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兄,我看廖运周几次跟你打招呼你都不吭气,是不是你当时没听见?”宋希濂问黄维。

“我耳朵是聋了,可是我戴着助听器呢!我是懒得理他”,黄维没好气地回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这一幕发生在1983年6月1日,第6届政协常务委员会的会议上。身为政协常委的廖运周和黄维都是参会者,两人自然难免相遇。

黄维是黄埔一期生,廖运周是黄埔五期生,黄是学长。廖运周的哥哥廖运泽也是黄埔一期生,和黄维是同学。还有,二人还曾一起共事,廖运周是黄维的下级。

因此见面之后,廖运周显得非常热情,急忙上前和黄维打招呼。然而黄维旁若无人,没有一点反应,而且还转过身去,丢给对方一个背影。

宋希濂也是黄埔一期生,但是比黄维小了三岁,两人关系很好,前者一直称后者“大哥”。看到大哥如此没有礼貌,他以为是黄维听力有问题,就上前问询。

原来黄维其实是听见了,故意不理睬廖运周。两人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都七八十岁的人了,见面还像敌人似的?

黄维,江西贵溪人,1904出生。青年黄维曾经信奉过共产主义,他到黄埔军校就读还是方志敏给介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维

黄埔军校毕业生不少是名将,一期生更是卧虎藏龙,有不少青年才俊,如黄维、宋希濂、杜聿明、郑洞国、陈赓、徐向前、李仙洲、李默庵、贺衷寒、许继慎、王尔琢、范汉杰、桂永清、宣侠父、俞济时、周士第、孙元良、刘戡等等。

1927年国共分裂之后,黄埔一期的学生也分为两派,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黄维与宋希濂、杜聿明、郑洞国、李仙洲、李默庵、贺衷寒等人仍然紧紧追随"校长蒋介石",而陈赓、徐向前、王尔琢等人却选择了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维也是其中的佼佼者,毕业后,在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和与直系军阀孙传芳的战斗中,他表现出色,很快便得到提拔,此后一路顺风顺水,在1929年,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主办的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深造,掌握了更多的军事理论。

更重要的是,黄维还得到了陈诚的赏识。

陈诚是蒋介石身边的大红人、蒋的“八大金刚”之一,兵权在握,陈诚也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和黄维属于师生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年,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后的黄维,被陈诚点名调到了他的18军,担任了旅长。

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700多名,黄维跟陈诚不是老乡,却能得到重用,这说明了一点,黄维确实不是泛泛之辈。

不管怎么说,黄维由此成为陈诚"土木系"的一位重要将领,开始发挥自己的才华,晋升很快。

29岁那年,黄维被升职为11师师长,该师不但是国民党五大主力师之一,也是陈诚的看家部队。

陈诚的土木系的“木”,拆开来是十八,代表十八军;而土木中的“土”,拆开来就是十一,代表十一师。到了陈诚手下,就有了一个好的平台,晋升速度肯定慢不了。

这一点,比较一下王耀武的升迁就可以看出来。

黄埔军校生王耀武,和黄维一年出生,黄当师长的时候,王还是个旅长。

王耀武堪称军事奇才,1932年第四次“围剿”中,王耀武所在的32旅奉命防守战就打得不错;1934年32旅又打败了方志敏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重挫了红十军团、红七军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黄维在“围剿”中表现平平,没有打出像样的战绩,但是因为攀上了陈诚的高枝,并不影响他的晋升。

34岁那年,即1938年,黄维担任国民革命军18军军长,该军可是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这一年,屡建奇功的王耀武还是个副军长。

总的来说,黄维在“围剿”红军中表现一般,乏善可陈。尽管如此,也不妨碍他受到重用和升迁。不仅如此,在1937年陈诚还推荐他到德国深造,可是没有多久抗战就全面爆发,黄维不得不中断学业,奉召回国,担任18军67师师长。

深造回来的黄维就像换了一个人,军事水平突飞猛进。他的抗战首场秀罗店战役,就打得非常漂亮,让十八军一战成名,也让黄维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晋升为军长。

正是在这时,蒋介石召见了黄维,并且送他一张照片留念,还将他的号"悟我"改为"培我"。

意思是小黄啊,好好表现吧,我蒋校长要培植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时期的黄维

之后,黄维带领十八军接连打了几个漂亮仗,果然没有让蒋介石失望。

1939年,黄维改任54军军长,虽然还是军长,但位置更加重要。因为该军是中央军的精华,精锐中的精锐,装备优良,战斗力更强。

如果说之前黄维只是陈诚的干将,现在意味着他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境界大大提高了。可是此后的黄维上升势头却停顿下来,进入人生低谷。

原因就是担任军长后的黄维,还要听比自己小一岁的,黄埔一期同学关麟征指挥。当时关是第九集团军司令,54军属于第九集团军所辖。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关黄二虎肯定会发生摩擦,两人尿不到一个罐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是关麟征带兵打仗更厉害,23岁就当了师长,31岁被授予中将,黄维望尘莫及。如此一来,不甘居人下的黄维只能挪位子,担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参,坐上冷板凳。

直到内战爆发后,黄维才重新出山,被委任为第三十一军军长。1948年底的淮海战役中,黄维战败被俘,被关到功德林改造,直到1975年才被最后一批特赦。

黄维跟廖运周又有什么过往,什么恩怨?

廖运周,1903年出生于安徽省淮南市,黄埔军校五期炮科毕业。

1938年武汉战役中,属于汤恩伯部队的廖运周的六五六团在茨芭山袭击了日军的辎重队,缴获了大批辎重和其他战利品,自己用不完,也带不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