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Jane

妈咪Jane

网易号

关注
7759粉丝
2关注
4934被推荐
IP属地:上海

TA的勋章

《父母的格局》作者

  • #给家长的一堂课# 孩子小时候,家长们都会特别注重孩子的营养。但其实并不只有吃喝的东西需要分辨营养与不营养,日常生活里的时间也分为有营养的和无营养的。那什么是无营养时间呢?我经常会碰到家长咨询,对于孩子来说好像没什么其他事情值得他专注,只有看电视或打游戏这样的事情会专注去做。看电视或打游戏其实只是娱乐,而娱乐大部分时间是没有营养的。因此,每次我谈到时间的格局,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时间分一分,哪些时间做什么事给生命带来了什么样的滋养,而哪些事情占用了很多时间却没有什么真正的营养。
  • #家庭教育说# #国际家庭日# #父母对孩子负有哪些责任# 在亲子关系里父母是长辈,是比孩子有了更多生活经验的人,因此很容易就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强迫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但这真的是科学养育的做法吗?这种情况下我们给孩子的都是所谓的“捷径”,可以让孩子“抄近路”,但并非所有的“捷径”对孩子都是科学的、正确的道路。因为孩子必须按照他的发展规律、他的节奏和他的感受去成长。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认为家庭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原则,彼此尊重,平等交流。我经常会向家长们建议说,父母的角色不是一个不停耕地的人,而是要像园丁一样看着一颗种子长大。保护这棵种子,让他按自己的内在样子长大。
  • #家庭教育说# #9个最重要的家庭教育观# 最近看到大家都在谈我们这个时代的家庭教育观念,比如我们要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要一直试图掌控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长发育。我想谈一件很多父母都不知道或没有主动意识要去做的事情,那就是角色转换。父母不能抱着一种心态和同一种角色来养育孩子18年,我们必须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成长期的变化来更替做父母的角色。横跨孩子的人生的前18年里,父母一般将经历5大角色转换:0-3岁,父母是播种生活技能的园丁3-6岁,奠定人生责任感的护航者6-12岁,培养为人处世自信心的引航者12-18岁,建立自我价值感的启迪者18岁以后,我们要为孩子骄傲,我们是他们的欣赏者孩子时刻在成长,父母也是一路一起成长,及时地变更自己在孩子生活里的角色。
  • #母亲节# 今天是妈妈的节日,做家庭教育多年,我深感中国妈妈是世界上心最累的妈妈,也是对育儿最苛刻、对孩子最感愧疚的妈妈。妈妈们对孩子的事情"斤斤计较",却容易对自己疏忽大意。其实妈妈并不是超人,若每天身心俱疲,拿什么来爱孩子?爱其实是最需要能量的,妈妈只有养护好自己,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对家人最好的守候。妈妈是一个家庭的晴雨表,妈妈快乐,全家才会快乐。身为妈妈,我们不要只是感动了自己,要学着多爱自己,多爱生活!亲爱的妈妈们,愿我们都能做一棵白杨,不依附,不讨好,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家庭教育说#
  • 疫情给家庭教育一个真实的场域:孩子最不该成为的人就是这样的

    2022-05-05
    图片
  • 为什么两个都要“杀”母亲的孩子,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2022-04-29
    18跟贴
    图片
  • #家庭教育说# 疫情突发下经常要面对网课、网考,教育“双减政策”逐步推行,各式各样的信息“轰炸”而至,面对诸多不确定性的未来,我们如何更妥善地做好孩子的成长规划呢?4.26(周二)中午12:00-14:00,我在微信视频号“新父母说”,等你一起来探讨扫描图中二维码或微信视频号搜索“新父母说”,首页点击“预约”直播即可。
  • 我在上海封控区,今天和大家分享三个故事:一袋米一包菜和一支歌

    2022-04-24
    图片
  • #家庭教育说# #做个智慧型父母有多重要# 樊登老师2022知识进化论年度演讲又如约而至了!如果在过去的这一年,你也被工作、感情、生活、乃至人生的问题所困扰,那么请记得,4月23日晚8点,和我一起去@樊登 抖音直播间,听樊登老师如何用2个小时解读53本好书精华,让你收获人生万千解答!
  • #上海疫情# #家庭教育说# 上海变得越来越不好,我的心情也随着这个大时代上下起伏,没法躲避,无处逃离。在被封控的状态下,有些事变得离奇起来,比如我家的小区大门在某一天凌晨被一根大铁链锁上了,食物进出必须乞求看门的大叔,有时我们只能爬到凳子上,设法从铁门的顶端把食物“渡”进来。还好,面对这么大的变故,有些事却变得有温度了。那就是邻里之间、家人之间和朋友之间的链接,我开始花时间与朋友聊天了,这样的聊天我已经停止了整整6个月,因为我要写书、我要忙工作。昨日,有位与先生经常吵吵闹闹的朋友,一反常态地夸赞起了先生:又要带娃又要居家工作,本以为会焦头烂额,没想到家里的那位“甩手掌柜”包揽了很多家务,他原来的急脾气也收敛了很多。身处这么多不如意的事情里,这位朋友能看到先生的好,那可是天大的好事了!因为只有互相搀扶着,才能度过这个不冷,却让人心头料峭的春天。其实,我们也都要感恩这个春天,让我们尝到了人生的春寒,让我们从中悟出,其实身边人才是陪我走过艰难的伴侣,让他多做点,为他多做点,一起多做点。一家人即使闷着闲着慌着,也是在一起的好啊!相信走过这个2022的春天,我们都会变得更坚强……
  • #五一不出省带娃怎么玩# #家庭教育说# 近来各地疫情不断,不少孩子又再次被封印在家,可能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也无法出门远游,如何与孩子度过有意义的亲子时光?其实很简单,父母只要找到生活中的“仪式感”。给孩子的仪式感,不仅仅是在特殊的节日,或者一次盛大的出游,任何日常小事都可以创造“仪式感”。比如每晚至少15分钟的亲子陪伴时间,可以是读绘本,也可以是亲子游戏。甚至可以是睡前什么都不做,一起躺着聊天,让孩子带着满满的爱进入梦乡。又比如在家乡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地点,每年带着孩子摆同一个姿势拍张照片,以此记录你和孩子的共同成长,等等。不如现在就和孩子一起建立家庭仪式感,我们传达给孩子怎样的情感,孩子就会接收到怎样的价值观。像这样的仪式感,才是一个家庭的高配。给孩子一个有仪式感的童年,远胜于物质上的满足,也远比一次旅游珍贵的多。
  • 上海暂停了,这四个孩子却没停!因为他们知道“越努力越幸运”

    2022-04-06
    1跟贴
    图片
  • #如何让孩子理解死亡# 我们的文化,常常会避讳和孩子谈论死亡,然而,孩子是需要死亡教育的,因为死亡教育,归根到底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从科学教育的角度,认识生命的过程,了解死亡的概念;也可以从生命教育的角度,面对死亡、理解死亡,珍爱生命。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里曾经写道: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虽然亲人离开了,但我们的心里永远记得和他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们的大脑里记录着他们给予我们的爱。而这份记忆和爱不会随着他们的离开消失,会一直陪伴我们。
  • 家长多和孩子说这些话,就可以避免许多亲子冲突

    2022-03-18
    2跟贴
    图片
  • 孩子“被霸凌”N次后,这位妈妈终于明白家长不能怂

    2022-03-16
    30跟贴
    图片
  • #一起家庭教育# 上周的微博讲到从小培养情商的重要性,有家长留言提问有哪些情绪管理的技巧。而且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很容易就走进了情商、情绪管理的误区。之前大众流行的说法里,情商往往被误以为是一个人待人接物的能力。很多人以为,情商高就是会说话、人缘好。这种对情商的理解过度简单化了。情商其实是一种大智慧,是对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感受的认知和接纳。它不仅影响着孩子的自我情感认知和人际关系,而且对塑造孩子的性格也起着不可逆转的作用。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一种情绪智力,主要包含5个领域: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而我们家长也有相应的步骤,从小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 考试紧张焦虑,教孩子试试这个感官调动法,可以让身体平静下来

    2022-03-07
    2跟贴
    图片
  • 家长经常对孩子说这50句话,却不知道犯了什么错

    2022-02-24
    1跟贴
    图片
  • 看冬奥会泪目,为何我的孩子不愿意拼?一直输的孩子怎么“赢”?

    2022-02-21
    图片
  • 家长都渴望孩子学习主动,却常常忽视成就孩子的三大内在力量

    2022-02-14
    3跟贴
    图片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