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中,社会财富分配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杨得志将军这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说让人民群众先富起来”的话,又是在何时说出来的呢?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人看到了商机,纷纷下海经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财富自由。这其中,一些人取得了第一桶金,成为了当时的致富先锋,这种现象也引起了许多人的羡慕和追捧。

杨得志将军的几个孩子当时都在部队服役,他们看到周围有人通过经商致富,也想放弃部队的死工资,跟着别人一起赚钱。然而,杨得志将军却严厉制止了孩子们的这个想法,他认为,孩子们穿上军装就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发财就心生贪念,只要不是组织安排转业,就不能提出转业。

杨得志将军对孩子们的这番话反映了他对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的理解。他认为,共产党人的初心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而不是让自己的子女利用权力阶层的身份谋取私利。这也是那个时代革命家的共同心声,对于他们来说,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年后,杨得志将军主动要求孩子们转业,是因为全军开始了百万大裁军。据传言,裁军后,部队的待遇会有很大的提高,还将进行大规模的授衔,因此许多人都希望留在部队而不愿意转业。

杨秋华所在的单位正好在转业的范围之内,但她的一位老领导找到她,表示可以将她调回原来的单位,这样就不需要转业了。杨秋华很高兴,回家告诉了父亲。然而,杨得志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你们单位那么多人,为什么领导只把你调回去?”这个问题让杨秋华陷入了沉默,杨得志继续说道:“他们还不是看我杨得志的面子?如果你的父亲不是杨得志,领导还会找你吗?”

这个对话让杨秋华开始思考,她觉得自己在部队表现出色,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留在部队。但杨得志却告诉她,作为总参谋长,他的女儿不转业,会给部队带来怎样的影响,部队的工作如何进行。

最终,在父亲的劝说下,杨秋华接受了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安排。多年后,她才理解了父亲的用心良苦。她说:“我时常想起父亲的话,党员就应该对自己‘没得什么好事’,有了好事也不能去争。这是父亲一生都在坚守的原则,也是我们子女一直秉承的理念,这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得志将军对子女的要求严格,也反映了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样严苛。早在杨秋华参军入伍之初,杨得志就展现了对艰苦环境的执着态度。当时,杨秋华本可以去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但杨得志却安排她到了山东东营一个条件非常差的军马场。

这个军马场地处荒凉,蚊虫成群,环境恶劣。许多人都在努力调离,但杨秋华却接受了这个安排。她写信给父亲,希望能换一个地方,但杨得志却鼓励她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出优秀的品质,要她鼓励大家,一起把军马场办好,不辜负群众的厚望。

杨秋华在这个艰苦的地方锻炼多年,培养了不怕艰难困苦的优秀品质。这段经历也让她明白了父亲的用心良苦,从而深受感动和教诲。

杨得志将军对待自己也是严格要求。他晚年离休后开始撰写回忆录,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在回忆录中不会把功劳归于自己,而是淡化自己的贡献,把功劳归于战士们、战友们。他参加剪彩活动时也表现出谦虚,坚决不接受商家送的产品,强调自己是来看产品质量的,而不是来索取物品的。

这些事例都表明,杨得志将军严于律己,不以权谋私,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领导者。他的品质和作风也影响着他的子女,让他们明白了做人做事的准则和原则,这也是杨得志将军留给子女的最宝贵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杨将军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需要前往视察一支部队。部队为了迎接杨将军,特意派出了一辆车。路上,司机突然急刹车,让坐在后座的杨将军不慎撞上了前面的座位,头部受了伤。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司机正专心地驾驶着车辆,突然,一名行人闯了出来,司机为了避让行人,不得不急刹车。不过,由于行人出现得太突然,司机也来不及提醒坐在后座的杨将军。

在得知情况后,杨将军并没有责备司机,反而表示理解和宽容。他认为司机是为了保护行人,才不得不紧急刹车,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对于自己受伤,杨将军并没有过多计较,而是关心起其他人的安全。

在抵达部队后,领导对司机进行了批评和处理,但杨将军却站了出来,表示司机并没有错。他强调,司机是为了避免对行人造成伤害才采取了紧急措施,这种牺牲个人利益,保护群众安全的精神值得肯定。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