人很少出援,只啃据点,收获不大。因此,这次的战役目的未能实现,自己伤亡不小,而歼敌不多;想控制越北平原,没有做到,反而由于盲目使游击队升级扩大野战军主力,削弱了平原的游击战争,敌人乘机而入,又建立了许多伪政权,本已为越方控制的一些平原地区又丢失了。这是缺乏战略头脑而得到的结果。这次战役后,士气也受到很大影响,敌人反而更嚣张了。

越方领导虽然在中游战役中未获得理想战果,但仍未甘心。中游不成,又转向河内东北地区,也就是红河三角洲以北地区,还是在越北平原上做文章。中游不成功,转向下游,目的仍是企图控制平原东部地区,“威胁河内”。这时,法国塔西尼上将已被任命为越南法军总司令,他已逐渐稳定了因边界战役而引起的法占区的惊慌情绪,恢复了一些在边界战役时仓皇撤退当中放弃的河内东北地区的一些市镇,增强了防务,撤掉了一些孤立的据点,而在重点据点周围的据点,炮火可以相互支援,采取一般情况不出援的办法,避免野战,着重加强空中火力与地面火力的结合,发扬其火力优势。

在说服不了越军领导的情况下,顾问团曾建议稳扎稳打的战法,即先打芒街。芒街在边界战役时法军曾放弃,不久又返回重新占领。先打芒街,背靠中国,打下来易于固守,并可据此向南发展。然而越方不愿打,因为那里有一批原蒋介石国民党的特务武装,对其有点害怕。在中国广西解放时,原国民党黄杰部二万余人窜入越南,后集结在红河三角洲一带,后来又从海上去了台湾,留下一些特务武装在中越边境。他们驻在芒街,不敢公开骚扰我国,只能派遣潜入特务,但却对越南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很大。黄杰部去台湾时,还有一些人不愿去,流落越南成为散兵游勇,不少参加了越南伪军。

在中游战役时,174、98中团在河内东北行动,有一个团,在打一个据点的外围据点时打了一夜,打得很艰苦,天亮才打下来。原来侦察是黑人部队,40余人,但打下来一看,只有7个原国民党兵(参加了越南伪军),其中还有1个女的,5人被打死,抓到两个男的,自己却伤亡30余人。平时越军押送俘虏,都是前后各一名荷枪士兵,中间几十名俘虏。这次押送两个原国民党兵俘虏,也是用两名战士,结果在路上,这两个俘虏夺走了押送人员的枪逃跑了。所以他们认为原国民党部队厉害,就不大敢打芒街。另外,他们急于“威胁河内”,眼睛总是盯住越北平原和红河三角洲。因此决定在毛溪、安立之间的十八号公路上开刀,发起东北战役。参加这次战役的野战部队,除308大团外,还有174、98中团(拟编为316大团),209、141中团(拟编为312大团)。同时还有95山炮中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中旬,顾问团总部和越军总部前指向谅山前进,在谅山以南、富谅商以北地区,向东进入东北丘陵地带。这里树林较少,村庄较多,社情较复杂,所以是夜间行军,白日休息。休息时也不在村庄中,而是在树林里,远离村庄的地方。其实,保密不可能作到。部队民工的长蛇大队,终日络绎不绝,无法保密。不论白天黑夜,也不管风雨,总是看到他们在行动。因此,顶多只能对顾问团的行动保守些秘密。

我们到了一处山林里,那里已由越军工兵为我们搭了些竹房子,总部就在附近。3月23日晚上,战斗开始。打下来几个据点,但敌人不增援,敌人飞机常在我们头上穿梭飞行,扫射、丢炸弹,越军还是白日潜伏,所以也没有多大的伤亡。不过打据点据说伤亡不小。山炮虽然也抵近射击,但其它据点以火力支援,打的过程中,除受要打的据点火力威胁外,还受其它据点火力威胁。据点打得不理想,常常是越军伤亡大于打掉的据点中敌人的伤亡。隔了几天,又打几个据点,仍然如此。先后打了11个据点,还有两个未打下来,敌人就是不出援。看来敌人的战术变了,在据点上拼消耗,这样越军是吃亏的,只打据点,打不到增援,这对越军很不利。到4月上旬,情况没有变化,战役只好结束,自己伤亡1700余人,歼敌1200人左右,得不偿失。战役结束,我们回到左竹地区原来的驻地。不久我突患颜面神经麻痹,就回到南宁去治病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